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救过—只大闸蟹,上网搜“大闸蟹吃什么”,结果搜到的都是“大闸蟹怎么吃”,这种行径叫什么来着?这就叫成见!你大闸蟹就是用来蘸醋吃的,你小白兔就是用来当手纸擦屁股的(小熊问小白兔:“你掉毛吗?”小白兔说:“不掉”。小熊又问:“你真的不掉毛吗?”小白兔说:“真的不掉。”于是小熊拿小白兔擦屁股),简单、粗暴、武断!
这种成见放到中国古代文人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提中国古代文人,人们想起的第一个词如果不是“弱不禁风”,就是“手无缚鸡之力”,再不然就是“百无一用”,在这种思维定势下,如果把“帮派火拼,黑道混战,喋血街头,冲锋杀敌”这些充满着雄性热血、翻腾着英雄梦想的词汇嫁接到古代那些文人、那些书生身上,会不会有人朝我吐狗屎?对不起打错了,我的意思是朝我吐口水?
一、猛虎细嗅蔷薇——陆游
中学历史课本里的陆游是啥样?拄着拐棍,披着蓑衣,一脸笑容呵呵呵,慈祥谦卑,人畜无害,怪不得叫什么“放翁”,就是一小老头儿嘛!鄙视一个先。
如果再读一些当时的刊物,比如《南宋故事会》或者《南宋知音》还会进一步发现,陆游不仅在颜值上提不起劲儿,在爱情上也是个活生生的小受,明明爱着人家唐婉,因为他妈的不同意——我不是骂人,真的是他的妈妈不同意——就软弱地分手了,一个大男人一边哭一边抽泣,什么“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什么“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完全一幅现代歌坛“静静关上门来默数我的泪”的娘炮姿态嘛!再鄙视一个!
可是你们鄙视错了!陆游不是文弱书生,不是小受,真实的他勇武而无畏,生猛而勃发,是个man到爆的男人,身为抗金一线的军官,他打起老虎跟玩儿似的!
Long long ago,北山上有一只吊睛白额虎,“食人不吃数”,陆游与之遭遇的时候,这畜生“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崖血如注”,这大虫竟然像奥特曼一样人立了起来,一拧脖子张开血盆大口,嗷地一声直接把山崖吼裂,所谓“拏空争死作雷吼,震动山林裂崖石”!这阵势,遇到个憋不住的那就是屎尿齐流,直接拉裤裆的节奏啊,你看陆游带的30名从者什么怂样:“面青气夺空相顾”,面为之黑,气为之夺,骨软筋酥,状似筛糠。可是,陆爷何许人也?日鬼弄棒槌的屌人!多屌?实事求是的爱国诗人陆游在《融州寄松纹剑》里是这样吹牛逼的:“(我陆游)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上三千尺。术成欲试酒半酣,直蹑丹梯削青壁。青壁一削平无踪,浩歌却过连花峰。世人仰视那得测,但怪雪刃飞秋空。”一蹦就是三千尺啊,就算有所夸张,挤挤水分去去毛重总也有三百尺,好吧,三十尺总成了吧?宋朝一尺约合现在31.68cm,那也有——等等让我来个心算:三三得九,一三得三,三下五除二,四下五去一…原来不是特么十以内的加减法啊?好吧,那个谁,把你计算器拿来让寡人用一下:共计950.4cm啊我的天!那就是九米半啊,那就是三层楼啊,陆爷能蹦这么高啊,这轻功也太不把地球重力放眼里了吧?不仅轻功逆天,痛饮美酒这一英雄好汉身上必备的标签,陆游也当仁不让地具备,他像乔峰一样连饮十八皮袋白酒后,眼花耳热,意气索霓生,飞檐走壁,利刃横空,这等如虹的气势淋漓展现,瞬间把那老虎吓得整条虎鞭都缩进去了,什么,你说那是母老虎?对不起我五百度近视外加二百度散光,好了别跟我计较了,快看镜头:只见陆游“刺虎腾身万目前,白袍溅血尚依然”,在万众瞩目的情况下,陆爷一个旱地拔葱,在众人的仰望中,定格成刺眼阳光中巨大的阴影,就在众生揉眼赞叹时一个凌空怒射,老虎应声而倒,虎血腥膻直喷一丈多高,染红了陆游身上那一袭吹雪的长袍,如梅花点点,绽放于皑皑白雪之中。陆爷在另一首诗中说这叫“千年老虎猎不得,一箭横穿雪皆赤”。真是弓虽强,石更硬,多么极致的暴力美学,多么霸蛮的男性气慨!伸出你们的鼻子,你们闻到了吗?最后陆游又在诗中显摆了一把:陆爷我走在大路上,拽着死虎斗志昂扬(请自行脑补配乐《我们走在大路上》),千千万万的升斗小民围在路两旁争睹我的英雄气慨,瞬间我圈粉无数啊。陆爷心满意足地看着两旁激动万分的粉丝们,又低着看了看自己那砂锅一般大的拳头,忍不住挺胸叉腰摆好一个姿势,对着骏马秋风冀北的华北平原发出惊天一吼:“人间壮士有如此,胡不来归汉天子”!大地轰鸣,山谷回响:“汉天子,天子,天子,子,子,子,子!”
