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坐落在香港油麻地利达街的咏春拳馆,引起了香港武坛和新闻界的普遍关注,只身来到香港闯荡的佛山人叶问,仅用数年时间,就使当时鲜为人知的咏春拳在香港立足,并建起了这家初具规模的武馆。
叶问的得力弟子黄淳梁经过百余次实战切磋,获得了“讲手王”的美誉。就在这个时候,在香港电影圈中已颇有名声的童星李小龙走进了叶问武馆。
那是一个傍晚时分,正在代师授徒的黄淳梁,看到师弟张卓庆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走进武馆,此人身着时髦的牛仔帽,花衬衫,头发梳得挺滑溜,虽已近黄昏,仍戴着太阳镜。这就是李小龙。黄淳梁 瞟了他一眼,觉得满不是滋味,仍旧专心授课。
几天后,李小龙经张卓庆介绍正式拜叶问为师,并正式向黄淳梁致礼,认了师兄,开始学练咏春拳。
李小龙原以为练上三五天,学得两三招,就能防身攻敌了。没想到开拳时,师兄既不解释拳法要点,也不讲实战运用,加上每天总是练慢吞吞的摊手、伏手、马步,特别是站二字钳羊马时,两腿酸痛得要命。难以忍受。没几天,心高气傲的他离开了让他感到无味难耐的咏春拳馆。
大约一个多月后,李小龙又回到武馆,要求学习。黄淳梁感到奇怪!一般十多岁学童离开武馆后,很少回来重新学习。在黄淳梁的反复询问下,李小龙说出了真情。原来是在几天前,小龙在青年会与一个人言语冲突,打了起来。那人个头高大,而且学过武术。刚一动手,小龙就挨了几下,吃了不少亏。小龙突然想起在咏春拳见过的“日字冲拳”,就用这种拳法向对方面部密集连击,果然反败为胜了。他觉得这种拳术很有用,才重新回馆练习。
平凉咏春拳交流QQ群:31845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