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电话被打爆,我看到的不仅是骚扰

王一博电话被打爆,我看到的不仅是骚扰

第十放映室 内地男星 2019-08-12 21:53:54 4040


近日,王一博发微博宣称自己的手机号惨遭泄露。


某些付诸行动的粉丝透露,他在通话中温声细语地劝说她们不要再拨打电话,可惜这样的温柔于事无补。


从他po出的通话记录可以看出,几乎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则骚扰电话,仅仅是未接来电就高达194个。


在这样的狂轰滥炸下,王一博只能选择尽快换号。




无独有偶,前阵子肖战也被爆出有粉丝替他取消航班,导致他在机场滞留长达6小时。


除他们二人之外,遭受过私生饭骚扰的艺人随手就能数出一串:何炅、张若昀、鹿晗、屈楚萧、许凯、易烊千玺、陈伟霆、王俊凯。


惨的恐怕还属杨坤大哥,对方甚至每天明目张胆地蹲守在他家门口,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


说的刺耳一些,这种行为与“阴魂不散”也没什么分别。



脾气温和的明星,会选择在微博循循善诱,呼吁粉丝理智追星,给彼此一点空间。


脾气躁点的,就干脆在线开怼,矛头直指私生饭。


在我看来,部分极端粉丝为了一己私欲,尾随、偷拍、骚扰自己喜欢的偶像,不仅严重影响他人私生活,也会带坏饭圈风气,确实该怼。


年初,屈楚萧在小号“硬刚”私生饭


无疑,这类病态行为应当受到严厉谴责和抵制,甚至是法律惩处,不过细究起来更该警惕的还是隐私贩卖产业链


如果不深入挖掘,你大概永远想象不到这些黄牛有多“神通广大”。


手机号、家庭地址、电话、身份信息、酒店房间号、航班信息,甚至是支付账号、网易云ID、游戏ID。


所有你能想得到的个人信息都被明码标价,成了半公开售卖的商品。




推己及人,他们的烦恼值得所有人关注。

毕竟台上他们是万众瞩目的明星爱豆,台下却和我们一样,都是饱受隐私泄露困扰的普通人。

一直有人调侃,明星的个人信息按条卖,普通人的信息则按G卖,也有人悲叹:我们的隐私早就不值钱了。 

这些话听起来很“丧”,但不得不承认,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我们的隐私早就被泄露一空。


实际上,“隐私泄露”并非国内的特色问题,全世界人民都深受其扰,尤其是那些沉迷社交媒体的美国网友。

2018 年 3 月,Facebook遭遇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即「Facebook数据门」

一家与特朗普竞选团队合作的数据分析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 )被曝出非法收集 5000 万 Facebook 用户信息,并用于 2016 年的美国总统大选。

当时舆论一片哗然,CEO扎克伯格随即声明数据已被及时删除,然而丑闻引起的风暴愈演愈烈——

价重挫、推特网友发起删除FB的号召、扎克伯格被勒令前往国会接受质询。


直至今日,事件看似尘埃落定。

剑桥分析宣布破产、FB接受50亿美元的巨额罚款,CEO扎克伯格在熬过阵痛后,开始四处宣扬全新的商业理念:“未来一切以隐私为重”。

这是垄断巨头打算洗心革面的证据,还是喂给用户的安慰剂?个人隐私真的安全了吗?


答案就藏在网飞这部原创纪录片中——


《隐私大盗》



纪录片的主角戴维·卡罗教授是少数敢于挺身而出,以个人身份与恶龙博弈的勇士。


当意识到自己的数据被滥用后,他试着起诉剑桥分析公司(以下简称CA),要求对方归还数据。



在起诉过程中,他提出几个质疑:数据从何而来、如何处理、与谁分享



纪录片也如实解答了以上问题,首先是数据的出处。


根据CA离职员工克里斯多夫·怀利的透露,公司私下与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亚历山大·科根联系,请他开发了一款性格测试应用:"this is your digita llife"。


每位参与测试的用户都可以得到5美元的奖励,在最直接的金钱诱惑下,一共吸引来27万FB用户。


以后还敢随便做性格测试吗?


这仅仅是第一步。


通过“入侵”测试用户好友网络的方式,衍生出的个人信息像滚雪球般层层累积,构成庞大的数据群。


依靠这样看似简单粗暴的窃取方式,CA公司最终收集到约5000W用户的数据。



除了性格测试之外,还有其他获取手段,比如分析用户的点赞、实时动态,甚至是一些私密信息。

剑桥大学心理测量学中心利用该数据库就像解剖般详尽分析着每个人的性向、性格、宗教信仰、政治理念。

你是保守派还是自由派,是不是种族主义者、偏向哪个政党,在大数据的威力下,一览无余。


接下来数据中心又对信息进行“提纯”,将用户根据性格定位、分类、归档、建模。



如果事情止步于此,单纯的“隐私泄露”还不至于轰动全球。


CA公司不单单是一家算法数据公司,更是负责一条龙服务的政治宣传机器。


根据数据库筛选出的结果,它把宣传重点放在那些摇摆州的选民,最终目的就是推动他们走向投票箱。


至于受益者,当然是特朗普的竞选团队。



一言以蔽之,剑桥分析公司是跟美国网民玩了一次“读心游戏”。


该公司通过调查、收集数据、建模、分析、归档,并在FB信息流中投放精准的政治广告。



用另一位CA离职员工即爆料人布瑞特妮·凯瑟的话来解释,这样的定向投放信息行为应当被定义为“武器级通讯战略”。



这套信息投放系统可以为每位选民精心设计出个性化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的思维走向,然后为CA的客户(大多是某个政党)投票。


