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吹汤唯了

别吹汤唯了

影探 内地女星 2022-08-15 11:58:39 14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万众期待。

戛纳最佳导演,送选奥斯卡,汤唯在戛纳上的大放异彩......

盛名之下,究竟如何?

一起来聊聊这部大热之作——

「分手的决心」

2022.6.29.韩国

写在前面

对于这部电影的最大观感,其实并非电影本身,而是——

某些字幕组的字幕,真!的!太!烂!了!

对于这种细微处见真章的电影来说,错误频出的字幕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体观感。

我敬佩字幕组的无私与辛苦。

但,答应我,不会翻就别为了抢首发而乱翻,好吗。

图源水印

剧情简介

好了,言归正传。

影片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

一个向来秉公执法的刑警,爱上一个没什么道德感的杀人犯的故事。


刑警名叫张海俊。

办案时喜欢像《神探》一样,主动代入受害者的经历,揣摩受害者的想法。

简单点说,他容易陷入幻想——

这是他后面沦陷的内在性格原因。


外在原因则是名存实亡的婚姻。

老婆整天把男同事假称为女同事,整天挂在嘴边。

和他床上办事也像在交差,美其名曰“每周一炮,防止老年痴呆”


内外交困之下,瑞莱出现了。

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中国女人,一起坠亡案的嫌疑犯。

坠亡的是她的丈夫,但她似乎完全不伤心,有时甚至还会笑出声。

自然得调查。


但问题在于,相比于怀疑,海俊对瑞莱更多的是好奇。

而在跟踪监视的过程中,这份好奇渐渐转变成了爱上。


与此同时,瑞莱对海俊也渐渐产生了好感。

但这好感半真半假。

所以她的一些行为也具有着勾引的可能。

比如她主动跟踪海俊去看他办案,又比如露大腿给他看等等。


转折发生在海俊查出真相之后。

此时的瑞莱对海俊依然存有戒备心。

所以意识到海俊知道真相后,她立马开了录音存证,留下后手。


可万万没想到,海俊却选择替瑞莱掩盖了案件真相。

这份录音反倒成了海俊像瑞莱告白的证据。

瑞莱恍然大悟,却也悔之晚矣。

违背了自己最引以为傲的职业精神,海俊已然如他自己所说,处于“崩塌”状态。


在此之后,海俊选择搬到妻子工作的城市,回归家庭,如同行尸走肉。

瑞莱也是如此,和另一个男人结了婚,可是吃的还是海俊当年替她点过的寿司。

这便是所谓的分手的决心。

仅仅只是决心而已。


率先反悔的是瑞莱。

因为要跟着丈夫躲债,她假公济私,搬来了海俊的城市。

她开始效仿曾经的海俊,偷偷观察他,并且将感想记录在语音备忘录里。

她每天都反复听着那份告白录音。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新任丈夫发现了这份告白录音,并想将其公之于众。

为了保护海俊,瑞莱只好又间接杀死了自己的新任丈夫。

历史再一次重演,两难的抉择又再次摆在海俊面前。

他依然爱着瑞莱,但他也依然克服不了刑警的身份。


瑞莱替他破除了这个两难的局面。

她无法摆脱嫌疑犯这个身份,所以无法和海俊在一起。

她也无法停止对于海俊的爱。

两相叠加,便只剩下了自杀这一条路......


 山海情

影片最值得夸奖的,自然是朴赞郁依旧顶级的导演能力。

视听语言依旧华丽多变,各种意象的设置也依旧值得咂摸回味。

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并非毫无意义的炫技,而是紧紧与影片主题相扣。

相比以往,朴赞郁这次讲的是一个更加微妙,暗流涌动的爱情故事。

虽然少了暴力和情色场面,但本质上其实还是朴赞郁一贯感兴趣的题材——

即,主人公内心有强烈的欲望,或复仇或情欲。

但,这这种欲望又与主人公内心的道德感相违背,导致主人公有强烈的负罪感。

矛盾和戏剧冲突便在此处诞生。

在本片中,这两者通过贯穿始终的两个意象来体现:山和海。


山,代表着理性,可以看作是社会规则。

具体到这部片中,就是警察和嫌疑犯这层天然对立的关系,难以撼动。


海,代表着感性,可以看作是生命的激情。

具体到这部片中,就是警察和嫌疑犯之间产生的爱情。

这是一种源自人类内心最真切的渴望,是本能的,也是原始的。

影片中的重要道具《山海经》也有这层意味在里面,因为它是原始神话。


两人都是爱海之人,却身处山中。

这实际上也是海俊除了看脸之外,爱上瑞莱的关键,因为他们是同类。

瑞莱非常规的反应和语言表达,让海俊对她产生了好奇。

而让这份好奇升级成好感的,正是瑞莱两次关键的认同。

一次是瑞莱选择了看照片而非听转述,海俊明显由失望转向高兴。


一次是瑞莱说自己喜欢海,海俊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说了句“我也喜欢”。

此时导演将画面焦点由境外的海俊,转向了镜中的海俊身上。

其背后的含义,便是镜中海俊代表的是海,是海俊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境外的现实世界中的海俊,代表的则是山,是经过自我约束后的刑警海俊。

