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远 藏在细节里的人  |  专访

聂远 藏在细节里的人 | 专访

骨朵星番 内地男星 2022-04-29 21:22:22 50


 

    文 | 疯兔子


“我就按真实感受跟你聊,因为我觉得我们如果不谈点真感受,就说面上的东西挺没意思的。”

少见的开场方式,却一下子让采访这件事变得有趣了起来。能主动直白地表示自己不愿意说场面话的演员,实在是少数,但回顾了一下聂远以往的角色和他的采访经历,又觉得这句话由他说出,其实是很和谐的一件事。

见到本人之前,星番印象里的聂远,是位用心琢磨角色的演员,他塑造了很多看似不加修饰,其实内里尽是“玄机”的人物形象。但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又进一步发现,他是一个可以把每个细节都完整地抠出来,并让你感受到他是在角色身上下了功夫的人。


最近聂远一直活跃在荧幕上,前脚《亲爱的小孩》刚刚以8.1的豆瓣高分收尾,后脚《风起陇西》紧锣密鼓地上线。从现实主义生活剧中颇为“窝囊”的老实人谢天华,到古装谍战作品中筹谋算计的谍者首领冯膺,角色跨度虽大,但对于向来擅长在各种复杂角色间横跳的聂远来说,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而在告别谢天华,等待冯膺的时间差里,我们见到了聂远本人,听他谈论关于人物创作、经验积累、取舍得失、演员态度的那些事。

 


01

不在主C的谢天华


说起来,聂远和谢天华这个角色是有点前缘的。从《心灵法医》《前行者》到《亲爱的小孩》,摄影师和casting团队基本一致。《亲爱的小孩》筹备时,casting团队来找聂远,直接表明“有一个角色可能不是绝对的男一号,但是我们太想你来了,因为这个角色的反差很大。”当时聂远还没有看到剧本,但听完人物故事后,他说了四个字:“有的演的。”

“其实当初演这个角色,我就是想挖掘自己的多面性。所以我根本没考虑什么形象问题,只要能演出谢天华,你让我怎么来都行。”为了贴合谢天华的形象,聂远整部剧的表演都保持了略驼背的状态,这是他从形体方面找谢天华状态的方式。


很多观众或许会觉得谢天华这个角色有些窝囊,无条件忍让方一诺,甚至也刚不过肖路,妥妥的一枚大冤种。但在聂远眼里,谢天华的人物逻辑是自洽的,“其实我可以理解谢天华,爱情这件事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嘛,因为他爱方一诺,所以那些事对他来说都不是问题。”同时,聂远又可以理解观众的评价,“你跳出来站在公正角度看,你就会觉得奇怪,凭什么他要这么忍气吞声?”

要让冤种和情种同时落地并不是一件易事,为此,聂远自己设计了很多表演细节,他对人物的处理方式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任素汐饰演的方一诺身上,“我甚至可以感觉到我的所有触角都在感知她。


包括给禾禾剪头发时拍照留念,也是演员们现场加的,那场戏的拍摄难度比较高,因为孩子的头发只能剪一次。小演员被剪掉头发后伤心地哭也是真实的,聂远和任素汐也是真的在安慰她。另外还有被剪刀手们使用的热门素材,谢天华接生病的禾禾呕吐物的那场戏,也是聂远凭着本能冲过去的反应。

基于人物底色,他在读剧本的时候,在手机上给自己写了一个“让”字。但这个“让”并不是他在给角色下定义,而是在提醒自己代入角色表演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尺度。“谢天华毕竟是继父,在生母和生父共同处理一些事的时候,他不能往前冲得太厉害,如果表现得太过的话,会和我们现实生活和理解方式产生偏差。”

这也是聂远觉得谢天华这个角色之所以会不太好演的原因。“很多情绪、感情他不能表现太多,多了观众会觉得做作浮夸,与剧集本身浓重的生活感氛围不和谐,那大家很快就不看了。但又不能少,少了就会缺少人物在剧中的功能和色彩。”


追剧的过程,也是聂远总结经验和学习的过程。在追《亲爱的小孩》时,他觉得自己关于“镜头责任感”的体会更重了。“以前年轻一点的时候觉得,有一场戏自己只是镜头里的陪衬,也没有台词,我只要坐在那就行了。但我现在觉得不是这样的,哪怕这场戏的戏眼不在你这里,哪怕你在镜头边缘,哪怕虚焦,但只要你出现在镜头里,你一定是有作用的,你是需要呈现出化学反应的,所以你的形体、动作、情感表达都要保持在角色状态中,因为观众是可以感受到的。”

《亲爱的小孩》播出期间,聂远也在同步追剧,并且一直保持着开弹幕仔细研读观众评论的习惯。在聂远看来,演员会把自己对角色先入为主的理解代入表演中,但观众的解读也是丰满角色的过程。“我们现在的观众都非常厉害,眼光很毒辣,她们有时候看到的那些点可能我们演员也没有注意到,比如演员的某个眼神、某个动作,观众其实都能读懂。”