这样的操作足以挟持民意、操控民主选举,无异于挑战民众的心理防线。



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项技术过去被用于40多个国家的选举活动。

马来西亚、立陶宛、罗马尼亚、肯尼亚、加纳、尼日利亚,CA的恶行遍及全球,甚至还曾影响脱欧公投


《隐私大盗》不仅意在揭露科技公司肆意垄断数据权的丑恶面目,而且试图揭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数据是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先讨论另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隐私和便利,哪个更重要?


虽然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佬心直口快地说过:“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愿意用隐私换便利。”

我们真的甘愿将个人信息拱手奉上吗?倒也未必。


黑客帝国》中墨菲斯递给尼奥两颗药丸,让他在虚拟的Matrix世界和现实世界中二选一。

反观现实,大多数时候“我命既不由我,也不由天”,全凭互联网说了算。


以软件使用权作为威胁,越来越多的APP恬不知耻地索要着本不该拥有的权限,致使用户同意得越多,个人隐私也就越少。

忍不住吐槽:“你明明是个输入法/购票/地图软件,为什么还要我打开麦克风权限?

索要权限倒还是其次,在安装软件时留个心眼就能防范。
再说点更恐怖的,以下场景你肯定不陌生——
和朋友聊完天,打开软件就是各种针对聊天内容的推荐;
刚用电脑看完某档综艺节目,拿起手机发现知乎适时地给你推荐了“如何看待某节目”问题;
在视频网站看完某产品的评测,商品推荐准时出现在购物网站首页。
一则应景的笑话:我笑了,女朋友也笑了,Alexa和Siri都跟着笑了
一句话就能概况这个过分真实的大数据时代:“你的行为正在被精准预测。



不知何时起,算法和隐私的边界日益模糊为了让大众卸下防备,窃取隐私被变相包装成福利。

即使个人数据被无止境地滥用,多数人依然乐在其中。

心安理得地享受那些APP为我们量身定制的贴心服务: “猜你喜欢”、“为你推荐”、“相似推荐”、“今日爆款”。


如果你点开一首盘尼西林的《New Boy》,软件立刻会把整个《乐队的夏天》歌单搬来给你;

如果看了《钢铁侠》,接下来等着你的就是整个漫威宇宙;

如果是个足控,就会被算法安利昆汀的系列电影(误)

客气地说,你手机里那些娱乐软件应该比朝夕相处的家人更懂你,更明白你内心深处渴望怎样的消遣。


如此看来,“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倒也并非全无道理,多数人确实尽情享受着这些便利,大量碎片时间得到填充。

只是借用茨威格的话来说,我们那时还年轻,不知道所有大数据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价格。

算法附赠的诸多副产品成了必须偿还的代价:刷不完的信息流,加不完的购物车,填不平的欲望沟壑,以及被实时监控的恐惧感。


时至今日,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楚门的世界》开场那一幕:镜头拉近,画面从模糊到清晰,主角楚门正对着镜子自言自语。


右下角浮现出的“L I V E”字样、模糊的画面边缘,暗示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摄像头的监控之下,全世界人民都在观看这场真人秀。



身处互联网时代,监视我们的行动甚至不需要通过摄像头,尽管摄像头本就随处可见。


纪录片伊始,戴维面带严肃地向他的学生发问:“有谁看过一则广告让你坚信,你的麦克风正在被监听?


此时,课堂上所有学生都举起手,表示赞同。



巧的是,美国三大科技巨头最近就被卷入一场“窃听风暴”,Siri、Alexa、谷歌助手都被爆出有监听用户隐私的行为。


尽管苹果公司回应称只有1%的录音被用于分析,录音长度只有几秒钟,但不少消费者认为难免会有涉及位置、医疗信息、家庭对话等敏感内容被泄露。



不妨试着把视角拉伸到另一个维度,然后再去审视这些不断侵犯我们隐私边界的科技巨头。

难免会有一种恐惧感油然而生:仿佛只要我还在与互联网产生连接,无论此时此刻在做什么、和什么人接触,都会有看不见的眼睛监视并记录自己的一言一行。


这里,不得不介绍下由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杰里米·边沁提出的「圆形监狱」理论。


