厨房传来“哗啦”的声响,接着是晓雯的抽泣声。
老陈冲进厨房,火气上头大喊道:“陈晓雯!你看看你打碎多少碗了?说了多少次汤碗要双手端!
女儿带着哭腔解释道只是想帮妈妈端菜,不是故意打碎的。
老陈更火了,提高嗓门嚷嚷她帮倒忙,女儿哭得更厉害了。
老陈的妻子过来轻轻按住他的手臂,蹲下身关切地问女儿:“烫到手了吗?”
女儿擦眼泪摇摇头,看着满地碎片充满内疚。
妻子又笑着说:“没事,瞧,这像不像你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拼图。”
说完,妻子转头对老陈说:“上周你说你颈椎痛,我预约了明天的体检,记得请假。”
老陈愣住了,火气突然泄了,尴尬的嘀咕道:“明明在说碗的事,怎么扯到我体检了。”
说完拿起扫帚打扫起来,妻子轻抚了女儿的头让她去洗手等开饭。
一场家庭矛盾就在妻子的智慧引导下化解了,这就是如水般的人。
一个家中若有人如水般的心态,那这个家庭一定是和谐温暖幸福的。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文:最高级的品质就是像水一样。水能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它能包容众人都厌恶的事物,这就接近于道。居住时选择地势低的地方,内心如山谷般宽广沉静,与人交往保持仁爱之心,诚实善言,从政能够管理得井井有条,处事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解决问题,行事把握有利时机。这种不与万物相争的豁达心态,自然不会引来他人的埋怨和责怪。
“像水一样”的人,具有承载万物之力,这是一种深邃且轻盈的能量,他或许没有刀枪的锋芒,却能让沙漠变成绿洲。
靠近“如水一般”的人,紧绷的神经会不自觉地放松,身心都会得到如沐春风般的舒展,他们通常会理解和包容周围人的情绪,让人感觉到”被稳稳托举“。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如果有,那一定要好好珍惜。
1 虚怀若谷自宽广
1955年亚非会议期间,面对其他国家代表发表的尖锐质疑,周恩来临时放弃宣读预备好的发言稿,以坦诚的姿态来化解,他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并承认“中国共产党信仰共产主义”,但强调“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宣扬个人的思想意识。”
这种主动降低姿态的,求同存异的包容态度,不仅平息了矛盾危机,更促成了友好关系发展,他用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为国际合作奠定基石,让整个亚非国家看到了虚怀若谷的中国力量。
在外交场合中他以至柔的虚怀智慧面对强硬至坚的质疑,在政治和生活中,他以虚怀若谷的胸襟和包容万物的格局,护佑苍生,为后辈留下深厚的精神力量,是永垂不朽的伟人。
强者一定是具备包容力的,他们心胸宽广,让别人不自觉的想要信任和依赖他们,因为感受到了认同。
“厚德载物”,同样的,越包容的人得到的越多。
2 善利万物而不争
为自己争夺名利是人类本性,由此而生的悲剧也不少,很多人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看似得到了很多,但也要付出代价。
深圳一老人离世,留下了一处房产,两个儿子无法达成一致的分配意见,还因为房产在弟弟名下,导致哥哥拿着镰刀追杀弟弟。
弟弟以他照看老人更多为由想要独占遗产,最终他选择卖房逃命,远离深圳,两个兄弟因为遗产之争,从亲人变成了仇人。
这恐怕是老人想不到也不愿看到的结局,这样的悲剧在社会中还不少,很多人不顾一切的争夺利益,到最后终究一场空,还落得埋怨和仇恨,这何尝不是一种荒诞呢?
大多数人被困在这一境界里,冰冷而自私地活着,完全想不到这世上还有另外一些人,在发挥着自己的能量默默照亮别人。
在河北唐山,有一个91岁的老人,靠着拾荒,23年来资助了500多名贫困学生及家庭。
社区邻居们也熟知此事,深受感动,纷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支持老人的善举。
老人说:“我自己也是贫困家庭出身的,靠着国家和好心人的照顾才完成了学业,所以必须得帮助他们。
我想这位老人所拥有的财富一定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比他有钱的人很多,但能做到无私奉献的却很少,这种如水一般润物无声的大爱,照亮了这个世界黑暗的角落,这何尝不是一种为人的最高境界呢?
我想每个人生活中都接触过对自己默默付出但不求回报的人,比如亲人,爱人,朋友,甚至一些给予过你无私帮助的陌生人。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真情实感,像一缕春风抚慰人心,是一种至高的能量,接近于道的存在,像广阔的水源默默滋养着万物,它不争功劳却让万物都离不开它。
能够像水一般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人,哪怕没有功名,却已存在别人内心最深处。
3 静水自流深
功夫巨星李小龙除了武术扬名天下,他有关“水”的哲学思想更流传海内外,影响着很多人。
他说:要做到与万物合一,必须清空你的意念,无形无状,像水一样;将水倒入杯中时它就变成杯子的形状,将水倒入瓶子它就变成瓶子的形状,倒入茶壶它就变成茶壶的形状;水可以潺潺流淌,也可以惊涛拍岸,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
可见水的力量看似柔弱实则高深,李小龙正是深刻体悟了“上善若水”的智慧,并将其运用到极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无数人想要得到他的指点,他说:“我教不了任何人,你必须自己探索。”
是啊,真正的力量,往往藏于无声的润泽之中,这并不是一个技巧,而是大智慧,更是对一个人内在品质最高的赞扬。
“像水一样”,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很不容易,真正能做到的人更是极少数。因为大多数人很难放下自己的感受,意念以及情绪去包容万物,这听起来像是一种牺牲和退让。
但真正领悟“上善若水”的人必定懂得:柔弱胜过刚强。
就像冰川切断大陆不需要呐喊,春风消融冰雪无需利剑,滴水的力量更足以劈开坚硬的巨石。
4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愿你具有包容,柔韧,不争与润物细无声的智慧。
成就上善若水的人生,更加成就充满能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