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秋,愿你一切都好~
高胜美是一个奇妙的存在,在不同年纪、不同地域的人们心中,她有着截然不同的地位与形象。近两年关于她最火的新闻,应该是两岸媒体都在炒的某商演现场颜值崩坏,“冻龄神话破灭”,还拿王菲和许晴作比,气得一向低调的美姐不得不跳出来指责这是有人蓄意构陷!
然而“小甜甜变牛夫人”这种事情嘛,只要有图,大家心里就各有各的真相,多说也无益。哪有女星真不老,只是看谁针打得好,不是么?
▲ 有人无情无义,有人无理取闹呗。
无论真假与美丑,姥姥记得当时得知此事,心里还是有一丁点儿不好受的,这种“不好受”来自记忆的失衡,因为高胜美是什么人啊?毫不夸张地说,若把歌坛比后宫,那么高胜美在前前朝是当之无愧的“一宫主位”。
如果我们把范围再缩小到曾经风光无限的上华唱片,那么高胜美其人,大概就是那凤仪万千、“战功”赫赫的“华妃娘娘”。
▲ 大概会有小和尚嘲笑“姥眼昏花”——蒋欣后来演了樊胜美,可和高胜美又有什么关系?容姥姥慢慢说给大家听。
回望已成绝响快20年的上华,娇花劲草们无论当年有多大本事,都挡不住凋敝的大势,真正常有舞台可站,有人还愿意听的,寥寥无几。
但我们高娘娘不同,她有养老保险,《千年等一回》和《青青河边草》到哪里都是全场大合唱,无论大妈们的广场舞,还是小年轻们的抖音,娘娘的养老保险可以说是“通杀”。
所以你若问娘娘这些年怎么过的,大概就是在这两首歌里过的——商演的场子,金主爹地就只认这两首啊,任谁也没办法!
▲ 嗯,好像各大卫视的品位也基本就这样啦……
对于这两首歌,娘娘说已然熟到了“嘴上唱着,脸上演着,脑子里还可以同时想着别的事情”的程度。你问她真喜欢这两首歌么,答案是否定的,她曾当着各路媒体的面明里暗里表述过对这两首歌的嫌弃之情,毕竟自己还有一筐金曲没地方唱呢。
燃鹅,上半年扑街的新版《新白娘子传奇》还没等开播,娘娘就在微博上po出一张某自媒体内涵鞠婧祎版《千年等一回》的截屏,且不置一词。娘娘的态度应该说很明显了——我的歌自己嫌恶是一回事,但你乱唱就是另一码事了!
嗯,娘娘,就还是当年那么个娘娘嘛!
▲ 娘娘这一招,叫做点到为止~
不过,娘娘这么想,自然都有底气的,不仅因为鞠姑娘版太难听了……
当年“新白”热播的时候,千家万户的电视机里传出的都是娘娘一个人的声音,即使看不到电视的人,也避不开邻家流淌出的西湖的水和高胜美的泪,全民都编织着有关“白蛇”的霓梦,bgm是永远的《千年等一回》!
由此,人人都知道了,台湾有个高胜美!这份荣耀和幸运,不是哪个港台歌后都有的。
▲ 这是一个有声动图
但,如果你有看过娘娘上康熙(咦,怎么突然有种宝日龙梅的感觉),就会发现,在娘娘的认知里,“新白”在内地爆红,是因为找她唱了主题歌……
▲ 哦,锐雷?
尽管娘娘多年来一点儿都没比主演们少收割情怀红利,但是当她得知赵雅芝和陈美琪偶尔跑晚会或者商演会用自己的原版对嘴时,那白眼还是翻到天灵盖上去了。
所以,当年的赵雅芝,如今的鞠婧祎,在娘娘心里,又有什么分别呢?真正长着“白蛇嗓”的,可是本宫啊,请艾伦、沈春阳、包括秦昊和张小厚通通退散,你们都是假蛇!
▲ 这歌坛成精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平心而论,娘娘这个想法并不科学,“新白”以前的高胜美,在内地的“覆盖率”是有的,但若说“知名度”一度登顶,还真的是靠“新白”那一行字幕。
80年代尾,那卡西音乐大潮席卷内地,娘娘的声音随着东南亚一票莺莺燕燕来到内地,不管正版盗版,大家只知道这玩意叫酒廊情歌。可这一款歌手竞品是真多呀,low-fi音质下,大伙哪有心思在一票韩宝仪和龙飘飘里挑出哪个是高什么美啊……
▲ 谁还不是下海伴舞为了生活了……
以上纯属拿歌词开个玩笑哈,与当年的同类型歌手相比,高娘娘出道前的秀场经验其实少之又少,歌厅倒是唱过几天的,可是你知道,客人忒三俗,娘娘哪是那好脾气的人,当场摔麦罢唱怒怼登徒子、小混混那也是有过的!
