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萍
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
2019届硕士毕业生
过往荣誉
英才奖学金
优秀毕业生
offer情况
湖北省环科院
四川省选调生
安徽省定向选调生
“这里也建议大家,在前期最好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有一个规划,在这一点上,我可能就对大家起不到那么好的榜样作用,我一开始不是特别清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采访中,吕丽萍语气略带惋惜。与一些早早就有清晰职业规划的大学生相比,吕丽萍的求职生涯可能稍显迟滞,但是她错过职业规划最佳期再探明生涯方向、实现弯道超车的经历,却对每一个面临职业选择或是职业规划困境的人具有启示和参考作用。
自律即自由,探胜以拓心
吕丽萍总是保持着相当健康的生活习惯。自研究生时期起,她便开始坚持健身。若无意外,她每周至少会挑3天进行锻炼。对健身长时间的坚持,既是因为她所笑称的“女生所面临的问题——减肥”,也是她高度自律的一种体现。自律,不仅在吕丽萍身体素质的保持上起到极大作用,也是她漫长而孤独的考公之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自律即自由,这句话在吕丽萍身上再一次得到了印证。
除健身以外,旅游也是吕丽萍的一大爱好。学习工作之余,她偏爱去登山泛水、周游四海,去观人生百态、体世情万观,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是对心境的开拓,对内心的再省,也是驱除烦恼偏执、保持乐观积极的良方。正如吕丽萍所说:“看到了世界之大,意识到自己之小,心胸会更加开阔。旅游的过程中我们的想法会慢慢变化,一些学习工作中的烦恼对我们来说可能也就不算什么了。”
上下求索以明心之所向
吕丽萍早早便确定,自己在研究生毕业后不会继续深造而是直接就业,于是她在研一、研二时就有意识地提前和导师讨论课题,并在研二时基本上完成了学业上必要的任务,以期为后期的实习和求职留出充足的时间。尽管如此,早期的吕丽萍对职业生涯并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蓝图,她的职业规划是在后期的不断摸索和自审中逐渐成型的。
收集信息
除了从公共的平台上收集了解信息,和身边的师长、同学交流也是一大途径,后者所收集到的信息虽然可能会带有一定主观色彩,但往往更具真实性和细节性,也能更加直观地弥补对某一方面了解的缺口。对于这种以相对较广的社交圈、愿意主动和人交流为前提的方式,吕丽萍在采访中多次强调了其重要性,而她也在其中受益匪浅。读研期间,她便通过班级工作和班级的同学有了更多的交流,也因而在论文、实验和求职方面了解了更多的信息。同时,她也十分注重向师兄师姐请教,询问不同职业方向的前辈大致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以及工作以后自身状态的变化,以求对意向职业的生活有一个比较确切的认识。也是在与师兄师姐的交流过程中,吕丽萍开始了解考公并对公务员的职业产生兴趣。
实习体验
“尽量实习,这样你不管是去企业还是去体制内,对以后的工作都有一定的了解。”在研二暑假期间,吕丽萍参加了一次暑期党政机关实习。在这次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经历中,吕丽萍对体制内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认识到了自己和体制内工作要求的一些差距。譬如,吕丽萍一直以来对党建工作比较陌生,相关知识积累较少,这便造成了实习过程中的一些困难,而对此短板她也在实习期间不断进行弥补。通过这份实习,吕丽萍也最终确定了自己考取公务员的职业目标。
不过,吕丽萍也为自己没有企业实习的经历而感到遗憾和惋惜,因为这种缺失在某种程度上造成自己错过了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正因此她建议道:“如果你不是很清楚自己以后想从事什么行业的话,就尽可能地去找至少两份不同的实习,去企业体验一下,也去体制内感受一下。它们的工作氛围、工作内容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多去体验一下能帮助你更好地认清自己以后的职业方向。”
小归纳:
※确定就业方向时有哪些因素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专业(一定程度上决定就业面大小)
√兴趣爱好
√性格
√家庭意见
√意向城市
√实习经历
※方法:
√将每个工作的优缺点列出来
√对这些优缺点进行打分(有些缺点可能为“一票否决”)
√根据综合分数选择最终职业
不打无准备之仗——如何备考选调生?
