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表”,是江西人的代名词,称呼中历经褒、贬的意寓,有着勤劳善良、好客纯朴、自封保守等特性。
“老表”一词广泛称呼于江西,是兄弟姐妹的子女之间的互称,也有同省、同地老乡的意思。史料记载说,“老表”这个词的发源地就是贛南客家地区。早在明清之际,贛南一部分客家人曾前往粵东,几代人过后又返回贛南,就是这部分从粵东返乡的客家人后代,在返回贛南时开始称贛南的乡亲为“老表”。而老表尊称在贛南客家地区甚为普遍,极具代表性。生活在赣南的老表其祖先基本是北方的汉族移民。他们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仍继承着中原汉民族农耕文化的传统。
春节舞龙灯是赣南客家乡村最为吉祥的民俗活动,各家喜迎祥龙。1995年拍摄于龙南县杨村
春节团拜会是客家老表年初一集聚的日子,各家带着好吃的年货聚于祠堂相会拜年。1995年拍摄于龙南县田心围
我作为生长在赣南的客家老表,一名纪实摄影者,对赣南老表充满着深厚的感情,20多年来,固守赣南本土,围绕拍摄记录赣南老表这个大专题,利用业余时间游走赣南客家乡村,始终以平行的视点和质朴的纪实拍摄,还原赣南老表的生活风貌,从祭祖拜神、尊儒尚学、种田养猪、乡渡赶圩、婚丧添丁等,对赣南老表在日常生活常态和文化特征进行了大量的拍摄记录,力求通过图像,留下赣南客家老表的人文影像。拍摄中不刻意、不夸张,从日常生活的一景、一物、一态的细节中,以平静的心态记录平常的瞬间,以获得老表形象的生动呈现,又保持了生活自身的鲜活面貌。尽管拍摄的作品没有完美的构图,没有巧妙的光影,但它却寄托了我自己的真实情感,留下了这个时代赣南老表的真实影像。
赣南乡村儿童用因地制宜的玩耍方式。1995年拍摄于龙南县东昇围
经历过二十几年的赣南老表本土纪实摄影实践,使我懂得了摄影家离开了生活孕育的滋润,创作源泉必会枯竭,只有根植本土,回归生活,拍摄自己感知深厚的本土民族人文精神,摄影作品才能焕发出强大的永恒的生命力。
根植本土
◎阳春
戴军,赣南客家老表,一名纪实摄影者。
他的赣南纪实影像,是客家老表的活化石。
自摄影伴随他起,当地本土的客家文化孕育了他在艺术上的成长,给了他取之不尽的资源和灵感。
乡渡是赣南农村主要交通方式,每逢圩节渡船繁忙。2001年拍摄于赣县大湖江
长年来,他耕织于生养之地,固守本土,一直跋涉在记录赣南客家人文影像的纪实摄影“苦旅”之中,发现并真实地记录符合自己心灵感受,符合自己对赣南客家认知的人文影像。拍摄中,他围绕记录赣南客家老表这个人文大题材,涉足赣南客家乡村,走遍客家围屋,对赣南客家老表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的特征以及文化心态等进行了多侧面、多层次的拍摄记录。
乡村逐渐通公路后,电动三轮车逐渐改变了传统交通方式。2004年拍摄于赣县王母渡
拍摄20多年来,紧紧围绕赣南老表这个大专题,陆续拍摄了反映赣南客家老表生活细节情态的《赣南老表》;赣南客家建筑文化形态的《赣南客家围屋》;客家女性独有象征意义又即将消失的《红背带》;千年古浮桥上人物百态的《浮桥上的人》等摄影专题。在关注赣南客家人的生活状态同时,开始了对赣南客家人在现实文化背景中表现出的文化心态与精神信仰的探寻。用三年时间,深入赣南各地拍摄了反映客家腹地宗教文化信仰的《赣南基督教》、《放生》等专题纪实影像。
乡渡是赣南农村主要交通方式,逢圩时(集市开市的日子)渡船延水路各村渡口接送人。自2007年已渐消失。2005年拍摄于赣县桃江
在拍摄《赣南老表》专题中,他将拍摄的对象尊称为老表,是他对自己拍摄对象的亲热与礼敬的一种情感表达,“赣南草根族群的芸芸众生,是我的父老兄弟,母亲姐妹……”他像司马迁那样忠实于历史的真实,“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用他的相机记录着老表们的悲喜、无奈、抗争、企盼、向往……
他善从老表们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做平静的观察与拍摄,还原赣南老表真实的生活状态。他的摄影正是由这些老表的“基因”磐石垒砌起来和支撑着的。戴军这催人思考的作品,不仅没有“猎奇”的表面,而是从“摄影”的层面上退下来,努力站在时代和人类学的坐标中去呈现。语言质朴,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体现出自我本土的表达意识。
赣南采茶戏在农村广为流传,深得老表喜爱。2010年拍摄于赣县双江庙会
就摄影这个领域说,戴军这个赣南专题纪实摄影,让我在一片灌木丛中看到了一颗鲜明的大树。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艺术的个人性,是其赖以存在的基础。在满世界都是姹紫嫣红,五光十色的当代,戴军却选择了黑白分明的两种颜色作为自己作品意象和具象的载体,这既是他个性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的思考。
随着时代发展,农村客家婚俗也夹杂着一点现代元素,现代婚纱与传统服饰相交。2011年拍摄于龙南县杨村婚嫁
谁是真实历史的记录者?是做一个从艺术走向哲思的艺术家?还是做一个庙堂的代言人?还是做一名淡泊明志,独具慧眼的司马迁郑板桥呢?人各有志!
“路漫漫其修远兮!”戴军正在上下而求索!他的赣南纪实作品,将成为“摄影的离骚”。
·文章选自《中国摄影报》·2017年·第4期·5版,转载请注明。
《中国摄影报》订阅办法
即日起,您可前往所在地邮局或拨打当地邮政订阅热线11185,也可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http://bk.chinapost.com.cn/index.do,还可扫描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系统《中国摄影报》订阅二维码,直接手机支付订阅。
中国摄影报订阅和投递服务由中国邮政承担。中国邮政报刊微信订阅统一由“中国邮政”微信服务号提供客户服务。全国统一客服电话:11185-9-2。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http://bk.11185.cn/
每周两期,24个版面,单价1.5元,全年100期共150元,邮发代号:1-126,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