哦,真是man到了炸天!我已无言,只能通过时间机器寄去小生的膝盖,陆爷威武!
二、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李白
俗话说“韩柳文,迁光史,苏辛词,李杜诗”,一提李白,哪个时代不知道他是“诗人”呀?咱远的不说,就打从西周算起吧——你说那会他还没生出来?不会吧?那个谁,给我在谷歌上百度一下!好吧你对听你的。那咱就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吧——还是没生出来?好吧,强权即真理,谁官儿大听谁的,谁让咱不争气才副科呢?您说唐朝就唐朝!打从唐朝开始,就有多少青年才俊背过他老人家“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呀——你说这是骆宾王的?还能不能愉快地聊天了?分那么清有意思吗?大家都是大老爷们儿,就不能豁达点?我意思呀,就是说一提这个李白呀,大家第一个想到的LOGO,肯定是“诗人”,这总对了吧?
其实我告诉你,李白可不仅仅是个诗人那么简单,他还是打遍东西南北基本无敌手,在唐朝武林坐二望一的绝顶高手!
先来看看他的长相,也就是颜值,李白生前就是一个superstar,他独自一个人占据了大唐至少一半的浩瀚星空。所以当时就有无数粉丝,其中一个铁杆粉丝魏颢在《李翰林集序》里说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对李白的第一印象是:李白眼睛很亮,炯炯有神,开口说话的时候,像是一头饿虎,欲择人而噬。看长相就不是瓤茬儿(“瓤茬儿”河南方言,软蛋的意思)
再看他的诗——《侠客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从开头到“深藏身与名”是第一段。写一个满面虬髯根根见肉可以悬弓的大侠,腰间挎着闪闪惹人怕的宝刀,骑着“竹批双耳骏,风入四蹄轻”的骏马,就像天际一颗流星。他武艺高强,孤身杀入敌阵,砍瓜切菜,十步之内只见尸体不留活人。报仇之后,掸掸身上的灰尘,吹着口哨扬长而去,从此隐姓埋名,万人如海一身藏。李白崇拜的就是这种闹市杀人后潇洒开溜的逃蹿犯。
接下来又唾沫星子四溅地说了说朱亥、侯嬴的故事。朱亥是侯嬴举荐给信陵君的。秦赵长平之战,赵国40万大军被秦军坑杀。秦军进逼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向信陵君求救。侯嬴献计帮助信陵君盗取了魏王的兵符,但魏将晋鄙产生怀疑,说:虽然虎符在这儿,但是我没有收到任何命令,我是不是应该派人去请示一下大王?眼看事情就要败露,这时候屠夫朱亥起了关键作用,他抡起大铁锤,一锤过去,就把晋鄙的脑袋砸成了老北京豆腐脑。信陵君拿到兵权,解了邯郸之围。好一个屠夫朱亥,一锤就把一代名将的脑袋给砸成渣。李白激赏的就是这样的货色,如果能时空通信,他一定会给他们写这样的信: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看好你们哟。
侯嬴和朱亥虽然身份低微,但都是历史上着名的侠客,他们是李白的偶像。《侠客行》透露了李白的人生价值观,他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挎剑好酒、胆色过人的侠客。
而侠客是什么人呢?韩非子有一篇文章叫《五蠹》,里面就讲了这样一种坏人——侠客。侠客,往正面说是义士,往反面说就是古惑仔,就是流氓。嘿,我李白就是要当流氓,要当古惑仔!“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说话从来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就是这么狂,就是这么傲,去他妈的温良恭俭让,去他妈的温柔墩厚慈!我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纵横天下,这就是我李白的价值观!
