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找到进入音乐产业的必备技能,我们采访了50位行业大咖

为了找到进入音乐产业的必备技能,我们采访了50位行业大咖

新音乐产业观察 港台男星 2017-03-07 14:46:31 624


听音乐,可以说已经成了很多人生活中重要部分(尽管我们不经常为之付费),久而久之,其中有些人会冒出想进入音乐行业的好奇与冲动。但光有好奇与冲动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打算从事音乐相关行业的新人,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

 

为此,新观特意做了这个“进入音乐行业的小技能”的选题,采访了来自音乐平台、唱片公司、音乐创业公司、音乐幕后团队、音乐人、乐评人等不同领域的50位资深从业者(可以说占据了大半个音乐圈),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行业经历去给出答案和建议。

 

在采访过程中,可以很真切地感受到每位受访者的谨慎与慎重,仿佛不只是一次小采访,更像是对自己从业多年来的一个总结。从这50位的大咖箴言中,我们既可以看到“热爱”“激情”“坚持”“好奇”这些带有几分理想气质的词汇,更有“音乐品味”“沟通技巧”“快速学习”“执行能力”等实操技能的要求。

 

接下来,就是本次采访内容的实录。希望每一个有志于进入音乐行业的人,都能从中有所收获,未雨绸缪。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按采访顺序收录)


音乐平台


林娜(QQ音乐市场部品牌负责人)

“这个选题有点广,因为唱片公司和音乐网站细分起来其实还有很多门类工种不同的。综合起来需要懂音乐吧,涉猎音乐广泛,并且对歌手、歌曲、娱乐事件如数家珍,也更关注这个行业的新趋势和发展,嗅觉敏锐比较好。”

 

2.王皓(虾米音乐CEO)

“坦率说我也不知道,哈哈哈。有想法有激情,英雄不问出处。最简单的办法,先帮自己喜欢的独立音乐人做营销,干过两年就明白了。”

 

3.黄锐海阿里音乐市场部经理)

“首先,肯定是要对音乐有足够的热爱,不然即使让你进了这行业也待不长久。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想要进传统的音乐公司、演出公司或艺人工作室,大多是从宣传企划做起,最基础的要求是能写点东西,有一定的文案能力,这就不细说了。

 

今天说的音乐行业,更热门的应该是互联网音乐行业,这个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会更多元。譬如你工作经验不多,但听歌很多,认为自己有比较强的音乐鉴赏力,且平时在用音乐APP听歌时常常会冒出一些怎么能让这APP更好玩、更好用的想法,那你可以去面试运营的职位。

 

又或者你特别爱玩手机,对各种APP的推广玩法、H5创意摸得很熟悉,那你可以去做音乐平台的营销,也就是去市场部面试。甚至你什么都不会,只是一个狂热的粉丝,但通过这些年的追星积累了很多粉丝团资源和对粉丝群体、粉丝心态的了解,那对音乐平台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才能。

 

但说实话,想要进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对这行业有足够的了解,然后找到自己跟这行业关联性最强的一面能力(或天赋),再继续努力往这方面发展和积累,迟早有一天能如愿以偿。”

 

4.汪继勇(网易云音乐公关负责人)

专注和热爱。音乐行业领域很大,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知道做什么很容易,但知道不做什么很难,专注自己从事的工作,做到极致,这个行业,点比面更重要。

关于热爱,音乐是一个相对抽象和主观的事物,每个人都会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这也让每个人的理念都可能被挑战,从业者也一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但热爱,一定是最好的盾牌。面对那些未知的困难,强大的内心可能并不够,还需要对音乐的热爱。”

 

5.刘瑾(太合音乐音乐人经理)

“技能方面,我认为是良好的沟通技能吧,当价值观和审美不同时,依然能够尽可能达到有效沟通。”

 

6.流水纪(合音量事业部副总经理)

“我希望更多进入音乐行业的新人,可以一直记得‘积累’这项小技能,比如:随身要带着一个记事本,或者手机里善用备忘录,日常看到听到了任何好的作品或者创意,能够及时记录下来,并且之后尽量做到‘温故而知新’。这个圈子的审美趣味千差万别,却不一定非要分出个云泥之别,只要尽心尽力地结合你真正的兴趣方向及职业平台所提供的空间,并且不要纯粹以个人好恶来决定自己的工作态度,谦虚地学习其他或正面或反面但可能都行之有效的各色参考案例,那么,相信你会真正在这个行业发掘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记住,这是个行业,不是理想国。

 

7.尹亮(乐视音乐CEO)

