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翰又一次被网友刷屏了。
这次不是因为新戏上线,也不是因为绯闻,而是“他到底为什么没红起来”又被拉出来炒了一遍。
挺讽刺的,演艺圈从来不缺流量,可像李宗翰这样,明明起点极高、演技在线,却总是差临门一脚的人,真是不多见。
大家都说他是“民国第一小生”,和辛芷蕾曾有过一段不被看好的感情,甚至还被传是“皇室后裔”。
但这些光环背后其实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挣扎。
起点高命却有点“背”
说实话李宗翰的起点比很多同龄演员要高得多。
他出生在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庭,并且家中的状况相当良好,自小便是那种让人羡慕不已的存在,宛如“别人家的孩子”一般。
会弹钢琴、会书法、会下棋样样精通。
大学一毕业,便被选中出演大制作,而且第一部戏就与陈道明、斯琴高娃这些大牌一同合作,谁看了不会说一句“天之骄子”呢?
可现实就是这么神奇。
刚入行那几年,李宗翰接的戏呀,全是男一号,而且搭档的女演员,个个都可谓是当红花旦呢。他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在演艺界逐渐崭露头角。
那时候的他,风头一时无两,甚至有人预言他会成为下一个“陈道明”“王志文”。
但偏偏命运好像和他开了个玩笑。
同一批小生之中,陈坤胡歌黄晓明都火得那叫一个厉害,简直是一塌糊涂般的红火;
而李宗翰呢,却老是差那么些许,始终处在“即将要大火”的边缘不断地徘徊着。
“民国第一小生”的标签,反倒成了枷锁。
李宗翰最出圈的角色,莫过于各大民国剧里的翩翩公子。
从《别了温哥华》,到《京华烟云》,再到《新不了情》,每次出场都被夸赞“气质那可是绝了”。
一身长衫、一双温柔眼,“民国小生”的名号被他拿捏得死死的。
只要一说起这类角色,网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宗翰。
可你知道吗,这个“标签”到后来却成了他的“紧箍咒”。
接的戏越发变得同质化了,观众一眼看去,“而且又是那个民国范儿”。
导演找他演戏,而且总是,让他演“文弱书生”,还有“深情少爷”,有时候甚至连台词都,差不多。
久而久之,他的戏路就被限制死了。
想突破?难!
想转型?更难!
说真的李宗翰的演技在同龄人里绝对算得上是“天花板”。
但近十年,影视圈变了。
小鲜肉、顶流明星,一茬接着一茬,演技这回事儿,并不重要,而流量才是真正的王道。
李宗翰在娱乐圈的“黄金十年”期间而且正好赶上了注重流量的那个时代。
这个阶段呢,他轻松愉快地散发出了不同的魅力,与此同时也简洁明快地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实力,他居然成功地在演艺圈稳稳地确立了自己的位置。
他不是不会炒作,而是“不屑”去炒。
他拒绝参加各种真人秀,也不喜欢,在社交媒体上“立人设”,更没什么绯闻。
他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自我坚守,他不想被外界的喧嚣所左右,而是更专注于自己内心的世界。
别人靠热搜出圈,他却宁愿低调做戏。
可观众的注意力早就被短视频和“话题明星”分走了李宗翰这样的“老派演员”,很快就被埋没在流量洪流中。
曾和辛芷蕾感情被看衰,“渣男”标签从天而降
提起李宗翰,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辛芷蕾的前男友”。
这段感情,当年闹得沸沸扬扬;媒体纷纷进行各种爆料,两人相处时聚少离多,并且他们的性格也不合,甚至还暗地里指责男方“渣”。
但事实是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其实李宗翰一直是个很重感情的人。
分手后他从不在公开场合说辛芷蕾一句不是。
反倒是有些人,抓住这段过往拼命造梗,给他贴上了“渣男”标签。
娱乐圈便是如此,感情之事,一旦被曝光,而且不管你如何低调,舆论却能将你推向风口浪尖之处。
网上一直盛传,李宗翰是“皇室后裔”,家族背景深不可测。
但实际上,这说法十有八九都是经纪公司包装出来的“人设”。
李宗翰本人亦曾多次于访谈中加以澄清,家中至多可算作一个“有知识的家庭”,与所谓的“皇家血脉”那可是相差甚远,根本挨不上边儿。
但奇怪的是,观众对八卦,居然总是乐此不疲,并且其实懒得去关心他到底演过多少好戏。
这就像是娱乐圈里的一个怪圈啦,你呀有故事接下来大家才会记得你呢;你仅仅只是会演戏,反倒更容易被遗忘掉哦。
转型路难走,李宗翰为何“越努力越尴尬”?
