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美娟 赋予角色一种“文化涵养”

奚美娟 赋予角色一种“文化涵养”

红蔓文化 内地女星 2018-03-19 15:52:16 22

奚美娟

上世纪80、90年代,有一批女演员火遍大江南北,如今她们大多已经退居幕后,但奚美娟却是例外,依然不断有新角色推出,让人眼前一亮。2017年热播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奚美娟饰演的慈禧虽戏份不多,但教科书般的演技给观众带来惊喜。同样的,在近两年热演的话剧《北京法源寺》中,奚美娟饰演的慈禧只有几场戏,却光彩照人,很多观众称赞奚美娟是“神还原”。更令人钦佩的是,奚美娟扮演过5次慈禧,但每次都不重样,有血有肉,打破了人们脑海中妖魔化、概念化了的慈禧形象。


奚美娟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饰演慈禧


不同于慈禧的高高在上、不怒自威,走出银屏、走下舞台的奚美娟完全是另一副模样。生活中的奚美娟不喜众声喧哗,人淡如菊。平时见到她,都是略施粉黛,一身素雅,说话轻声细语。几十年的演艺生涯,奚美娟几乎拿遍了影视界、话剧界重量级的表演奖。前不久又在第13届中美电影节上获颁“年度杰出成就大奖”。但她从没有明星架子,正如她在朋友圈自取的昵称“小溪”一样,澄澈、恬淡、温婉而又坚韧。



从零开始,是塑造角色的一个习惯


《陪读妈妈》剧照


1973年,18岁的奚美娟还懵懵懂懂,尚未接触过话剧,但命运之神的眷顾,使她成为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在“文革”后期恢复招生的首届学生。上戏毕业后,奚美娟在上海人艺演了15年话剧,包括轰动一时的《中国梦》、《留守女士》、《家》等。1988年,她出演的中国首部写意话剧《中国梦》让她一举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之后的十几年,她把精力放在影视作品上,饰演了一批优秀女性,同时她也敢于突破,挑战反派人物。


奚美娟


在众多角色中,母亲是奚美娟经常塑造的角色之一。她曾在电影《法官妈妈》中饰演充满爱心的法官安慧;在电视剧《春草》中一改知性形象,扮演一位农村母亲;在催泪大剧《保姆妈妈》中饰演忍辱负重的保姆;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山楂树之恋》中饰演静秋的母亲;在都市情感剧《老有所依》中饰演可怜可叹的慈母谢亚芝……就连话剧《北京法源寺》中,她也让观众看到了慈禧作为母亲的一面。“她的地位再高,她对儿子的情感也与普通人无异。之前我看了很多资料,对于戊戌这段历史,慈禧最不能释怀的是光绪对她的态度。这恰恰给了我一个情感的支点,这是一个女人的正常表达,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相同类型的角色,奚美娟都能演绎得个性迥异、栩栩如生。这是如何做到的呢?“从零开始,这是我塑造角色的一个习惯。把功课做足,演出来的人物就有温度。”


艺术工作就像头顶一碗水在走路

奚美娟与秦怡


表演真实自然是一种较高的评价,不过在奚美娟心中,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别人看到,塑造的角色里有一种文化涵养所赋予的魅力。奚美娟回忆,这是拍关于陕北“治沙女杰”牛玉琴电影时获得的感悟。牛玉琴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夫唱妇随,跟着丈夫进沙漠种树。后来丈夫得了重病,这位西部妇女以不屈的精神支撑起这个家。“我在拍戏时突然感悟到,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文化涵养’。所以当时我就说,我要赋予这个角色一种‘文化涵养’,不是说让她天天去读书,而是有一种积极面对生活坎坷的自觉。”


《陪读妈妈》剧照


迄今为止,奚美娟已经演过五六个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作品,她习惯演戏前见一下原型人物。“这么好的女性榜样,如果因为我们对她们的理解不够,或者简单地把她们往所谓的‘高大上’去推,把生动的艺术形象弄得非常干瘪甚至概念化,那么观众就不会被感动,我会觉得这是我们的失职。”在奚美娟眼里,艺术工作就像头顶一碗水在走路,一滴都不能洒。“有时候觉得洒一滴没关系,其实是不行的,这儿洒掉一滴,那儿又洒掉一滴,慢慢的,表演就不真实了。表演必须真实才能赋予角色更多丰满的东西,演员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要有新的力量引导新一代年轻演员

奚美娟


奚美娟曾荣获第二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这份荣誉是名副其实的。除了国家一级演员的身份外,她还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对于青年演员的成长,奚美娟也非常关注。她告诫后辈,各行各业中,默默无闻的人总是多于闪亮的人,演艺行业也是这样,既然准备投身其中,就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你真的爱艺术本身,哪怕演再小的角色也会很快乐。”


微电影《我在你身边》


对于演艺界的乱象,奚美娟不仅客观地分析原因,还努力寻找解决途径。那些缺乏演技、被“粉丝经济”推着往前走的年轻演员,谁去把他们拉回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上呢?奚美娟有着自己的思考:“当年上戏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传统的通过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传帮带的年轻演员培养体系让我受益匪浅。但目前体制、机制变了,影视圈内80%的演员都社会化了。现在的经纪公司里,影响一个青年演员成长的正面力量在哪里?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还没有完全成熟,身边需要好的力量来引导。社会变革到今天,相关管理部门、艺术研究院需要好好研究这个时代青年演员队伍的培养和管理这个新课题,让比较嘈杂的影视圈慢慢回归到正常的道路上。”



选自《红蔓》杂志2018年第二期
《红蔓》杂志为双月刊,中英双语,设计时尚,是一本全方位聚焦海派文化的杂志,邮发代码4-905,中国邮政网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微信号:hmt-artron

《红蔓》杂志编辑部地址:上海镇宁路九号九尊大厦九楼

电话:021-62255812

扫描《红蔓》二维码加关注

或长按二维码来识别

官方微店
欢迎关注“红蔓杂志官方微店”!点击下方“阅读原”可直接购买!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