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雨| 中泰固收分析师
S0740520110001
我们前期已对港口行业及发债主体做过全面的梳理回顾,本篇报告着重分析两个问题,一是腹地经济对港口的影响有多大;二是港口之间的竞争如何,此外,分析了港口发债主体存量债及2023年三季报情况,以供投资者参考。
港口的腹地经济是影响港口吞吐量的主要因素,此处我们主要分析辽宁港口群和北部湾港:
东三省过剩产能退出导致辽宁港口群吞吐量明显下滑:辽宁沿海以大连、营口港为主布局大型、专业化的石油(特别是原油及其储备)、液化天然气、铁矿石和粮食等大宗散货的中转储运设施;以大连港为主布局集装箱干线港;以大连港为主布局陆岛滚装、旅客运输、商品汽车中转储运等设施。2016年,国务院下发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的指导意见,东三省、内蒙古等地开始去产能,产能去化区间大致为2016-2020年,从吞吐量来看,丹东港受影响最为直观,2016年以来,吞吐量明显下降;而自2019年开始,大连港和营口港吞吐量大幅下降,2022年,营口港、大连港货物吞吐量较2018年分别下降42.93%和34.57%。
西南经济较弱导致北部湾港吞吐与其他主要港口相比还有差距: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由粤西、广西沿海和海南省的港口组成。以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为主的北部湾港主要以金属矿石、煤炭等货物为主,集装箱吞吐量较小,近年来,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逐年增长,在西南沿海港口群的吞吐量占比由2018年的34.95%提升至2022年的50.43%。北部湾港的腹地经济主要是广西,再远一些便是贵州和云南,临近省份广东本身港口众多,较难成为北部湾港的腹地。西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高费率的集装箱吞吐量并不大,货物吞吐主要源自区域自身资源禀赋,以金属矿石等散杂货为主。对比各港口群的主要港口,北部湾港的主要港口防城港港货物吞吐和其他主要港口相比仍有差距,差距主要原因除了缺乏产业、集装箱吞吐量弱以外,还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及其与周边云南、贵州等省份交通运输瓶颈制约、物流成本高。未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有望缓解西南沿海港口群与腹地之间的交通限制,提升港口群吞吐量。
受同一片腹地经济、港口之间距离较近,港口经营货种相近等因素影响,港口之间竞争难以避免,当前几乎所有之前存在恶性竞争的区域都经历了港口整合,港口恶性竞争减少,但仍存在受区域竞争而吞吐量变弱的港口,此处我们重点关注连云港和日照港的竞争。
连云港与环渤海港口群的日照港的直线距离最近,且两个港口都是铁矿石和粮食的主要布局港口。但连云港港生产用万吨级吨位个数小于日照港,2021年,连云港港生产用泊位个数为95个,高于日照港(88个),而连云港港生产用万吨级泊位个数为68个,低于日照港(77个);且近几年,连云港铁矿石到港船舶数和到货量均不及日照港。2020-2022年连云港港铁矿石到货量分别为7,152.77万吨、7,326.86万吨和6,992.60万吨,日照港铁矿石到货量分别为8,944.66万吨、10,200.07万吨和10,247.80万吨。从整体吞吐量看,连云港港货物吞吐量不及日照港。2022年,连云港港和日照港货物吞吐量分别为30,111万吨和57,057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557万teu和580万teu。综合来看,连云港港和日照港的腹地经济主要是连云港市和日照市,腹地经济对两个港口的吞吐会产生影响,但连云港市经济总量超过日照市,但日照港的吞吐却远超连云港港,港口之间距离及港口基础设施或是日照港吞吐表现好于连云港港的主要原因。
截至10月31日,港口行业有存续债的主体共33家,存续债余额为2017.46亿元,期限以1年以内、1-3年为主。北部湾港集团和连云港集团债券余额和估值收益率均靠前,10月31日,北部湾港集团整体收益率为3.89%,其中公募债和私募债分别为3.82%和4.95%,排名居前,连云港集团,整体收益率为3.84%,公募债和私募债分别为3.41%和4.27%。
经营指标看,多数港口表现较稳定。由于港口发债主体很少披露季度经营数据,为了对比及分析港口发债主体之间的表现,我们梳理了2022年港口发债主体的经营数据,从吞吐量来看,港口发债主体表现较为稳定,吞吐量下滑比较明显的主体主要是珠海港集团,2022年货物吞吐量下滑17.84%,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下滑40.68%。盈利指标看,行业盈利整体较好,主体分化明显,今年前三季度,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7.08%,湖北港口、苏港集团、日照港集团、上港集团和唐港实业净利润同比降幅超20%,而营口港务集团、天津港集团和大连港集团净利润增幅明显,超100%。
今年以来,港口债利差下行。在港口债主体中,连云港集团和北部湾港集团利差相对处于高位,但相对其自身而言,两家主体目前利差分位数均已处于低位。
风险提示:数据更新不及时及提取失误等风险;数据口径统计有误等风险。
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两个视角再看港口债 》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研究销售通讯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