在他的设想中,圆形监狱由高塔和环形囚室组成,监视者在高塔上可以轻松地观察到囚室中罪犯的一举一动,囚犯却无法得知自己是否被观察。



如上所述,这令人毛骨悚然的设想其实已经在现代社会中被间接实现了。

这就是由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提出的“ 超级全景监狱” 理论。

他曾指出在后现代语境中,信息存储依靠大型数据库,对数据库的分析则会把公共与私人的领域弱化,从而达到对人的全面监控。

只不过监视者不是狱卒,而是CA、FB、谷歌、苹果这类互联网公司。

放眼望去,一座信息化全景监狱俨然矗立在世界中央,我们的世界成了楚门的世界。


科技原本是中立的,它的“善恶”只取决于使用者。

它既可以用于改变用户与世界的连接方式,同样也可以用于窃取他人信息,“操纵”他们的心理和行为。

是什么改变了互联网的面貌,让互联网公司不惜筑起一座信息化全景监狱?

片中凯瑟给出了合理的解答:数据就是互联网公司手中最值钱的资本,用户本身则是公司的资源。

对于逐利而生的资本而言,利润最大化是它的唯一目标,为了攫取更多资本,各大公司自然可以不择手段。


过去,社交网络存在一种声音洪亮的观点:“普通老百姓哪有什么值得被监控的价值。

其背后折射出一种侥幸心理:既然我的隐私没有价值,那就不会被监控,万一真的被监听也无所谓,反正没多大损失。

事实恰恰相反,正如片中所说,这些隐私数据就像一把回旋镖,它被上传、分析,最后用来影响我们的行为。


由此延伸出一个可悲的事实,每个普通人都同时占据着消费链两端,我们既是消费者,又是商品。


依靠买卖消费者的数据,就可以支撑起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产业,而信息的非法流通也是产业体系之一。

在起底明星个人信息黑产的过程中,通过采访某位贷款公司经理人和当地警官,隐私泄露的冰山一角被揭开。

据悉,获取个人信息的途径十分丰富:互联网、特殊行业的从业者,比如物业、房产中介等。

些信息最终流向何方不必多说,看看通讯记录里来历不明的骚扰、推销、诈骗电话就有数。


一方面,我们不可能在实名制社会中藏匿踪迹,任意注册一个APP、浏览某个网站,就会被迫交出一连串能够证明“你是谁”的数据。

另一方面,我们已经和数据算法形成了某种共生关系,它几乎每天都会对展示在我们眼前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与取舍。

除非愿意从现代社会中自我驱逐,否则难以隔绝算法和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


回溯互联网发展史,我们从当初的不知情再到愤怒和迷茫,逐渐变得麻木,再严重的信息泄露新闻也在眼球经济面前失声。


最后,只能放任隐私被侵犯、任凭大数据主宰我们的生活。


如果继续放任我们的数据被滥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黑镜》第二季<Be  Right Back>或许是最值得一提的例子。

玛莎的男友艾什死于一次意外车祸,悲痛欲绝的她最先收到的不是亲友的安慰,而是来自购物网站的“贴心问候”:建议她读书来缓解伤痛。

至于这些网站是怎么知道玛莎的近况,就暂且不去细想。


在情绪跌到谷底之际,玛莎上传了丈夫生前的所有个人数据。

接着,一个人工智能“艾什”出现了,无论是说话方式还是声音都几可乱真,她逐渐沉迷在虚伪的温柔和体贴中。

内心空虚的她索性疯狂到底,专门订制了一个克隆版的艾什并和他极尽亲密,妄图找回失去的爱情。

在经历欣喜、迷茫、歇斯底里后,玛莎最终还是戒掉这个过于逼真的噩梦,把“艾什”锁在阁楼之中。



故事延续了《黑镜》一如既往的吊诡风格。

只要上传足够多的数据,就可以量产人工智能,甚至还能突破二维限制,克隆出一个说不清是低配还是高配版的真人。

虽说这暂时只是让人细思恐极的脑洞,但潘多拉的盒子一旦开启,谁也无法保证我们会收获怎样的惊喜或者惊吓。


最后再插播一则新闻,埃隆·马斯克旗下的神经科技公司Neuralink发布了脑机接口系统。


此前,他曾在播客Joe Rogan Experience中表示这项终极技术将会让人类能够“有效地和人工智能融合在一起”。


脑后插管、上传意识、意念控制、人机融合,是否感觉《攻壳机动队》《黑客帝国》中的赛博科幻世界突然变得真实可感?



虽说脑电信号被视作个人隐私的伦理问题以及诸多安全问题尚待解决,离这项技术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很遥远。


不过在我看来,全世界人民早已掌握另一种人机融合的方式。



这让我想起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中的一句话,“科学对我们有意义,不仅因为它帮助我们控制了这个世界的某些部分,而且还因为它展现了我们永不可能掌握的东西。

我们永不可能掌握的东西在哪?

答案很简单,它此刻正静静地躺在你我手中。

- END -



 互动话题 

你有过哪些隐私被泄露经历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