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梓杉否认恋情后女方再发聊天记录,其新剧《咸鱼飞升》9 月刚刚杀青、戏份吃重,该剧男女主为王鹤棣、李沁

荣梓杉否认恋情后女方再发聊天记录,其新剧《咸鱼飞升》9 月刚刚杀青、戏份吃重,该剧男女主为王鹤棣、李沁

亿点点11 内地男星 2025-10-18 09:49:45 41

01 舆论风暴:19 岁顶流的 “朱朝阳” 滤镜破碎

10 月 15 日深夜,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生李禹熹的一篇长文,将凭借《隐秘的角落》走红的 19 岁演员荣梓杉推上舆论风口浪尖。这位自称 “师姐” 的 23 岁女孩,以万字血泪控诉揭开了一段持续 14 个月的隐秘恋情:从 2024 年 7 月荣梓杉通过共同好友添加微信,到 8 月 20 日确立关系,再到 2025 年 10 月 8 日在男方家中遭遇暴力殴打,李禹熹晒出的聊天记录、诊断证明与警方立案回执,彻底撕碎了荣梓杉 “国民弟弟” 的纯真人设。

事件的戏剧性在于双方叙事的高度矛盾。荣梓杉工作室在 16 日上午发布声明,全盘否认恋爱关系,反控李禹熹自 2025 年初以来长期跟踪、非法获取行程信息,并对艺人实施精神胁迫。但李禹熹当晚就以 “教科书式实锤” 回应:不仅公开了两人从暧昧到争吵的完整聊天记录,更曝光荣梓杉用其私密照当小号头像、开房后要求女方垫付 372 元房费等细节,甚至有第二位自称被荣梓杉欺骗的女性联系李禹熹,印证其 “劈腿成性” 的指控。

这场 “罗生门” 般的争议,暴露出顶流艺人在流量时代的生存困境。荣梓杉作为中戏在读学生、00 后新生代代表,其形象一直被塑造成 “学霸型演员”—— 从《隐秘的角落》中阴鸷的朱朝阳,到《长津湖》里热血的少年战士,他的角色多以 “复杂人性” 见长。但此次事件中,聊天记录里频繁出现的 “贱”“滚”“死吧” 等侮辱性词汇,与他银幕形象形成强烈反差,引发公众对其 “双面人生” 的质疑。

02 司法博弈:伤情鉴定成事件反转关键

随着事件升级,司法程序的进展成为破局核心。李禹熹晒出的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行政案件立案告知书》显示,其 “被殴打案” 已正式立案,诊断证明明确记载 “头部、胸部、腹部多处损伤” 及 “非精神病性脑外伤后综合征”。但荣梓杉方在 10 月 12 日的法医伤情鉴定现场突然改口,主张双方为 “互殴”,并要求检查手部伤势,试图扭转被动局面。

法律界人士分析,伤情鉴定结果将直接决定案件性质。若李禹熹的伤势被认定为 “轻微伤”,案件大概率以治安调解告终;但一旦升级为 “轻伤二级”,荣梓杉将面临刑事指控。值得注意的是,警方已通知双方于 10 月 17 日上午进行二次笔录和伤情复查,届时现场监控、第三方证人证言等关键证据或将浮出水面。

这场司法博弈背后,是娱乐圈 “私德问题” 与法律边界的激烈碰撞。李禹熹的律师团队已明确表示,将通过司法鉴定证明聊天记录真实性,并追究荣梓杉 “侵犯隐私权”“名誉权” 的法律责任。而荣梓杉工作室则委托星权律师事务所启动反制程序,以 “诽谤罪” 对李禹熹提起诉讼。

03 资本绞杀:S + 级仙侠剧的 “生死时速”

事件对荣梓杉职业生涯的冲击已显露出冰山一角。其待播作品《咸鱼飞升》作为腾讯视频 S + 级仙侠剧,投资规模超 5 亿,荣梓杉饰演的男二号孟河泽是推动剧情的关键角色,与王鹤棣、李沁有多场对手戏。该剧 9 月 26 日刚在新疆杀青,原计划 2026 年暑期档登陆湖南卫视与芒果 TV,但事件发酵后,平台已紧急将其撤档,进入 “待审” 状态。