“1、我认为首选要准备的是心态,这个行业的表象是虚荣的,但虚荣背后的工作是需要非常理性科学的工作流程及审美创意支撑,如果是因为表象吸引而进入这个行业可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2、最好的技能就是想象力、创造力,还有对音乐及市场的长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具体比如设计、文案、策划类的基本工作技能;3、建议多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养成观察行业变化、趋势的习惯,因为音乐产业正在变革的十字路口。”

 

8.许波(豆瓣音乐总经理)

“音乐行业很复杂,有很多不同的分工,同时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音乐行业也面临着一些艰难的挑战。所以在入行之前,如果能大致判断一下自身对音乐是否有强烈且持久的热情就好了,如果答案是“是”,进一步如果再能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答案就更好了。如果这些事情都已经想清楚,接下来就相对简单,是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制作?或者是音乐经营?先花一些时间了解一下音乐行业里的具体分工,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能力或者擅长的按图索骥去前进就好。”

 

9.王毅(恒大音乐市场总监)

“1、文字功底,基本的办公自动化能力;2、基本的金融常识、会计常识;3.平均每月消费音乐的习惯;4、强社交能力和良好的外形或气质会占据优势。”

 

10.杨小娱(微博音乐运营总监)

“我觉得新人最重要的技能还是把内容本身做好,除此之外,在传播上注重累积社交资产,可以跟紧新产品,一般推广初期都是红利期,可以获得比较多的资源。社交资产会成为音乐人未来收入来源很重要的部分,包括显性的—即广告,隐性的—在接演出、代言的时候都会成为考量的一部分。”

 

唱片公司


11.胡译友(索尼音乐中国区总经理)

“最终要的是对这个行业时刻充满热情的心,同时懂得保持对不同种类音乐的包容性和接纳程度,以客观的态度看待音乐本身。”

 

12.李思睿(大象音乐总经理)

“就幕后的工作人员而言,可能是足够的听歌量。因为现在音乐平台有点过分流量集中了,可能会影响到新人对音乐种类的吸收。这个需要第二点,足够的热爱,让个人有动力去研究和发掘音乐。以上两点是我个人认为的基础。”

 

13.曾宇(飞行者音乐总裁)

“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吧,可以去接受一切的音乐形态,不用过早把自己定性,不要限制自己。”

 

14.倪斌(骑鼓唱片创始人)

“站在一个合伙人的角度来做事而不是一个雇员。比如最近我们公司一个新人尝试安排巡演,在两个周末演出之间有五天的空闲时间,我问他那这五天的酒店吃住谁解决,一脸懵逼。说白了就是主观能动性吧,90后的孩子普遍缺失,我对他们的总结就是,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任。专业技能都是第二步的,主动性没有,这个人基本废了。”

  

15.许环良(奇大音乐创始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学会基本的办公室工具:

1).doc 是最基本的,包括对页面排版的审美,.doc 和 .pdf 的格式互换。

2).xls 做表、设公式,清楚呈现、整理、分析各种数据,转换成图标。

3).ppt 不是会做而已,而是做得好不好,有没有“简短说重点”的能力。

4).jpg 会不会简单修图?会不会用PS修色调、组合图片、排版审美。

5).mp3 和 .wav 剪辑,修长短、转档。

6).mp4 和.mov 剪辑,修长短、转档、加字、换音频。”

 

16.李天昊(明堂唱片)

学习能力。这个好像不知道怎么讲,我的感触就是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主动的去想办法去解决它,解决问题越多你越了解你的行业和你的工作。”


17.小乐(风华秋实企划制作部)

“首先是心理的准备。无论从事音乐,或其他任何行业,好奇心是最重要的事。像 Aaron Swartz 说的,好奇心是会自己长大的,你认识到的每一个新东西之间都有联系,你会对越来越多的事情感兴趣,直到每件事都变得很有趣。

再说技能及其他:

1、英语/日语/韩语等任意一门或多门外语

2、善用搜索引擎

3、无论是用 PC 还是 Mac,学习一套好的文件管理习惯

4、花几个月的业余时间,学习一些专业知识,例如基础乐理、常见乐器的演奏、常用音频软件的使用技巧等。

5、提高欣赏水准和理论水平,但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陈奕迅和21Pilots都挺酷的。”

 

音乐创业公司


18.郭建良(丝芭传媒集团副总裁)

“想进入音乐行业的人,应该不会先建议强调什么是第一条技能。音乐行业的各种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有很多种也不都一样。我个人会比较强调给新人的是该有什么态度:热诚跟灵活度

 

有热诚,就能专心投入,做一行爱一行,也就能学的比别人快。这点我特别强调因为这个行业消耗热诚的速度是很快的。有灵活度,就能在变化这么快的音乐产业中,跟得上脚步。优化自己在自己岗位上的竞争力跟本事。

