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陈赫发微博称在西双版纳录节目被毒虫咬伤:“整个脚踝肿胀。。。半夜去打破伤风。。。一会落地还要去医院。。。谁能告诉我这是啥。。。”
可以明显地看见一个水泡
这条微博发出后,到现在已经2.6w评论。
网友“杨骏俊小黑黑”表示:
“这是猪蹄。”
网友“回忆专用西瓜狗”说:
“虫子本来想帮你吸脂肪。”
也有机智的网友早已看穿了一切。
比如这位——
来,科普一下:
隐翅虫(rove beetle)又被称为“影子虫”、“青腰虫”,是鞘翅目隐翅虫科甲虫的通称。鞘翅极短,因该科大多数种类其后翅藏匿于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觉而得名。
隐翅虫喜好栖息在水田、草地及树林中,有趋光习性,常在晚上飞入有灯火的地方,食腐败的植物与腐烂的动物。隐翅虫并不会螫人,隐翅虫皮肤炎的发生乃因接触到隐翅虫的体液,含有的刺激性物质“隐翅虫素”,接触10~15秒就反应,会感到剧烈灼痛,造成皮肤的起泡及溃烂,是为隐翅虫皮肤炎。
隐翅虫,会分泌腐蚀性强酸液体,把皮肤灼伤,从而引发严重的皮肤炎症。
因隐翅虫毒液引发的隐翅虫皮炎,是夏秋季多发的皮肤病症。
虽然隐翅虫会引发皮肤炎症,但网上有流传隐翅虫含有剧毒致死的谣言,还有人因为轻信隐翅虫剧毒谣言,挥刀斩断食指。
4月27日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一男子用手指将一只隐翅虫碰碎,不慎沾上少许毒液。他想到自己看到的有关隐翅虫毒液可轻易致人死亡的文章,觉得自己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情急之下,该男子竟拿起菜刀将自己右食指砍下。
随即,家人将其送到常德常武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救治。该院院长孙培厚告诉记者:“隐翅虫皮炎,是湖南地区的常见皮肤病例。虽然会引发皮肤红肿溃烂,但并不会导致人体死亡。”
警惕!这些“毒虫”要小心!
1、毒蛇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爬行类动物专家称,最近天气转热,各种躲在洞内和杂草中的蛇类也开始出来吸收阳光,因此要特别小心。另外,如果一旦被蛇咬伤,需要马上拨打120,及早救治。
2、红火蚁
红火蚁与一般蚂蚁相近,但个体较大。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系教授表示,红火蚁带有毒性,人体被咬之后同样会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不容小觑。“这种红火蚁较为常见出没的地方是在农田附近,还有草坪。”
3、毛毛虫
专家介绍,毛毛虫一般指鳞翅目(蛾类和蝶类)昆虫的幼虫,一般在3~5 月繁殖,“有的幼虫身上的毛是有毒的, 人碰到的话出现皮肤会过敏,皮炎发疹等,尤其是小孩子要特别注意。”
4、恙虫
恙虫病也是当下高发的季节。此外,临近水源、阴凉潮湿的草丛和灌木丛均属于高危地段。
5、白纹伊蚊
虽然登革热的传播发病主要在夏季,但实际上春季也不容忽视,因此出游也需特别防范。
6、黄蜂
雌蜂腹部有分泌蜂毒的毒腺,毒刺还会发生折断而留在皮肤内。 蜂蜇伤多见于面部、颈部或手背等暴露部位,局部红肿和刺痛,数小时后自行消退,无全身症状。
如果蜂刺留在伤口内(在红肿中心有一黑色小点),有时局部可引起化脓。黄蜂蛰伤的局部症状较重,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或者迅速死亡。过敏性体质的人可能反应更大。
7、蜈蚣
蜈蚣喜欢躲藏在阴暗潮湿的墙角、砖缝或者水沟等处。毒爪刺入人体皮肤时放出毒汁,使局部皮肤发生红肿,毒爪刺入处有两个暗红色点,被咬处会感到烧灼痛和刺痒。严重的可有全身症状,如头痛、呕吐、发热以及肢体麻木等。
夏天要来了,错的小伙伴们在户外的时候,
千万要小心这些潜藏的毒虫!!!
觉得有用请,发给大家都看看吧!
综合自:都市快报(微信ID:dskbdskb)、微博、人民日报等
常德微生活精选推出
发现常德 便民小喇叭
常德味道 “惠”生活 语音红包
更多精彩内容,戳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