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为啥只领到几个子弹壳

易烊千玺为啥只领到几个子弹壳

南风窗 内地男星 2021-10-02 00:24:42 639

作者 | 南风窗新媒体主编 李少威


《长津湖》,伍千里率领的七连,一入朝就碰上一场残酷的遭遇战。


一支兄弟部队攻击美军驻地,试图炸毁美军通讯塔,被敌人强大的火力死死压制,20分钟内就可能全军覆没。


七连毫不犹豫,上去帮忙。


连长伍千里,火力排长余从戎,神枪手平河,神投手伍万里,炮兵排长雷老爹……各展神威。


第一仗就打得相当火爆,纵观中国电影史,就战斗场面的描绘而言,恐怕无出其右。


《长津湖》剧照


抢坦克,开坦克,坦克对射,恍然《战狼2》。


几对几,在狭小空间肉搏,雄性荷尔蒙爆裂,想起《敢死队》。


种种无法侥幸的情况,都被矫捷的身手克服,颇有超级英雄的感觉,马上就能联系起《智取威虎山》。


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凭借在家乡扔石头嬉戏练就的准头,用手榴弹把堡垒里的敌人尽数变成糊涂鬼。


最初连枪都不会拿的新兵蛋子伍万里


志愿军战士操起美军遗落的无后座力炮,就能娴熟使用。


结果当然是打赢了。


电影是艺术,它把各种戏剧因素集中起来,又加上了创作者的愿望。真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有一些不同。


他们身经百战,训练有素,英勇无畏,但都是平凡的血肉之躯,容易负伤,容易阵亡。


他们对坦克没有那么熟悉;对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无后坐力炮,见都没见过;


美军陆战一师的精良装备


他们此前从未见过白人和黑人,接战不可能那么坦然。早期曾有志愿军小部队摸入美军营帐,看到睡袋里熟睡着的黑人,以为见到了鬼,吓得魂飞魄散,枪都没开就跑了;


首批入朝的三十八军,就因为一个黑人团是否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军长梁兴初贻误战机,被彭德怀一顿臭骂,全军几个月抬不起头,直到在第二次战役中完成惨烈的阻击任务,才一雪前耻……


最可爱的人,在美军面前,相当老土,这是事实。


说出这一点,不是找茬批评这部好电影,更不是贬低志愿军,而是想告诉观众,真正的朝鲜战场,比你在电影里看到的要残酷百倍。


正因如此,那场战争中的人们,才更值得我们遥遥致敬。



整体的中国

开场不久,看到边境城市安东的军民被美军飞机轰炸的场面,不过一两分钟,一名观众便已泪珠滚滚。


落后就要挨打。


电影通过志愿军战士之口说,美国鬼子瞧不起我们,我们就让他们看看谁的拳头硬。


《长津湖》剧照


历史事实就是如此,现代战争是属于西方白人的游戏,东方人数百年来没有多少胜利的战例。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积贫积弱百余年,中国也从未在和白人的战争中最后胜利过。


人民子弟兵,不是旧式军队,但在美国人眼里没有两样。所以,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中国一开始并未介入,但美国飞机还是跨越边境,对中国境内狂轰滥炸。一是瞧不起你,二是警告你不要插手。


等它灭了朝鲜,新中国的工业中心,就完全暴露在它的军事打击范围之内。这一点,中美双方都非常明白,苏联人也洞若观火。


美国人认为中国不敢打,要打也已经错过了最好时机——仁川登陆之前;而苏联人则坐在靠椅上搞心理战——直接威胁的是中国,他们有的是时间等。


《长津湖》剧照


对中国来说,不仅仅是工业中心的问题,而是如果这次忍气吞声,第二次第三次、第二国第三国的欺侮,就可以预见。


彻底解决被任意国家、任意借口、无止无尽地欺凌的问题,正是中国革命的核心任务之一。


只有懂得这个战略背景,才能看懂朝鲜战争。


所以,明明长津湖之战是志愿军第二次战役的一部分,发生的时候离入朝作战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离痛苦的参战决策过程更远,电影还是从最高领导层的决策过程开始讲起。


抗美援朝,是一个国家整体性的大事,中国从上到下,是人心一致的。电影中毛泽东主席说得很清楚,为了当下,不想打,为了将来,不得不打。


抗美援朝是不得不打的战役


几个细节上的设计,非常精到地呈现了一个整体的中国的价值信念和现实考量。


毛泽东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是历史上一句著名的话。


电影里没有出现另一句,那是周恩来总理的话:“我们并不愿意战争扩大,它要扩大,也没有办法。我们这一代如果遇着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了我们的子孙,只好承担下来,让子孙永享和平。”


作为一种基层呼应,伍千里连长对弟弟伍万里说,“我们俩(还有已经牺牲的哥哥伍百里)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不让你打”。


伍千里与弟弟伍万里的对话


神枪手平河说,“希望下一代不再活在一个充满硝烟的年代”。


七连指导员梅生说,“我女儿问我,为什么我要去打仗。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打仗”。 


从领袖到普通战士,讲的都不是什么大道理。但这种小道理,直接让今天的我们受益。


熟悉历史的人们也不免发生困惑:为什么那个时代里,人们的心里总是想着下一代,想着我们,要给我们创造一切能够创造的条件?