西方的王尔德说过一句无比高大的话:“我不仅要做一个恶棍,而且要成为一个怪物,你们会宽恕我所做的一切。换句话说,我要把你们的衡量标准变成荒唐可笑的东西。”真正不羁的灵魂不会真的去计较什么,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里有国王般的骄傲。身为千古偶像,就该这么屌,就该这么横,就该这么睥睨万物颠倒众生!千万不要平易近人,千万不要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否则作为你的粉丝,我会心痛!
再来看他做的事。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李白说:我“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我从四川出来什么都没带,就拿了一把剑。《与韩荆州书》里李白还吹嘘自己是“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剑这么关系密切,华山论剑他最剑啊,杀人的干活,人李白可不会耐烦给你摆事实讲道理!
在《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他又说:“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我刚成年的时候,交往的人都是胳膊上纹着左青龙右白虎的英雄好汉,干的是“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的营生。后来李白去了山东,有人会说,因为那里是儒家圣地李白是去朝圣的,非也非也,李白是不屌孔子的,在《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里,他写道:“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去山东是要学剑术,提高武艺,要做更让人胆寒的剑客和杀手,不是扯犊子的什么朝圣,朝圣我也是朝御剑飞行吕纯阳的圣。
另外,唐代文人裴敬写过一篇文章《翰林学士李公墓碑》,里面讲李白“常心许剑舞。裴将军,予曾叔祖也。尝投书曰:‘如白愿出将军门下’。”大唐有三绝,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张旭和李白都是饮中八仙,是哥们儿;裴将军是李白的师父,是大唐第一剑客。所谓“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唐人笔记小说里夸赞裴将军剑舞高明,说几个人在一起喝酒,裴将军骑着马,拔出剑就舞,舞到高兴的时候把剑往天上一扔,骑着马狂奔,拿手一接,那剑就到鞘里了。李白可能看过裴将军的表演,太崇拜他了,就写信求人家收自己做徒弟。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诗文里,李白反反复复地提到自己是个剑客,作为唐代第一剑客裴将军的徒弟,他不是剑客,那谁才是呢?
最后再来看看另一个同样伟大的IP——杜甫的评价,《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和这样飞扬跋扈,嚣张无比的人在一起混,连儒家代表杜甫都开始意气风发了,“白刃仇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他们在行侠仗义呢!杜甫和谁一起干这闹市杀人的事呢?“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共同犯罪啊!快意江湖,鞭尸还怨,居然是这几个超级文人干的事儿,习惯了签订屈辱条约,割地赔款的我们,想起我们的文人祖先都这么尚武精悍,心情是多么的复杂!
三、发愤长啸辛弃疾
他豪情万丈,掌法无敌,他荷尔蒙井喷,身兼国仇家恨,他不是乔峰,他叫辛弃疾。
辛弃疾有多生猛?只说一件事:他曾带50个小弟,冲入金50万人的金兵大营,活捉叛徒张安国,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最高法庭处决。南宋那帮公公,啥时见过这种铁血男儿,一时群情振奋:“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连皇帝都激动得只会叹息了,其它各位公公还不赶紧各种跪舔跟上?于是“感动大宋十大人物”、“大宋十大杰青”等桂冠嗤嗤嗤地射来,猛男辛弃疾的名声海了去了!
小时候只背过您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哪里知道,您居然有八八六十四块腹肌,辛爷,刚才我已把自己的膝盖寄给陆爷了,为表示对您的无限崇仰,我把我同学的膝盖给您寄去,尚飨!
我们的文人祖先曾经无比高大,精神文雅,躯体强壮,在任何时候都勇猛精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那是真正的“中国人”,有人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国”,其实说的就是再无真正中国人那种昂扬向上,坚毅勇猛的精气神,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会怨天尤人,感叹什么“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也紧锁着,一个声音高叫着:怎么他妈的都锁着?”
这,是不对滴,嘿嘿嘿,洗洗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