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豆友@董楠 授权发布
正如日记里写的,年前我经历了关于生死很大的震撼。所以知道David Bowie的死讯,好像反而也没那么伤心了……
我写过那么多和摇滚乐有关的文章,居然没有专门写过Bowie,自己也觉得很奇怪。大概是潜意识里觉得他还有不少年可活,还有很多专辑可以出。
就是翻译过他的一些 quotes,也没怎么整理过,放在这儿吧。
1966年,19岁的大卫·鲍依在英国崭露头角,他创作和表演音乐剧、设计时装、先后加入数个不同乐队,唱歌和写歌……《旋律创作者》(Melody Maker)说他“无疑很有才华,而且这才华无疑将在未来进一步施展。”年少青涩的鲍依以音乐剧创作者的身份初次对媒体展露自己的抱负和创作,带着几分狂妄,又颇有几分预言的意味。
1969年,鲍依谈60年代末走向没落的嬉皮风潮和刚刚兴起,将在未来影响深远的skinhead风潮,以及自己的第二张专辑,突破性的《奇异空间》(Space Oddity),显示出他对文化潮流的判断力和音乐品味,奇异人格的探索所之旅正在缓慢开始。
鲍依评价为他带来突破的《奇异空间》,《唱片》形容他是“鲍勃·迪伦、多诺万(Donovan)与90%纯鲍依的混合体。”
年轻的鲍依谈自己身上的“理想主义倾向”。
谈女人。
谈父亲去世后的心情。
71年鲍依已经开始易装,德州是美国民风最为保守的地区之一。
鲍依曾说自己的音乐领先时代10年,但1972年,他认识到自己会成为非常流行的现象级人物。与此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随之而来的一切。
被问到为什么穿女装,谈穿裙子和时尚。
谈歌词创作。
谈舞台表演。这一年鲍依推出了Ziggy Stardust这个人格,不断精益求精的造型和舞台表演一直是他的追求。对他来说和音乐同等重要。
鲍依谈自己歌曲中的含糊性。这一年的新专辑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中有大量太空题材的歌曲,歌词涵义隐晦模糊,引发歌迷无数遐想。
这一年鲍依推出了最成功的专辑之一《Aladdin Sane》,但他对盛名和人们无休止的谈论Ziggy已经十分厌倦,不久后,他在演唱会上宣布,Ziggy死了。
谈70年代的吸毒。
Diamond Dogs巡演期间谈为何不保留常设乐队。
1976年,鲍依推出了自己在Ziggy“死”后的新形象:“Thin White Duke”,这里是谈他对“变化”的追求。
鲍依与Lou Reed 和Iggy Pop这两位著名友人,合作伙伴和绯闻对象交恶之后真假难辨的自白。
经历了柏林之旅,1977年成为鲍依走出低谷的一年,不再像Ziggy死后那样幻灭和迷惑,并推出了Low 和Heros这两张极其成功的专辑。
鲍依谈Heros中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交织的情绪。
被问到自己所有的专辑有没有共同的主题。
被问到是否愿意给年轻人提建议。
怎样评价自己的成就?
人到中年的鲍依谈儿子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成熟期后谈创作。
对摇滚乐的观念有了很大变化。
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豆瓣App
→ 和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