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表演
包含所有荒谬和疯狂
摘自汪峰《花火》歌词
在三年前(2013年)的双11光棍节,无数网友战斗在电脑前,抢购着商城中促销的商品,更多的单身人士们准备在这一天,相亲或狂欢,准备“脱光”。
而在当时的前两天,被誉为商业上最成功的中国摇滚歌手——汪峰,在刚结束的上海演唱会上正式“脱光”,在数万人的体育馆,向章子怡真情表白。然而,健忘的人们却忘了数年前,同样在其北京的个人演唱会上,汪峰向当时的女友(前妻),在舞台上当着无数歌迷,也做了深情的表白和承诺,打动了很多人,如今那个场景还历历在目。当然,娱乐圈从来都是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究竟是一场表演还是荒谬的人生?在这场跌宕起伏的“情感秀”中,很少有人质疑汪峰在婚姻内妻子怀孕分娩时出轨的劣行,没有人站出来指责第三者(到底是谁?)插足的过错,更没有人反思两位巨星的行为会对他们的歌迷影迷,那么多青少年的带来何种负面影响,几乎有少人会想到最受伤害的还是汪峰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一个万众瞩目的“歌手导师”,近年来上升为最热门的摇滚偶像,已经不再是《春天里》没有24小时热水家的流浪歌手,也不是《存在》中叩问我将如何存在的思想者。让我们看看两位主人公,汪峰已经有过四段情史,离过两次婚,有了两个孩子,而国际章从出道开始,正式和非正式的绯闻男友更是如走马灯般一直是人们消费的话题。
我们每个人都在演一台戏,演给天使,演给世人看,更演给上帝看。
这是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在于人们已经习惯消费着明星们的爱情,并进一步被所消费的潮流所挟裹着,感染着,模仿着,离婚非但不是隐痛,反而是一种时尚,不苛责离婚人的过错,反而被认为是勇士,所有的人似乎都在赞同一个观点:追求“真爱”,何罪之有?
在汪峰宣布离婚后的微博中,很多粉丝留言都祝福汪峰找到“真爱”。而值得一提的是,汪峰宣布离婚的当天,李亚鹏和王菲也宣布离婚,这一对曾经被大家看好的明星,当年也是以“真爱”为由相结合。
曾几时,所有以“真爱”为由的出轨、离婚、伤害和抛弃,都被美化为一种神圣不懈的追求。所谓“真爱”更多的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求,随心的自由冲动,汹涌的情欲,“真爱”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偶像,被膜拜的同时,把膜拜它的人拉入不归的泥潭,让我们看看当前中国几大城市惊人的离婚率吧。
北京——离婚率39%
上海——离婚率38%
深圳——离婚率36.25%
广州——离婚率35%
每对结婚前的人似乎都宣称自己找到了“真爱”,每一次在舞台上的表白,每一次在红毯上的誓言,都不过是黑暗中花火,在荒原上滚动,终将熄灭。
此真爱非彼“真爱”
什么是“真爱”?在这个价值观分崩离析的世界,如何才能建立深入、持久的爱?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也有人说婚姻是真爱的修道院,真爱非但不会在婚姻中被埋葬,反而会被打磨、被浇灌、成长而历久弥坚。
《圣经》中讲到的真爱,是牺牲,是舍己的爱。
是“爱人如己”的爱,不只是为了对方去舍己,更是完全弃绝自己的骄傲、意志和自我。终究,现代人还是太骄傲了,太爱自己了。最重要的是,在中国所式的婚姻关系中,唯独缺乏了上帝的同在,一旦发生矛盾,人们就互相指责。
现代人,匆忙登上婚姻的快车,还没弄清车要开向何方,更没有掌握熟练的技术,拿了“驾照”(结婚证)就进入婚姻,事实上,结婚很容易,如何保持婚姻的车长期平稳行驶,却充满挑战。一旦婚姻发生问题,人们立刻换车,换了一辆又一辆...在进入婚姻前,人们很少计算代价,愿意思考和改变得很少...现代婚姻研究认为,那些离过婚的人如果再婚,其离婚的概率比常人更高。
美国著名婚恋导师特伦特在《爱从不缺席》中指出,真爱从不缺席,意味着在夫妻关系中还存在着神圣的上帝的祝福和连接,意味夫妻双方都愿意付出和牺牲,即便是平淡的婚姻生活中,力图捆绑自己内在的魔鬼,不能让魔鬼发出声音并为所欲为。
艺术归艺术,现实归现实,我们无法苛责歌声中的汪峰和现实生活中的汪峰活出一致的生命,也许,汪峰真象他《花火》中的歌词描述那样:
现在我有些醉了
醉得像一只找不到方向的野鸽
所以我开始变了
变得像一团暴烈炽热的花火
他早期的才华,连同纪录了很多歌迷的青春,早已和现在的汪峰一起消失。这个时代越来越让我们陌生了,这不是那个在《信仰在空中飘扬》中让人惊喜的汪峰,尽管他曾写下这样的歌词:
伴随着自由的钟声和正义的审判
能听到窗外更烈的忏悔呢喃
脆弱的吉他伴随着虚空轰然坦荡
谁知将在身边的轰鸣中颤抖不安
...
这不曾是我们想要的光明
所有的痛依然都还在这里
...
这不曾是我们想要的生命
所有的痛依然都将会远去
就在最后可以说出再见之前
让我们追寻夕阳在空中飘扬
的确,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生命,汪峰曾带给我们很多好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对人生存在的质疑,对生命价值的追寻。很多人试图从汪峰的嘶哑有力的歌声中找到关于人生与信仰的答案。也许,汪峰永远不会和真正的信仰相遇,愤怒的摇滚也好,转瞬即逝的爱情也罢,无非是填补现代人虚空心灵的酒精,愤怒之后如何安息?炙烈之后如何重生?
摇滚毕竟无法救赎人心,爱情无法永远满足人心,心灵究竟从何处获得安慰?何处是通向至善至美之路?
《圣经》诗篇中以色列的君王大卫自问自答: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
“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
《圣经》约翰福音中,耶稣前所未有地向世人发出这样革命性地宣告:“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
这个宣告,直到今天依然回荡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灵之上。
分享:老谢振南
来源:爱筵(aiyan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