 

以上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的话,一个新人就有机会快速累积跟锻炼,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所需的技能。只要有了一项强的技能,就能有“机会”继续待在这个行业里再学习锻炼其他技能。不然,很快被淘汰。任何行业都是竞争的,尤其在音乐行业。”

 

19.戈非(草台回声创始人)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个人化音乐品味,对各类音乐风格以及主要艺人要有概念。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对音乐行业的热情。”

 

20.马客(乐童音乐创始人)

永远好奇的学习能力吧,这个行业会需要很多新的探索和好的创意,永远充满好奇,对事物充满新鲜感,快速的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

 

21.牛磊(随声科技&拾柒贰肆唱片创始人)

“哈哈,既然是进入行业,显然是工作能力。比如乐评要有广博的知识/资讯储备、自成体系的审美标准,和剪辑逻辑和文采的成文(口头表达)能力;音乐人当然是基础的技能(乐理、乐器、软件)和基于技能的创作能力;唱片公司和音乐网站作为衔接创作者和消费者的渠道,要求的则是行业视角、市场和舆情敏感度,以及整合、策划音乐内容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中国的音乐行业从业不缺人情,不缺情怀,欠缺的是专业性。想进入这个行业从业,请具备专业技能先。

 

我是营销衔接环节,对接音乐人比较多,建议提给音乐人吧:了解一点独立运营信息会更有帮助。行业现状会帮助你判断自己位置更准确;知识产权常识能让你在使用或保护自己的作品时候尽量少吃亏;使用数据能够避免把个别召唤当成普遍需求;社交、电商类网络产品的熟练使用则会为你扩大影响力和获得收入加分;即使都不愿意学,适当关注和接触行业人情,也能让你更有可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经理人。”

 

22.沈佳(看见音乐创始人)

“想不出什么是必备,不敢误人子弟,或者热爱这个行业是必备条件吧。这是一个慢行业,需要自带鸡血。”

 

23.Murk(三分半音乐VP合伙人)

“首先要有爱,其次要有学习的动力和意愿,第三,凡事多diy一下,别浮于表面。”

 

24.潘才俊(爱听卓乐创始人)

“我觉得最重要的技能是:沟通。唱片公司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是人主导的行业,所以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推动所有事情的根本。音乐网站是面向用户的服务,不管是开发、产品、版权,有良好沟通技巧的人等于有了最强大的基础。”

 

25.李泳彬(幕后圈创始人)

“如果新人想进入音乐行业工作,我认为成功的先决条件有两个。一个是能扛得住经济压力。在中国,音乐产业红利依然没到,音乐还是不值钱,导致各个职位的收入水平都偏低,所以要做好扛得住经济压力的准备。剩者为王。

第二个是有好的音乐品味。如果自己的风格库里只有流行和摇滚,如果你根本分不清作品的好坏,不具备欣赏词曲唱和制作的能力,你自然无法在以音乐为中心的行业里做出恰当的判断。音乐是精英文化产物,不懂音乐就别想上塔尖。

PS:不要把音乐产业和娱乐产业混为一谈了。”

 

26.秦何人(One音乐主编)

“最重要的一条技能是兼容包并。具体来说,是指对不同音乐风格、不同文化形态、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科技或者媒体载体的兼容包并。要有这个心态、胸怀和能力。”

 

27.小旭(小旭音乐创始人)

“最重要的是坚持!因为你看到的风光的人下面可能垫了几万个失败的白骨,有时候成功是需要时间去磨练的,需要很长的时间,一定要有坚持的心态。”

 

28.黄歆泉(顶真唱片创始人)

“我觉得不能仅仅是个音乐爱好者,最好要学点音乐,会某件乐器,或乐理,其实最重要的是品味,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是会建立自己的品味的。音乐是最高级的艺术,不依赖别的物质,空中楼阁、无中生有,所以品味最重要。音乐也不单单是感觉,需要有方法与手段以及技巧,掌握的技巧越高超,越能通过音乐表现出形式就越丰富,越让人想不到。所以那些只靠点小感觉,不用功,踩着一块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的人,是成不了大家的。”

 

29.胡建国(落网创始人)

“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我们容易看到音乐带给人光辉的一面,而对于音乐从业者来说不仅会看到光辉的一面,还会看到灰暗的一面。如何平衡好心态,是非常关键的。

 

除了平衡好之外,还必须具备大量的职业技能,很多人会对一些职业化技能望而却步,因为有一些技能可能和音乐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另外就是专注和执行力,我相信几乎所有想进入音乐行业的人都是文艺青年,但是文艺青年最大的通病是容易自我为中心、容易想当然。所以怎么摒弃情绪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用良好的专注心态、结果为导向的执行力来做事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面。”

