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大学生|李霞:追随光,成为光

最美大学生|李霞:追随光,成为光

安徽农业大学团委 内地女星 2025-06-10 22:55:27 37

The beautiful students

追随光   成为光

申请人:李霞

最好的时代遇见最美的你,我们共赴最伟大的事业。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选树新时代大学生先进榜样,充分展示高校大学生群体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勇担强农兴农使命,在奋进谱写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新篇章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安徽农业大学开展了2022年“最美大学生”推选展示活动。10名同学荣获2022年“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最美大学生” 吧!

李霞,女,中共预备党员,资源与环境学院2019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大三学年平均绩点为4.24,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专业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大一学年加入学校实验室,自主申报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已结题),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发表论文1篇,申请1项软件著作专利。主持《望“霉”除“镉”——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引领者》项目,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金奖,已晋级总决赛、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直通车”项目入围国赛、 “华骐-中旭杯”安徽省大学生生态环境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同时获得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技能竞赛二等奖等省部级奖项。现已保送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学方向攻读硕士研究生。


· 年少时的初心 ·



随着工业、化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这种经济增长呈现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提出“守住耕地红线,端牢中国饭碗”的号召。

李霞说:“2014年报道的广西大新县重金属污染事件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我第一次了解到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74岁的黄纯普坐在屯边,他双手食指、中指的第一关节已经变形,扭向拇指折成一个锐角,脸上溢满了疼痛”。随着矿山企业的快速发展,矿区及其周边农田的土壤质量大幅下降,人们谈“重金属”色变。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国家正在大力推进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投入7500亿元用于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市场广阔。但目前土壤修复技术普遍存在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二次污染等缺点,发展前景良好的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修复效率极低,土壤修复技术亟需创新。

正是因为看到了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毒害,了解了由于不合理施肥、矿区后期处理不当而引起污染源扩大,才让她明白降低重金属含量对人体健康、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也就是从那时起,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在她的心里扎下了根。


读书时的决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作为一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应始终牢记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嘱托,发挥专业优势,争做守护生态的卫士。

大一时期,李霞同学主动加入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创新团队,并申请了国家级大创项目——《纳米银对黑曲霉去除镉的影响》,参与1项国家级大创、1项省级大创。在研究过程中,为了筛选出生长良好的菌株,为了测出准确的数据,为了模拟培养的最佳环境条件,她曾多次在实验室彻夜奋斗。那一盏盏深夜里的灯,点亮了她对科研的热爱,也指明了她未来的人生方向。

但是,科研之路哪会一帆风顺,注定会遇到磕磕绊绊。在筛选菌株的过程中,她也遇到了菌株污染、酶活测定失败等问题,但是她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成功筛选、驯化出高效菌。


·科研探索的恒心 ·



俗话说“有需求才有市场”,只有明白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才能将科研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李霞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相关知识,并参与“三下乡”项目深入了解,通过交流学习发现目前市场上暂未推广“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而传统修复技术费时、费力费钱的局限性抑制土壤修复的快速发展。于是她主动和大创老师沟通,不断修改设计方案,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提出“黄曲霉-黑麦草联合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体系。

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各种科研竞赛,她主持的项目《望“霉”除“镉”——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引领者》参与了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银奖的好成绩。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安徽农业大学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在该赛事的首次突破!对学校的创新创业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同时李霞同学还获得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技能竞赛二等奖、“华骐-中旭杯”安徽省大学生生态环境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校一等奖、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一等奖等奖项十余项。

2022年5月24日,她带领团队成立合肥绿色土壤修复有限责任公司,同时组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团队,专注研发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并提供技术服务,为解决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努力。她也会在课余时间里,积极给学弟学妹们讲解创新创业知识,为他们提供比赛和学习的指导。

“生态环境保护从来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并不断付出,我很荣幸能够将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环境保护中去,未来我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努力,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奋斗”。目前李霞同学已保送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学方向攻读硕士研究生。对于未来,她表示:“我希望可以继续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勇担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

自知自心,其路则明。李霞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低头赶路,敬事如仪。

责任编辑:董紫琴

校对:曹子茜

审核:李郝

安农青年传媒中心

农娃新媒体工作室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