而说出“我也喜欢”的这一刻,是由镜中海俊主导的结果。


影片的整个故事,其实就是两人由山(礼)走向海(情)的过程。

不论是在结构上、视听上还是内涵上,都是如此。

所以影片开始于高山坠崖案,结束于山海交接处;

所以影片后半段,大海开始频繁出现在镜头里。

起初,背景里的大海看似平静,汹涌的波涛声却赤裸裸地泄露了两人之间的感情。

而到了结尾的时候,听声音,看画面,你便知道,这感情已是惊涛骇浪。



然而,这场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

因为相比于海俊,瑞莱对海的向往更甚。

换言之,对待这份爱情,她更加遵从自己的本能和欲望。

所以,当她真正爱上海俊之后——

她会做出因担心海俊闻到血腥味而清洗凶案现场这种看起来很奇怪的事情。

最后为了成全海俊作为刑警的尊严,她甚至愿意放弃生命。


海俊则不然。

即便他会不知不觉模仿瑞莱第二任丈夫的动作;

即便他能脱口而出两人分开的日子是四百零二天;

即便他还是会在瑞莱旁边睡着。

即便他已经做好了被瑞莱推下山崖的准备。

他还是难以克服警察与嫌疑犯这层天然的山之屏障。

这便是海俊这个角色的悲剧性和荒诞性。

他的全身心都已经倒向海,作为道德感存在的山却不允许他承认。


影片最后,并没有明确交代海俊是否终于突破山之屏障,走向大海。

有个海浪击溃小沙堆的镜头,以及海俊扯下领带的镜头,似乎做了肯定性的暗示。

不过,这样的结果反而让人觉得更加绝望与悲伤。

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挣脱一切束缚,拥抱自己内心最真切的渴望。

然而这份渴望的对象,他却永远也找不到了。


汤唯真的不太行

眼尖的老铁可能发现了。

文中我是以海俊的觉醒作为主线,没怎么谈到瑞莱。

因为我觉得这个角色并没有塑造好,不论是角色本身,还是表演。

角色本身的话,瑞莱对于海俊的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从夹杂着利用到愿意为之牺牲,其转变之大,过于突兀。


如果硬要抠线索,瑞莱的转变当然也有逻辑——

瑞莱本身是个偷渡者,活得非常艰辛。

所以当有人对她示好时,她就很容易感动。

这是为什么她会嫁给第一任丈夫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她在明白海俊爱意后,如获至宝的原因。

但这些信息的铺垫实在是太少,并不足以撑起后面巨大的转变。


举个例子的话,瑞莱的这个角色,其实和《蝙蝠》里的女主差不多。

一个是偷渡者,一个是孤儿,一个被家暴,一个被当奴隶使唤。

两个都过得很艰苦,两个的爱欲都被压抑着,只不过后者更偏情欲。

但前者的艰苦几乎都是由台词给出,而后者则安排了相应的具体情节来直观展示。

《蝙蝠》

而更重要的是,汤唯的演技也没能作为补充,撑起瑞来这个角色。

相比于《蝙蝠》女主,汤唯的表演任务要重得多,因为没有情节作为帮衬。

但她连《蝙蝠》女主的水平都没能达到。

从头至尾,汤唯更多地只是在展现个人特质,而没有进入瑞莱这个角色。

打个比方,那场由瑞莱直接诉说偷渡经历的戏。

这是能让观众理解她嫁给第一任丈夫背后原因的关键戏份。

但汤唯最后的表演,只能说是字正腔圆地朗读出了信息,不带任何感情。

其余好几处说中文的戏份也是同理,反倒是韩文部分,汤唯处理得更带感情。

无法理解为什么导演能够接受这样的表演方式。

或许原因正如导演和编剧所说,他们只是实在太喜欢汤唯了。

(分手的决心)

看更多精彩影评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2022/08/15
监制:探长
Supervisor:Tanzhang
编辑:老白
Editor:laobai
豆瓣:影探
Douban
微博:影探探长
Weibo


点击阅读原文来微博找探长玩啊~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