其实李宗翰不是没想过转型。
他试了试,演起了反派,而且也试着接了些现实题材剧,另外还主动去挑战了不少比较小众的文艺片。
但观众的固有印象太难打破。
每当他出现在新剧里,弹幕总会刷:“这不是那个民国小生吗?”
每次他在新剧中亮相,弹幕都会这般提及,好像大家都对他饰演的民国角色印象深刻呢,而且几乎每部新剧都会引发这样的讨论。
有时候演员最怕的不是没有戏拍,而是无论怎么变,观众只认你一个样。
李宗翰亦坦然道,自己曾尝试过诸多类别的风格,而且甚至有那么一阵子,稍稍有些迷茫。
但他舍不得离开镜头,舍不得观众的掌声。
现实很骨感,“不红的演员”日子怎么过?
外人看李宗翰,觉得他至少有名有利、衣食无忧。
可实际上,“不红”的演员生活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体面。
片约变少,收入也跟着缩水。
过去拍摄一部戏,可以在半年的时间里舒舒服服、开开心心地保持火爆的状态;
不过如今,一部剧上线之后,实际上仅仅过了短短几天,它的热度就已经慢慢减弱了。
更为窘迫的是,许多导演以及制片方在审视演员的时候,单单只是盯着那“热度榜单”,停顿甚至连表演技艺都懒得去加以品评;
其实他们本应更注重演员真实的演绎能力,而非仅仅依据热度来做判断。
有段时间,李宗翰甚至考虑过转行。
可想来想去,他还是最喜欢表演。
他说:“哪怕一天只拍一场戏,我也愿意一直演下去。”
观众缘才是演员的“命门”
李宗翰一直觉得,演艺圈最公平的地方就是——观众买不买账。
你演得再好,观众不喜欢,没用。
你业务能力再强,没人记住你,还是白搭。
他也曾迷茫过:“为什么别人能一夜爆红,我却总是差一步?”
但他自己给出的答案也很坦然:
“可能是我不够圆滑’,不懂怎么讨好观众吧。”
这些年李宗翰即便甚少拥有那般极为引人瞩目的角色,不过他仍旧在荧屏之上相当活跃;
其实他出演的一些作品虽不算大红大紫,但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偶尔还能带来一些惊喜呢。
偶尔会接一些配角,偶尔也去做些幕后工作。
他学会了不再和谁比较,也不再焦虑“红不红”。
反而把更多精力放在打磨角色、提升自我上。
有时候走慢一点,反而能看见更多风景。
红与不红,都是演员的宿命
李宗翰的经历,其实就像是一部现实版的“娱乐圈沉浮记”。
他在娱乐圈里,碰到了很多波折,就好像一艘小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地摇晃着。
他的故事呢,就跟一幅宏大壮丽的画卷一样,很生动地展现出了娱乐圈的各种变化。
有过高光,也有低谷;被捧上天,也被遗忘。
可他从未放弃过对表演的热爱。
也许他不是最红的那一个,但他一定是最“敬业”的那一类。
有时候人生最大的幸运,不是爆红一时,而是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
你怎么看李宗翰的这条路?
欢迎留言,一起聊聊你心中的“民国第一小生”!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