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春晚赵薇唱的《六尺巷》背后故事你知道吗?和王...

【看点】春晚赵薇唱的《六尺巷》背后故事你知道吗?和王...

内地女星 2016-03-04 10:09:23 122

 

 

  歌曲《六尺巷》登上春晚舞台,让安徽桐城六尺巷背后的张家故事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


  在2月7日晚的2016央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安徽籍知名艺人赵薇演唱了这首歌。



  歌曲《六尺巷》取材于桐城六尺巷的典故,由安徽宿松籍知名军旅词作家贺东久作词,安徽桐城籍青年歌手张正扬作曲并作为原唱。


王岐山造访安徽“六尺巷”


六尺巷


  2014年11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低调造访安徽桐城“六尺巷”。随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学思践悟”专栏和“廉政文苑”栏目相继刊发了《德法相依相辅而行》《让人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启示》两篇文章,文中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的问题。


  11月1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学思践悟”专栏刊发《德法相依相辅而行》一文称,法律再健全、体系再完备,最终还要靠人来执行。领导干部如果在德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必然违纪违法、走向腐败。


  一天后,该网站“廉政文苑”栏目刊发《让人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启示》一文称,六尺巷的故事在为官修德方面,留下了最好的文化传承遗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知古鉴今,为政以德,正心修身,讲规矩、守戒律。


  文章特别提出,张英身为一朝宰辅,却不恃权压邻,律己从严、舍利求义,权不为己所用,身以德服天下,而现今社会一些官员公然违规违法、以权谋私,置社会的道德法律于不顾,可谓相形见绌。


  两篇文章同时指向“做官先做人”,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强调,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其实,十八大以来,王岐山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过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营养。2014年10月25日,王岐山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会上讲话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13亿人,不可能仅仅靠法律来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法律法规再健全、体系再完备,最终还要靠人来执行。领导干部一旦在德上出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


安徽桐城“六尺巷”典故


六尺巷旁张英后人录的张英诗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隅,是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全长180米、宽2米的巷道。这条看似寻常的巷子,走完全程也不过四五分钟,却有着一段不平常的来历。


  据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这里的张文端公即是清代大学士桐城人张英(清代名臣张廷玉的父亲)。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便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张英的宽容旷达让六尺巷的故事被广泛传诵,至今依然带给人不尽的思索与启示。

“礼让”石碑坊




六尺巷》歌词


我家两堵墙 


前后百米长


德义中间走


礼让站两旁


我家一条巷


相隔六尺宽


包容无限大


和谐诗中藏


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说唱:日落,星移,月转,风起,


走在六尺巷,婆娑光影记忆着谦让


争来争去争的是理,斗来斗去斗的是气


三丈高墙两尺厚,一个理字谦中藏。


我家两堵墙


前后百米长


德义中间走


礼让站两旁


我家一条巷


相隔六尺宽


包容无限大


和谐诗中藏


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不见当年秦始皇

 

 (来源:人民网)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