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感动全中国人的传奇:
上世纪50年代,在重庆江津,一位20岁的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从此,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岁月流逝,他竟凿了六千多级台阶,神话般地用双手打造出了他们的幸福桃源。而他做这些的初衷,就是为了让爱人徐朝清出行方便。
如今,那六千多级石台阶,蜿蜒着盘山而上,使真爱以3D实景般立体式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获得幸福的过程就是如此曲折艰辛,却又始终充满着不屈的力量。而今,那些石阶已经成为了当地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被称为"爱情天梯”。
这样的爱情,跨越了年龄,跨越了自然的障碍,也跨越了世俗的傲慢。
爱,不用故意“现”给别人看;不用赢得他人的艳羡;不用获得地位的尊贵;不用索取物质的回馈。
这样的爱,很纯美,是奇迹,有力量,感人至深。
这世间,哪怕是人世间普遍认同的爱情,要坚守已很不易;而那些需要跨越巨大障碍的爱情,虽听起来引人入胜,但要获得,却常常需要异于常人的决断心和行动力。即便在如今这样开放多元的时代里,仍然有许多障碍,横亘在人与人之间。
“爱情天梯”的男女主人公仅仅因为女大男小的年龄差距,就只能选择避世独立,可见世人的流言蜚语是有多伤人,多可怕!当人们不能相容与自己稍有不同的异类时,冷眼与恶语时时刻刻都会化为杀人不见血的利刃。
“爱情天梯”的男女主人公选择了避世,伊能静和秦昊却无法避世。
明星,不是默默无闻的市井小民,更不是农耕时代的农民,“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与市”,不论是小隐还是大隐,他们都无法选择,选择做明星就意味着选择了被暴露。
虽然说明星也有隐私权,但明星的私生活却难以真正被隐私,他们可以是闹市的宠儿,也可以是闹市的嘲弄对象,他们因认知度高而知名,也因知名而容易成为大众情绪的倾泄目标。
伊能静和秦昊的爱情活在闹市中,这就注定了他们无法摆脱世人不一样的眼光:有人祝福,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有人嘲讽,还有人等着看谢幕。他们的“爱情天梯”要走下去,未必比在深山老林里凿出一架天梯更容易。因为,深山里没有人言可畏,闹世里人声鼎沸。
有人跑到伊能静的博客上写什么“老牛吃嫩草”,无非就是觉得大龄的离婚女人配不上年轻未婚的男人嘛!哪怕这个时代已经足够开放和多元,也仍然有诸多的“直男直女癌症患者”盯着女人的年龄和婚恋问题大做“古文”,搞得自己像保护封建文明的环保人士一样,正义凛然地把他自以为是的“道德垃圾”随意扔进别人的领地。
想想看:即便那六千多级纯美的“爱情天梯”已经被公之于世,引得人们景仰惊叹,照理说爱情的自由和价值也应该深入人心了。然而,有时人心却仍是最不可见的深渊或厚壁——真正的“爱情天梯”到底还要修多长多久才能改变这些世俗的偏见和隔膜?
当然,比跨越别人的内心更难的,还是自己。爱情终究还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一种力量的平衡与守恒的游戏。一旦某种力量失衡了,感情的小船说翻就翻,那才是真正威胁爱情的因素。
所以在人间打造“爱情天梯”,其实更是一种自我对爱情信仰的巩固方式。心如磐石坚,志似山道远,在爱情里,除了人言,也的确还有太多需要去跨越的现实天梯。
很难想象,当年的刘国江为妻子徐朝清接生时所面临的种钟险境和尴尬,就算今天,我们看到46岁的伊能静因怀孕而肿大的双脚也会心有惴惴。毕竟,大龄女人要为生产所做的付出太多了。今天的科技再发达,也还是没有发达到让人能够永远青春,没有发达到让女人生孩子像洗个手一般舒畅的程度。
自古以来,女人的生产都是她们在为打造“爱情天梯”而做的一番巨大的努力。为了爱情的永恒,女人哪怕面临生死也不得不视死如归。大龄的伊能静为了维护自己的爱,勇敢地选择做高龄的母亲,与其说是她渴望看到爱的结晶,不如说是她为全力打造自己完美“爱情天梯”所付出的一番苦心。
在人间,活着不容易,想获得真爱更不容易,不论是明星还是草根,我们都实在还有太多需要去打造和跨越的“爱情天梯。”
(原创不易,关注我,评论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