 

30.李宏杰(野马现场创始人)

“文字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发现新音乐的能力。”

 

31.温大维(新声浪创始人)

“责任心、强执行力、快速学习能力,这三点汇聚成结果导向。”

 

32.姜北生(SAG联合创始人)

“我的建议就是从内心热爱这个行业。理由是对热爱的行业和事能专注,自己有兴趣能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心血但不觉得吃亏。这样才能把一件事的品质做到顶点。”

 

33.徐远卓(吉术斋创始人)

“技能都可以学习吧,品味很重要。”

 

34.朱尔摩斯(Billboard中国主编)

“技能我觉得谈不上,既然选择这行的人都是有热情的,关键是要有学习的心,虚心太重要了。最大的技能就是学会做一个学习型的人,并且舍得捱。因为现在入行的年轻人,大部分的父母和家庭在经济条件上都比过去好很多,容易眼高手低,反正也不缺钱。所以会造成一些错觉,想一开始就做出大事件,有心是好的,但是可能未免太早了。其实我觉得年轻人需要一个被前辈碾压的过程,不能被保护得太多,当被碾压以后,就会暴露自己的不足。”


35.Alex Taggart(格外音乐总经理)

“两样东西:好奇心和对创作人的尊重。好奇心是指关注在你工作之外的事情,比如说,你的工作是艺人宣发,你可能觉得著作权或者音乐制作法跟你没有关系,但是你如果有好奇心的话,你会去研究,然后你会发现这个领域对你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对创作人的尊重是因为,除了思考你的工作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思考你为什么在做这份工作。你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考虑,我做这个事情是不是为了创作人。现在包括国内外音乐行业发展的比以前快多了,行业格局每天都在变,我想说最重要的技能是灵活能力,能够快速适应每天刷新的市场,但是其实好奇心和尊重更重要。”


演出相关


36.白建堃(罗盘文化宣传总监)

“我说说演出行业吧,我觉得要明白这是一种服务行业,在消费升级的时代,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更独特的服务才是未来的方向,仅仅因为兴趣而从事是不够的,让更多的人享受音乐,是比让自己享受音乐更高级的工作激情。”


37.左野(疆进酒livehouse创始人)

“小技能其实没有,就是坚持,喜欢音乐行业就去试着做。喜欢弹吉他就一直弹,喜欢做乐队就要一直做,喜欢办演出就要一场场办。总之一直的坚持和努力总会有机会汇集到某个点上。另外有三点很重要,第一是心态上,要受得住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做那个就是不放弃的人,就是你身边所有人都放弃了,你也不要放弃;第二,就是要逐渐学会平衡身边的各种诉求,尽量让参与者都能得到他大概想要得到,大家能一起往前走;第三,你要学会去推动,用别人都以为不可为你仍然要为之的状态去做事,你就能推动看似走不动的事情继续走了。”

 

38.69(黄昏黎明俱乐部DDC创始人)

“首先一定是多听,对标的有足够深入全面的了解;然后再从个人所处领域(角色),思考如何将其有效精准扩散推广执行。”


幕后团队


39.汪汪(李宇春工作室宣传总监)

“作为音乐行业从业者中的一员,特别期待更多有想法、有调性、有追求的年轻人加入到我们中来。建议谈不上,个人的一点感受:保持独立思考、永葆好奇心。新鲜事物的吸纳、审美体系的构建、阅读的积累,知识的储备以及价值观的坚守。更重要的是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学习再学习。”

 

40.杨朝嘉(鹿先森乐队经纪人)

“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职业素养吧。具体来说,就是把手头工作做好,做高效,做到更好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培养。这需要智慧,更需要勤奋。说到底就是需要对结果负责。有了这一点,其他的热爱也好经验也罢,才会变得真正给工作和自己加分。”

 

41.Tune李(鹿晗制作人)

“个人认为是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这个牵扯到对音乐的浏览量,听过多少音乐、了解多少风格,是否对这些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可能是最基本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音乐人


42.陈鸿宇

“如果只能有一条那就是“为音乐做点什么”,一次活动?一个调研?一个公众号?一系列歌单?独立做一件事面临的挑战更大,但你能学到的内容也更多,这件事也会成为你履历上的亮点。”

 

43.汪苏泷

“做好贫穷生活的准备。”

 

44.李星宇

文化修养吧,我觉得大部分音乐人都没什么文化,尤其是音乐学院毕业的,还得多动脑子。”

 