“我总结一下,考选调生,建议大家一定要多组队,多尝试,多阅读。”吕丽萍以自身经历为依照提出了备考选调生的建议。
多组队
多组队就是找到一些志同道合,即拥有相同目标的人。首先,求职时所需信息量太大,个人能够掌握的资源却是有限的。各种宣讲会、招聘现场,很少有人有充裕的时间全部参加,这就造成一些信息上的缺失。若是能和别人组团来找工作,互相分享一些招聘信息和面试经验,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缺失。其次,备考选调生的时候,组队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备考的过程中,随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大家若是能够在一块互相交流,就能互相帮忙解决彼此在备考中的一些问题。
多尝试
多尝试便是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多参加一些省份的考试。在考选调生时,如果能在学校附近考试并且有报名资格,吕丽萍就都会去尝试。一方面,考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尤其是面试这一板块。因为不管平时如何模拟,与实际的面试考场情况还是会有所差别。参加一次正式考试,心理状态、语言组织能力、答题技巧都会得到一个比较快的提升。另一方面,虽然地区不同,但总的来说,考试题型内容相似。吕丽萍建议道:“如果时间能错得开的话,各个省份的考试都可以去尝试一下,并重点备考比较有意向的城市,一方面是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给自己多提供一个选择。”
多阅读
很多人在学校的时候,对机关的文字材料接触较少,对时事政治也缺少关注。若是想要考选调生,需要增加这一方面知识的积累。吕丽萍建议,平时可以多关注一些政治性强的公众号或者多阅读一些相关书籍,关注领导讲话,紧跟时事热点,这对备考和以后选调生的工作都将有所助益。譬如,在吕丽萍备考时,“人民日报评论”这个公众号的帮助便很大,里面的文章对社会热点的评论、鞭辟入里的分析对个人思维非常有启发作用,其中精炼的语言表达也可总结作为备考材料。在公务员工作中,文字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此时通过广泛阅读所做的积累将会是以后选调生生涯的一笔宝贵财富。
迈过入职适应期
关于如何迈过入职适应期,调整心态是吕丽萍所强调的重点。“体制内的工作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清闲,加班同样不少。”刚入职时意料之外的工作强度令吕丽萍颠覆了以往对公职的认识,但她迅速调整,完成学生到公职人员身份的转变,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工作。除此之外,丢掉选调生的光环也十分重要。“身边的同事大多在基层工作多年,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业务能力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吕丽萍深有感触地说。多学习多交流,多思考多总结,才能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使自己进入工作的角色。
对于选调生而言,基层锻炼是绕不开的话题,对此,吕丽萍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安徽省选调生是先分配岗位,再去基层锻炼。吕丽萍认为下基层的时候,首先要积极适应基层,融入基层,在工作、生活中踏实、接地气。其次要平衡好基层工作和本身所在岗位的工作,两不耽误。二者结合,才能在基层得到真正的滋养,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公考干货
1.时间充足:行测、申论都认真备考;
时间不充足:重点备考目标省份题目。
2.公考信息来源:
1)“南京大学基层研究会”公众号;
2)师兄师姐;
3)各考公培训班相关公众号。
3.具体备考经验:
1)网络上查询备考经验;
2)观看培训班名师网课视频,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
3)分模块备考:行测可以刷题,申论需要长期积累;
4)控制做题时间;
5)选调可以刷省考题目。
4.面试备考方法:组队模拟真实考试的环境并录制。
5.重点:
1)备考过程中个人的总结与思考非常重要;
2)平时就注意多多锻炼写作和交流能力;
3)实力和选择都很重要,心态不佳时多和亲友倾诉交流。
作为过来人的吕丽萍想告诉我们,职业生涯规划越早做越好,但如果此刻你正因太晚开始职业规划而自责、悔恨、不知所措,她更想告诉你,better late than never,从现在开始去思考、去行动,弯道超车不是没有可能。
编辑 | 程琳 林洁 徐樱月 周璇
责编 | 彭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