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诚说李庚希京圈公主传闻是扯淡 谈网络乱象称自己被冠“果郡王”帽子

陈思诚说李庚希京圈公主传闻是扯淡 谈网络乱象称自己被冠“果郡王”帽子

星事捕手 内地男星 2025-07-05 08:42:41 68

    陈思诚,42岁,一个在娱乐圈摸爬滚打20年的男人,却因为一个“果郡王”的称号被钉在了舆论的墙上。6月30日,在他的电影《恶意》首映礼上,他站在台上,拿着话筒,语气激动地说:“都是扯淡的!”他没有回避那些尖锐的问题,反而直面网络恶意,把积压已久的话一股脑倒了出来。他说自己被扣的帽子是“果郡王”,李庚希是“京圈公主”“资源咖”,这些说法他只用一句话回应:“没有阴谋论,没有被资本控制,我们就是一帮爱电影、为理想努力的人。”

    这番话引发了全场掌声,也让人开始重新审视陈思诚的选择。他为什么还要拍电影?他说:“因为要对自己和心有交代。”

    谁都知道,陈思诚的导演生涯一直伴随着争议。他从《唐人街探案》的票房奇迹到个人生活的风波,再到如今的《恶意》,争议从未离开过他。但外人不知道的是,他的坚持从未因为这些恶意而改变。

01

    1989年,陈思诚出生于沈阳,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那时候的他,胆大又倔强。别人说他不可能考上中戏,他偏偏背着行囊去了北京;别人嘲笑他“长相普通”,他用舞台剧的成绩证明自己。

    2006年,他因出演《士兵突击》小有名气,但这只是个开始。真正让他被全国观众记住的,是在《宫》中饰演的果郡王。那一年,他31岁,事业迎来了第一个高峰,却也埋下了舆论的种子。从果郡王到“渣男”标签,他身上的争议从未停止。

    但这些争议,对于一个不服输的人来说,更像是一场场考试。他用《北京爱情故事》完成了从演员到导演的跨越。那时候的陈思诚,站在镜头后面,掌控着一切。他没有背景,也没有资本扶持,靠的就是一步步自己走出来的路。

02

    2015年,陈思诚开始筹备《唐人街探案》。有人说:“一个拍爱情剧的导演,能拍好悬疑片?”有人说:“他不过是在消耗流量演员罢了。”还有人说:“他只是在商业片的道路上捞钱。”

    但结果呢?《唐人街探案》成了现象级IP,而他也成了国内少数可以成功驾驭系列电影的导演之一。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个通宵达旦的剧本讨论,是对每一个细节的反复推敲。外人只看到他站在光芒下的样子,却没看到他在黑暗里熬过的那些夜晚。

03

    然而,成功的背后,恶意也如影随形。从“果郡王”的调侃到“资本导演”的质疑,再到李庚希被说成“京圈公主”,这些标签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他和他的团队身上。陈思诚在首映礼上为此发声:“你们只看到我们的成功,却没看到我们背后的努力。”

    他说得没错。网络时代,标签化和舆论审判已经成了一种无形的暴力。《恶意》正是探讨这一命题的作品。影片围绕一起双人坠楼案展开,张小斐饰演的记者叶攀,因为追查真相而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从追求真相到被声讨为“杀人记者”,这个角色的转变像极了现实中的许多人。

    这是一部关于人性和舆论的作品,也是陈思诚的一次自我表达。他用罗曼罗兰的话鼓励自己和观众:“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了生命的真相却依旧热爱它。”

04

    如今的陈思诚,站在争议里也站在光芒里。他没有退缩,也没有停止创作。他说:“拍电影,是对自己和心有交代。”这句话背后,是一个创作者的坚持,也是一个普通人的倔强。

    有人说他高调,有人说他狡猾,有人说他只是个幸运的商人。但真相是什么呢?真相是,他其实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为电影燃烧自己的人。

    他没有背景,也没有捷径。他有的,只是对电影的热爱。

    《恶意》即将上映,这是陈思诚对网络暴力的反思,对舆论审判的回应,也是他对创作初心的再一次确认。他用电影告诉观众:在这个被标签化的时代,我们都需要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努力。

    这样的选择,你敢吗?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法律、投资、医疗或其他专业建议。文章中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均来源于网络或原创,如无意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或进行妥善处理。

本公众号对所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使用者需自行判断内容的适用性并承担相关风险。若因使用本公众号内容而产生任何直接或间接后果,均与本公众号无关。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