45.鹿先森乐队

“针对从业者:

鼓手PP:肯吃苦

节奏吉他杨博士:不给自己设限,努力接受新事物。

主唱倍倍:态度是第一位的,首先要热爱,然后培养什么音乐都听的习惯。

 

针对音乐新人:

贝斯李斯:学习一门乐器,切身体会音乐魅力。涉猎各种风格,提高全面音乐审美。

键盘冰冰:品味第一,最好眼高手高,次之眼高手低,眼界和品味决定了作品的品质和生命力。”

 

46.陈硕

“作为多种身份的音乐工作者(有沐音乐厂牌的企划人员,茶凉粉乐队的键盘手,与好友一同运营电音组织“沉睡电台”,专业编曲师,电子音乐制作人),感触最深或者说是建议的话,可能是:音乐行业的每个环节的工作者能够互相理解,除了保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工作态度以外,能够替别人着想。在沟通中保持耐心,专业,业务讲究诚信与合同精神,无论是线下工作还是网络沟通都’好好说话’。”

 

47.衣湿乐队成员兽医

“做音乐人,以我个人的经验就是,目前以及可见的未来,能靠音乐养活自己都是很难的,因此你得为了能生存下来而不得不做一些跟音乐完全不相关的、甚至是自己很反感的工作——换句话说,除了音乐之外,还得有别的谋生手段。如果说是进入音乐行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很强的沟通协调的能力,不仅是能与音乐人正常沟通,还要能引导。因为音乐人比起一般上班族,个性通常更突出,往往容易懒散、懈怠或不羁;但音乐作为产业,需要所有人都以职业态度对待,这就需要行业工作人员能在听懂音乐人诉求的基础上,还能进行正确引导。”

 

乐评人


48.陈灵伟

“大概就是要视野广阔吧,音乐上的视野,多听,多类别,多地域。其他都可以习得,视野(听野)就是内功,有这个基础比较占优。”

 

49.王击凡

“如果说想进入乐评行业,我觉得并没有说很难。因为现在在豆瓣发表一篇乐评基本上是零门槛的,如果你真的写的有自己独特的见地,或者观点足够的犀利,其实想出头并没有那么难。但是,正因为现在说每个人都可以是乐评人,那个上升通道反而比以前更窄了。以前可能说,能发表在报纸或者能发表在一些媒体上,你可能就会被冠做一个乐评人的身份,但这个年代,每个人都可以是乐评人,所以每个人也可能不是乐评人。

 

在我自己经历的年代呢,想成为一个乐评人或者一个音乐记者,还是需要进入到一个传统媒体,或者在里面当一个记者或者是跟音乐相关的产业,你才可能会逐渐接触到里面的一些东西,慢慢积累资历让人家信服你写的东西。但是在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这个壁垒就不存在了,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自在写自己的东西,但是却有另外一个副作用,就是可能东西太多,我们都看不过来。你没有办法很轻易地突围而出,不像以前我们可能看某份报纸的乐评版,上面有这个人我们就认可他是一个专业的乐评人。

 

其实就是说白了,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筛选的机制,正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写,所以我给出的建议就是你得更加珍惜你手上的这支笔,写出来的每一个字。因为其实机会越多的年代,就意味着越难能成为被关注到的那个人,所以还是要归根结底,用心地去写、去接近你想诉说的音乐,然后为它描绘出你想描绘的色彩,让它变成可以记录你人生的一部分,这也是我自己的一点点小建议吧!”

 

50.三石一声

“先别管别人的建议,把自己内心最喜欢的音乐类型听透,然后发散听些别的东西,不拒绝各种风格;别怕为音乐花钱,但最好别一开始就指望用音乐赚钱。”

 

最后,新观创始人贤江老师给出了一条额外的建议,“多看新音乐产业观察。”(认真脸)


文 | 范志辉 编辑 | 新研室


这种量级的机会可能5到10年才会出现一次。”啥机会?识别一下二维码就知道啦,不保证有用,但保证可读。

新观伐木累邀请函


诚邀各位新老朋友加入新观家园“新观伐木累”,理由如下:


第一:新观伐木累不定期下红包雨,雨一直下。

第二:群里有很多大大哟,跟大大们交流,你会学到很多东西。


快到碗里来!进群加新仔微信:suibale

暗号:说说你对于2017中国音乐行业的一点预测,或者你对于2017中国流行音乐的一点期许。音乐行业相关从业者自报家门即可。(如果只是为了红包,请绕道,谢谢)


*新观伐木累1区已关闭,2区全面开放ing


     

投稿/兼职/全职[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微信:vision_2753

加新仔微信:suibale,进新观伐木累一起玩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