没有想到全面的答案,但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他们一生都在打仗,对革命的长期性充分预期,从未想过今生能够一劳永逸。


《长津湖》剧照


这正是无数革命者之所以心底无私的心理本源。朝鲜战争之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和平到来,还要勒紧裤带,搞两弹一星。


领导人对战略局势洞若观火,不难理解。何以他们的思想,又能在“无知无识”的普通百姓中取得共鸣呢?


道理很简单,就藏在伍万里这个19岁的小伙子找到师长,回答“为什么要参军时”的话里:


“共产党、毛主席给我们家分了土地,现在有人要抢回去,这个不能答应。”


土地,是中国人的尊严里最关键的部分。


伍佰里、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三个都上了战场,这在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和志愿军里,十分常见。作为对整体的中国的呼应,毛岸英请缨朝鲜,毛泽东的儿子,也是中国子弟。


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


社会背景都弄清楚了,就从长津湖一役,来看看我们的先辈怎样以血肉之躯,奔赴理想。



中国战争观

电影一开始,就是伍千里回家探亲,回的是浙江老家。


华东。


华东野战军


宋时轮第九兵团,第三野战军,也就是原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


第九兵团下辖第二十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都是身经百战(一年时间可能就不下百战)、功勋赫赫的部队。


第二十军,最早是红军闽东独立师,抗日时期编为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就是粟裕,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是华野第一纵队,参加过渡江战役。


第二十六军,原来的华野第八纵队,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围歼黄百韬,总攻杜聿明,后又参加渡江战役。


第二十七军,前身是八路军胶东军区地方部队,原来的华野第九纵队,济南战役中活捉山东省主席王耀武,淮海战役中围歼黄百韬、杜聿明,渡江战役中率先突入上海市区,迫使敌军投降。


华东野战军组建的基础是山东野战军,根据地主要在山东,总部在沂蒙山区。


电影中,在说到敌机对我运兵火车的轰炸中牺牲的小战士张小山时,特意强调他是沂蒙人,家住临沂顾家村。


胡军饰演的炮兵排长牺牲时,响起的背景音乐是《沂蒙小调》。


雷公执行任务时牺牲


究其原因,都是在呈现这支英勇作战的部队的背景出身。


七连一个连,满编150人左右,最新一个战士伍万里,是该连第677名战士。除了强调牺牲精神之外,也显示着这是一支历史悠久的钢铁连队,他们的表现不是偶然。


华东野战军是淮海战役的主要执行者,当时的情势,也是冰天雪地,艰苦卓绝,硬生生把装备远远胜于自身的国民党精锐黄百韬兵团和杜聿明集团围困歼灭,与长津湖的处境有可类比之处。


事实,则是根本不同。


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说的是在国内战场,人民军队有广阔后方,获得人民的支持,数以百万计的老百姓主动提供后勤支持,保证前方弹药和军粮补给。


而在朝鲜战场,一切只能靠部队自给。没有棉衣,没有重武器,没有食物,没有制空权,没有坦克、战车。


朝鲜战场补给困难,条件十分艰苦


电影用镜头语言呈现了强烈的对比。


长津湖战役的主要对手,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铁流滚滚,弹药无尽,而新加入的志愿军战士,领到的是子弹壳。


陆战一师佳肴丰盛,吃饭就像盛大的自助餐,而志愿军每人领到3个土豆,在零下几十度的天气中,冻得坚硬如石,崩掉牙齿。


如果你熟悉朝鲜战史,也知道这是事实。许多情况下,土豆也没有。因为我们没有飞机,后方补给线路基本毫不设防,运送的物资只有三四成能到达前方,运送物资的战士沿途尸体枕藉。


但对于战争,人民军队从来相信的哲学是,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


成千上万的志愿军远赴战场,为国而战


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都是武器落后,但从未被打垮,一路走来越打越强,其原因就在于精神。


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直到1949年初,蒋介石仍然认为“优势在我”,主要考量的就是武器装备,“唯武器论”。


而人民军队,从不信邪。对好装备当然思之若渴,没有好武器,一样从不畏惧。


长津湖战役所属的第二次战役阶段,是志愿军最为艰难的时期。隐藏踪迹、突然攻击的情报优势,已经在第一次战役中用完,而补给困难和空中支援缺乏的显著弱点并没有被弥补。


所以我们在电影中就看到了一个没有交代原因的重要特点:战斗都发生在夜晚。



月夜战士

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场志愿军作战的典型样貌,选择这样一场战役作为电影背景,让人有点意外。


因为拍战争电影,最有表现力的手法是英雄主义,突出个人,或者极少数人,用圆满的个人故事来把战争人格化。


长津湖战役显然不是好材料,相比之下,黄草岭、松骨峰阻击战,会更适合电影呈现。阻击战的来回拉锯、场景集中,会让其中的主人公形象特别鲜明。上甘岭同名电影之所以成为经典,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符合上述思路。而《长津湖》一片中真名实姓的战斗英雄杨根思,就是出现在局部的阻击战中。