制作方的应对措施充满焦虑:一方面,B 组导演正加班拍摄不涉及荣梓杉的戏份,为事件处理争取 7 天窗口期;另一方面,技术团队开始评估 AI 换脸的可行性 —— 若采用数字替身替换荣梓杉的镜头,需承担数百万重拍成本,且可能因技术瑕疵引发观众抵制。更严峻的是,已有合作品牌私下询问风险预案,部分赞助商暂停了签约流程,该剧背后承载的广告招商、会员拉新等商业目标面临流产风险。

这并非孤例。同期,由爱奇艺和华策影视联合出品的青春悬疑剧《暗涌》也宣布 “暂缓官宣”,原定由荣梓杉出演的男二号角色岌岌可危。资本市场的冷酷逻辑在此刻尽显:某业内人士透露,超过 85% 的影视公司在遭遇艺人负面舆情时,会选择 “暂停合作并观望”,以避免品牌形象受损。

04 行业震荡:流量时代的 “人设破产” 启示录

荣梓杉事件折射出娱乐圈 “流量至上” 逻辑的系统性风险。在 “颜值即正义” 的造星机制下,艺人的个人形象被异化为可交易的商品,而其真实人格与道德修养往往被资本忽视。此次事件中,荣梓杉工作室的声明试图以 “受害者叙事” 转移焦点,但李禹熹提供的细节(如开房记录、私密照威胁)却暴露出资本包装下的 “完美人设” 不过是空中楼阁。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00 后艺人的成长环境与职业要求存在巨大割裂。荣梓杉 14 岁出道,长期在剧组与名利场中穿梭,其心智成熟度与社会经验远不及同龄人。当他在《花儿与少年》中因 “敷衍前辈”“拒绝游戏惩罚” 引发争议时,就已显露出 “巨婴化” 倾向。而此次事件中,他在聊天记录里展现的 “情绪失控”“经济算计”(如坚持选择 372 元酒店),更折射出过早成名对人格发展的扭曲。

行业监管层面,此次事件或将加速 “艺人风险分级制度” 的落地。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已发布内部风险提示,建议剧组对年轻演员建立 “舆情一票暂停” 机制,要求艺人签署包含 “道德条款” 的合同,违约需赔偿全部制作费用。中央戏剧学院史无前例启动 “学生行为调查协助程序”,要求荣梓杉 10 月 18 日前返回学校说明情况,期间暂停其所有校外拍摄活动。

05 未来悬念:司法判决与行业洗牌的蝴蝶效应

随着事件进入司法程序,三个核心悬念将决定荣梓杉的命运:

其一,伤情鉴定结果能否逆转乾坤。 若李禹熹的伤势被认定为 “轻伤”,荣梓杉将面临刑事责任,其演艺事业或将戛然而止;若仅为 “轻微伤”,则可能以民事赔偿告终,但舆论反噬仍将持续。

其二,《咸鱼飞升》能否找到破局之道。 制作方需在 7 天内决定是否换角:若坚持 AI 换脸,可能重蹈《青簪行》覆辙(因技术争议导致口碑崩盘);若启用替补演员,需重新拍摄荣梓杉的所有镜头,成本超千万且可能错过李沁的热度红利。

其三,公众对艺人私德的容忍底线。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显示,相较于 2021 年类似事件,当前公众对明星私德的容忍度下降 18%,更倾向于 “零容忍”。荣梓杉能否通过法律手段证明清白,将直接影响其商业价值与观众缘。

此次事件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为整个娱乐圈敲响警钟。当资本过度依赖 “人设” 而非作品本身时,任何微小的道德瑕疵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正如李禹熹在长文中所言:“娱乐圈不是法外之地,流量也不该成为遮羞布。” 在这场 “流量狂欢” 与 “人性审判” 的博弈中,荣梓杉事件或将成为中国娱乐产业治理的重要转折点。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