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的演技越来越迷

刘涛的演技越来越迷

Sir电影 内地女星 2021-07-01 23:45:12 12
《妻子的浪漫旅行》播出后,刘涛的话火了一段时间。

秦海璐问她:你为什么只有两个闺蜜呢?

刘涛回答:


我还是很挑的

我哪有时间对所有人好



很多人大呼“真实”。


关键是,能把这话说得妥帖、得体,符合大家一致认为的高情商。


但说起另一个问题,对刘涛的评价就未必那么一致了——


演技。


今年以来,疑问更多。


两部戏,《大宋宫词》3.8,《陪你一起长大》5.8。



如果算上19年的《我们都要好好的》《亲爱的婚姻》,刘涛已经快3年没有过上7分的作品。


如果说这些只是挑剧本问题。


那么在今年综艺《我是女演员》担任教导主任的刘涛,明显尴尬多了。


名为选拔女演员。


导师却只有刘涛一位女性,其他男导师还接连现场翻车。



做老师,她的确上心。


硬功夫,她帮助学员梳理角色关系、体会情绪的要点、拿捏台词腔调、带着新人打基础。


软功夫,像个大姐一样,保证整个队伍活力满满。



竞演的结果,似乎让她苦心错付,她组学员表现欠佳,无奈地拿到了垫底象征:“金扫帚”奖杯。


本人倒很乐观,直言这不是耻辱,好事总要多磨。



2期下来,针对刘涛的讨论逐渐分裂。


挺她的,称赞她非科班出身,有经验,还会照顾学员情绪,像个大姐姐一样引导人进步。


吐槽她的,会觉得刘涛自己演技就一般般,带萌新容易误人子弟。




那么今天Sir就当真来聊一聊,人缘好、知名度高的刘涛,为什么演技还是不够服众。


一句话说:


没有犯错,也少了惊喜。



01


作为一个广东人,Sir最早认识刘涛是在本地必刷长寿剧,《外来媳妇本地郎》。


刘涛,扮演一位来自上海的“外地媳妇”。


从此刻开始,她就和“贤妻”类角色结下了不解之缘。



但早年的刘涛,擅长演绎一些带有“英气感”的角色。


在民国剧《原来就是你》,她挑战了性格反差悬殊的两个角色。

 

其中之一,富家千金杜暮雪,打小受西式教育长大,观念开放。

 

遇到不平,该怼就怼。


面对婆家,也不忘主见,英姿飒爽。



要让网友选出她演技巅峰时刻的话,有两个角色必然入选。


《琅琊榜》的霓凰郡主,《还珠3》的慕沙公主。


人设、造型,都是大写的英姿飒爽。



在《芈月传》中,她还演了反派,芈月的姐姐芈姝,靠狠辣登上秦国后宫之主,风头一度压过演主角的孙俪。


然而,过度夸张的表演也让观众惊疑:


大型表情包现场,又像是空有架子的纸老虎。



更可惜的是什么?


是一次失误后,刘涛再也不愿意越雷池半步。


《芈月传》,成为刘涛的最后一次“黑脸”演出。


往后,她的角色开始定型。


没有离开过最安全的圈子。


要么是职场精英,举手投足都是都市丽人风范。


其中代表,《欢乐颂》里的安迪。


说话时,嘴角微微上扬,展现出领导者从容的风范;

 

在怼完下属后,不忘环手凹造型稳住气场。



要么则是贤妻良母,一颦一笑之间都能看到慈祥。


代表,《陪你一起长大》的苏醒。


在职场,除了为业务东奔西走,还要面对男性领导的不友好;


在家里,还有个不省心的娃总添烦恼;


两边都得照顾好。



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看似不同的两种角色,却有自己共通的妙处。


在扮演这类角色的时候,刘涛会有个招牌动作,托腮。


只要坐下,就是经典托腮,体现端庄感。


想哭,不行,要优雅,嗯托个腮吧。



托腮,衬托出了角色的端庄,优雅感。


也为刘涛奠定了演艺事业的基本路线——


某种理想中的,现代都市女性。


不止年龄、气质与本人贴合度高,在许多剧本里甚至可以做到本色出演,因此能保证不会有用力过猛的翻车现象。


与此同时,观众对她饰演的角色,认知度也越来越低。


安迪之后的“安迪们”。


你能叫出它们中的哪一个名字呢?


但在事业上,刘涛不是松懈了。


而是她的阵地,开始从电视剧转移。



02


2020年开始,刘涛有了个新的花名,新的身份——


刘一刀。


这是她在直播间的专属形象,


主战场变成了直播间,首秀就带来1.48亿的收益。



在这项事业上,刘涛也投入了大把精力。


去年“双11”期间连续直播11个小时,光马桶的销售额都达到了1200w。


在直播间,她也越来越放飞自我,从一言不合就倒立,到暴力卸妆给你看……换来的,是观看人数刷刷地飞涨。



直播出道至今,她的成绩、带货能力已经有目共睹。


在带货红人榜单上,仅次于李佳琦、薇娅两个头部顶流和一些品牌官方,在明星里稳坐头把交椅。


阿里副总也表示:她是明星里带货成绩最稳定的。


她的种草潜质,早已露出端倪。


《花儿与少年》里,她展示自己行李箱里完备的用品,包括衣服、药品等等,把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