 


02

想演的和合适的


“更多情况下,演员还是被动的。”提到角色选择,聂远无奈表示。演员读到一个想表达的人物时是会被激起表演冲动的,看到某个角色时,也会想说‘我要这个角色,他演起来很过瘾。但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选择空间,大多数时候都是片方或者导演来找我们,而我们只能在可以发挥的空间里,尽量发挥好。”

对于演员来说,想演的和合适的,中间可能横跨着演技、年龄、外形等适配因素。而对于一个从业多年的演员来说,聂远也曾多次遇到这个问题。多年前拍《三国》的时候,聂远想演吕布,因为他觉得吕布这个角色经历的纠结和人物本身的矛盾比较多,层次也更丰富一些,但被导演高希希一口气回绝了:“吕布得1米85以上。”


28岁拍《雪山飞狐》的时候,王晶导演问他愿不愿意演苗人凤,但聂远还是选了胡斐。“当时那个年纪我还可以演胡斐,但是苗人凤这个年龄段的角色,我当时可以演,10年后也可以演。因为演员就是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角色确实是不合适再演了。”契合度对于演员而言确实是难以完美解决的命题,接受遗憾也是常态。“想演的角色没演到,这种遗憾肯定会有。”

职业理想之外,生活压力同样也左右着演员的选择。在聂远看来,演员每个阶段的选择,背后需要考量的因素都并非是单一的,也没有某些漂亮话说得那么高尚。“刚毕业的时候,大家都不认识你,没有人认识你。后来慢慢开始有选择了,但你又要养家,要面对生活压力,有了家庭之后,也要平衡家庭和事业,陪家人和接戏之间要做取舍。”

从《三国》到《关云长》,再到《风起陇西》,兜兜转转,聂远终究还是回到了三国这片故事沃土中。这次,他演到了他想演的有纠结点、有人物塑造空间的角色。但随着经验积累和表演思路的转变,再拿到同时期的历史人物角色时,聂远的心态已经不似当年。


“我跟路阳导演聊过,我说我不想把角色演成刻板古人的形象。虽然我们穿的是古代人的衣服,但我们的谈吐,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应该跟当代人是相通的。打个比方,就像我跟身边人开玩笑闲聊的时候,我们的氛围会轻松一些,但我要办事、要发狠的时候,可能我还没开口说话呢,下面的人心里就已经发毛了,我觉得冯膺身上就该有这股劲。”

从《绣春刀》到《风起陇西》,这已经是聂远跟导演路阳的第二次合作。熟人相见,聂远感受最明显的两个字就是“踏实”。“跟路阳合作的时候,我会觉得心里有底,可能也是有之前的合作基础,我跟他说我对角色本身或某场戏的想法时,他都能明白我的表达。其次是他对于剧本和拍摄的理解也很成熟,所以我们演员只要完成好我们角色需要表达的东西,就会有好的东西出来。”

 


03

拍戏是工作,演员不是喊口号

“其实同一起跑线上的演员,基础能力都差不了多少,除非你天赋异禀,那你可能会比别人强一些。但当大家都从差不多起点出发的时候,演员要提高业务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总结和积累,要积累生活中的一些点。再之后,要想更进一步的话,就非常需要审美态度了。

聂远觉得完成角色这件事,向左走可以到,向右走也可以到,表演没有固化的模板。但演员一定要挑观众现在容易接受,也符合当下标准的方式去完成角色。所以无论是演员说台词、做表情和做肢体动作的方式,还是主创部门的细节雕琢,都需要有审美态度的表达。


拍戏多年,聂远愈发觉得演员这份职业不是喊口号,而是要真正做到热爱并保持初心。“喜欢就坚持,不喜欢就直接表达,对这份职业有敬畏心,有喜欢才能长久。”当然,遇到一个没那么喜欢的角色时,他依然要坚持把角色演好,因为那是工作。但当遇到一个真正喜欢的角色时,他可以不谈任何条件,不管环境的艰苦与否。

比如冯膺这个角色,拍摄是在夏天最热的时候进行的,聂远戴着头套、粘着胡子,还穿着好几层衣服,每天要准备四个风扇在旁边吹,而且还不敢吃中午饭,尤其是不敢吃辣的食物。“只要吃一口就全是汗,头上捂着头套,擦也擦不着,捂得难受。”


2000年正式入行,主演第一部作品《上错花轿嫁对郎》大火,到现在,入行22年的聂远已是部分同行口中的前辈。作为前辈,他也特别希望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给年轻一辈演员积极的东西。

“同行当中,我这个年纪是承上启下的,我们小时候从前辈、老师、师哥那里学到的对待工作的态度,我觉得在我今天这个年纪,是有责任把那些传递给下一波年轻孩子们的。”

“要明白自己是来工作的,这点很重要。”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