战斗英雄杨根思


但在朝鲜战场,特别是前三次战役中,主要发生的是大兵团攻击作战,长津湖仅是一例。大兵团攻击作战的特点是密集阵型进攻,四面八方一拥而上,以血肉之躯对抗敌人先进武器,以无畏精神趟出一条血路。


在这样的战斗中,个人很少能被突出,牺牲者多是在集体冲锋中无声地倒下。


没有人在意突不突出,冲锋号响起的时候,就是一条条生命在往前冲,一波波躯体倒下去,直到敌人实在杀不过来,后面的战士冲入敌阵。


一旦近身,就是敌人完蛋的时刻开启。


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这样的战斗,远比电影呈现的要残酷百倍。这样的最简单的、无名的牺牲,其实才最让人动容。


月夜,血肉之躯如潮水般无畏的进攻


也许,这正是电影中段奕宏饰演的谈子为营长听到伍万里称呼自己为“打不死的英雄”时,突然变得严肃的原因。


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很多英雄默默牺牲了,只是你没听过他的名字。


电影里,毛岸英说了一句:上战场的,都是英雄。


战斗都发生在夜晚,因为没有空中力量,也没有防空能力。夜幕,让美军的飞机无法飞行,抵消了其空中优势。而中国军队数十年来,就是在躲避飞机中度过的,惯于夜战,有一点月色,眼睛便像狼一样明亮。夜晚敌我难分,美军的优势火力也被部分抵消。


夜晚作战抵消美军优势


月夜里响起的冲锋号,以及千万双胶鞋踩在雪地上的声响,是美军的噩梦,对于他们而言,这声音如来自地狱,令人魂飞胆丧。


来看本片军事顾问王树增在《朝鲜战争》一书中的描述:


“黑暗中,他们听见中国士兵的胶鞋踏在冰雪上的脚步声,直到看见中国士兵的黑影时,他们才拉动了绊索照明弹的绳索。在突然亮起的惨白的光亮中,中国士兵黑压压的冲击潮令美军士兵惊呆了。”


“中国士兵中没有人后退一步,美军士兵看见他们即使满脸是血,并且双目已经失明,却仍旧会向他们冲过来。”


《长津湖》作战场景


中国士兵最趁手的武器是手榴弹,一旦靠近,千百颗手榴弹扔出去,突破口撕开。当然,经常把自己也一起炸死。


有胶鞋还是不错的。


有的战士没有鞋,用棉布把脚包起来;有的鞋子和脚已经完全冻在一起,失去知觉,也不在乎了;有的手臂被冻得血液凝固,乌黑的一条,肿大数倍……


战场上冷到什么程度呢?美军有温暖的睡袋,依然会冻伤冻死,还没有冻死的,马上输血,发现输不进去,因为血浆已经结冰,最后也只能等死。


中国军队中许多人连棉衣都没有,却在冰天雪地中一动不动潜伏一个星期,静静地等着总攻的号令。


电影中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看到中国阻击部队集体冻死在战场,依然保持战斗姿势的场景,是历史事实。


衣衫单薄,在零下数十度的战场候命的志愿军


他们能作战的时间很有限,天亮之前必须撤出战场,千万人、数十万人迅速消失在林海雪原,美军飞机可以出动的时候,又什么也找不到。


这有限的时间,妨碍了战果扩大。


长津湖战役消灭了美军一个成建制的团,对于志愿军而言意义重大,但三个军围攻一个陆战师,仍然未能将其歼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空中力量配合。


陆战一师作战处长说:“如果中国军队拥有一定数量的空中力量和足够的后勤保障,陆战队肯定一个也别想活着跑出来。”


这就是70多年前,为下一代,也就是为我们而战的先辈。



七连,全名是第七穿插连,可见擅长穿插作战。


穿插敌后,迂回包抄,分割围歼,这是中国军队精通的战法,是从游击战发展而来的运动战心得。


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里一段唱词,道尽了志愿军的战争技艺:


“趁夜晚出奇兵突破防线,猛穿插巧迂回分割围歼。入敌后把它的逃路截断,定叫它首尾难顾无法增援。痛歼敌人在今晚,决不让美李匪帮一人逃窜。”


战术的背后也是无奈。有一句玩笑话说,“穷则迂回穿插,达则火力覆盖”。武器不如人,就只能多跑腿。


毛泽东主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思想,在朝鲜战场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直到朝鲜战争后期,当志愿军坑道完备、空中力量到位、武器装备大幅改善之后,冲锋之前来个长达数小时的炮火准备,才成为现实。这时,就是战士们最“上头”的场面。


真正的志愿军,和电影里不太一样。



2021年南风窗杂志全年订阅

点击图片即可享受限时特惠



    编辑 | 陆茗

排版 | 茜雯


更多推荐

热文


围观


故事


商城


杂志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2022年·是日历』是日上线

是·事如意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