在《亲爱的客栈》里。

 

看到身后的洗衣液,脱口而出就是卖点。


虽说是植入,但她植入得亲切自然,有说服力。



这几年下来,她身上累积的代言数量更能说明问题。


据2020年7月的数据来看,总代言数量到了57个,位列艺人代言榜第一。


上到高奢,下到垃圾袋,几乎包揽你能见到的所有商品。



尤其是出演众多“贤妻”形象后,更是亲子广告的常客。


光是牛奶品牌广告就拍了好几年。



当然,Sir不是说接商业代言有什么问题。


能够拿下代言,能够拉动消费者,这都是凭实力。


只是回到专业领域。


就出现了一开始的问题:


为什么她的角色,不再那么令人信服了呢?



03

 

还是今年的《陪你一起长大》。


预告片。

 

刘涛担心孩子功课,连续几个分镜展现她搜集各类课程。

 

紧接着,突然一摞书“啪”地砸在了孩子面前。


 

接着是用自信而肯定的微笑,宣布:

 

这是妈妈准备的,第一年学习计划!

 

三个月的!还有一个月的!

 

明天,你要学这些哦!




正对镜头的标准笑容,恰到好处地指向教材,加上一个“波灵”的音效。


Sir一度以为,这是剧中植入了什么在线辅导课程的广告。


早在欢乐颂里,同样的错觉就出现过了。

 

富豪在私人庄园草坪上谈话,周围一片静好。

 

她虽然不安,但还是很优雅地拿起一瓶高端矿泉水。

 

一饮而尽。


心中的焦虑也随之缓解。


 

仿佛就在告诉你:这水,就是为精英定制的,适合这种商务人士的聚会,还有解压作用哦。

 

很快,同样的场景又复制了。

 

都市丽人造型,高端商务场合,矿泉水。


这一次,是真正的广告。

 

但那个人,看上去不还是安迪吗?


 

还有,牛奶广告里常见的亲子互动景象。

 

妈妈和孩子打闹,再温柔一笑,亲和力直接拉满。


和《陪你一起长大》可以说如出一辙吧。



为什么有广告的错觉?


因为广告的表演,永远给出简单而正确的公式。


生病了=痛苦。



团聚了=快乐。



表白了=感动。



广告的情绪,不会偏差,不会出错。


但这种情绪施法的效力,只限于十几秒的片段中,没有内在连贯的逻辑。


甚至你能预想到,喜怒哀乐之后。


下一秒就是打完收工。



演员用这一瞬间给观众传递好感。

 

至于情绪的渐进,以及人物关系的变化,都可以往后放。


刘涛将作品中的好形象,顺延到广告里时。


反过来,广告的形象,也无形中渗入了她的作品。


别怪观众傻傻分不清。


一个专业的演员,除了演技本身,也是需要留白的。


韩国影帝宋康昊就曾说:不希望观众在影院外面看到我。


张译也在访谈中坦诚:他的重心就是电影、电视剧。


不上综艺,因自己不是能够去娱乐大众的人。



冯小刚也曾表态:演员跨界,真人秀上多了,对表演伤害太大。


观众对你太熟悉了,演戏就没有质感了。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大导演,不愿意和明星合作,反而更愿意使用非职业演员。


因为观众对于他们没有以往形象的累积,相信他们就是专属于这个故事的人物。


对于职业演员来说,一定的神秘感和生活上的留白。


就像菜品之间,清空味觉的柠檬水。


让我们再品尝时能专注其中,不必带着上一道菜的残留。

回到刘涛。


在她忙碌地切换身份时。


观众已经来不及分辨,一个个浅尝辄止的角色之间的区别。


豆瓣有个讨论发起过一众青衣演技投票,刘涛不幸垫底。



在观众挑剔的眼光中,一个完美的“贤妻”是远远不够的。


演员作为职业,之所以有门槛。


在Sir看,关键是终归是要能演出不像自己的人。


有人说,女演员到了一定年龄,戏路就定型了,演好妈妈类角色已经不易。


并不尽然。


像周迅,还在探索母亲的可能性。


在《不完美的她》里,她疼孩子不假,同时也有找寻自己身世的偏执。


她没有被“母亲”给困住。



陈数,同样尝试有心机的女角色。


在《长安道》里,她另辟蹊径,把握住体态,用一个卧姿展现危险的魅力。


她也在不断给“蛇蝎美人”更多的可能性。



退一步说,重复这件事。


重复可以,但重复的结果,是要把握住精准的情绪。


舒淇拍《聂隐娘》,每天在片场就是重复挥剑,直到心理上有本能的抵触,才会发自内心地厌恶杀戮。



说到底,演员该提防的,还是一种安逸感。


这种安逸,其实隔开了对生活敏锐的感知。


让演员对角色至关重要的那一层理解,变成了规范流程。


别只乖巧地迎合观众最直白的理解。


因为早晚有一天。


观众也会厌倦这种一眼望到了头的乖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阿童木木酱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