娘娘多唱情歌,柔情款款令人陶醉,但究其本性,却与歌路有相当大的出入,她的“火暴脾气”,强烈的自尊和要强,并非源自女歌星们骄矜的“公主病”,而恰恰来自幼年清苦生活。
▲ 娘娘面对小赤佬,能动手,就不废话……
就好比,《甄嬛传》里的年家身份本算不得贵重,崛起于行伍,而高娘娘呢,生在高雄桃源,是布农族人,父亲是位基层干警,母亲在家务农。一家人改变命运,靠得是两个会唱歌的女儿。
娘娘小时候吃过的苦,是这个年代的姑娘们想不到的,高妈体弱,高爸收入微薄,小小一张床每天都挤着全家六口人,连她自己都数不清那几年搬过多少次家,屋子漏雨或者多虫蛇都算好的,最“精彩”的一次搬家,隔壁专门就是用来停尸的……
▲ 娘娘一家人。娘娘成名后许多杂志都爱报道她的“(换)房(故)事”,娘娘亦曾开心地表示,有钱,真好!
娘娘和姐姐继承了原住民能歌善舞的基因,闲来无趣姐俩就在家搞歌唱比赛,爸妈和哥哥们来当裁判。娘娘从小嗓门儿那叫一个高啊,据说,她曾经以110分贝尖叫吓死过一只老鼠,知道这事儿后,姥姥竟不知该敬佩娘娘音量计算之精准还是担忧宝岛小动物的心脏养护情况了……
娘娘上学那阵子,由于有文艺特长人还长得洋娃娃似的,一堆姑娘都唯娘娘马首是瞻,追求者们写来的情书,从来都是由娘娘“手下”来代笔回信或回绝,高高在上的娘娘是从不会亲自回应的,有时心情好还会派手下戏弄傻小子们……
▲ 是不是打小已然有了“一姐”的牌面儿。
那几年娘娘是拿过高雄歌唱比赛季军的“少女新星”,屡屡地方上有演出,乡亲们都会跟高爸爸说:“你们家看来是要出大歌星了!”不过,像是年世兰是倚仗哥哥进的后宫一样,高胜美是靠着姐姐高芊蘋才到了台北,进入歌坛。
高胜美从家乡去到台北的时候,姐姐已然是几家歌厅的“台柱”,风光到只要她离开,歌厅就会濒临倒闭的程度。但“大咖”往往分身乏术嘛,所以前面讲过的高娘娘“暴力歌厅秀”,其实都发生在娘娘为姐姐代班表演的时候。
▲ 娘娘的姐姐,是不是和妹妹很像呢?
高芊蘋当年曾有艺名叫高若云、高卉仙,而也有不少不正规的音像制品把她的名字写作“高胜云”,如今没有多少人再记得她的歌声了,而她的女儿正是曾经参演过《超体》的台湾新生代女演员高靖榕。
▲ 娘娘与外甥女
歌厅老板阅歌手无数,一听这妹子可比姐姐唱得好多了啊,于是就想约娘娘长期驻唱,娘娘则只有俩字儿:不去!娘娘各方面条件比姐姐好,所以野心自然也比姐姐大,她参加过不少艺人培训班的选拔,一心要当大明星。
娘娘还记得某次选拔她见到了还未成名的蓝心湄,还各种表示钦慕蓝教主的热辣风姿,但可惜,最后入选的,还是本宫呦,蓝教主您二轮就bye了呢!
▲ 早些年的蓝教主,有着娘娘都羡慕不已的热力。
后来,娘娘陪姐姐同歌厅的一个小姐妹去参加唱片公司的面试,结果小姐妹折戟沉沙,坐在一旁的娘娘却因为容貌姣好被唱片公司的一位先生请进去试唱,娘娘呢,顺势就掀门帘子露一小手,演唱了“前朝太妃”黄莺莺的《时空寄情》。
说到这里,小和尚们应该都知道了,这也是个讲到秃噜皮的狗血故事了,而娘娘则更幸运一些,因为当年那位请她进录音棚试音的先生正是唱片公司的老板吕燕清。高胜美由此成了上格唱片的首位签约歌手,合约一签就是十年!
▲ 那位落选的小姐妹也是个有心性儿的,对娘娘耿耿于怀,十几年的时间对娘娘避而不见。成王败寇,这就是个人的福气啊!
然而最初的上格只是一家小公司,全公司只有周宁海、颂芝……划掉,跑偏了,只有老板、企宣、美工和娘娘四个人,最简单易行的操作方式就是用那卡西编曲来翻唱旧歌,一个双排键琴师,租一个录音棚,基本就齐活了。
娘娘大量的所谓甜歌就是在初出道的这段时间录制的,连娘娘自己都没想到,这些歌,怎么就火爆起来了?!
老板high得不得了,连说捡到了宝了,还夸娘娘是天才!而老板娘一见娘娘就笑,连说:“阿美,就像我的女儿一样厚!”真好笑厚,你女儿哪给你赚这么多钱了?
▲ 近些年的吕老板
有大概六、七年的时间,娘娘天天泡在棚里唱歌,几乎全年无休,据说她录好一张唱片最多也不需要一个星期。
坊间有那么个段子,说是黄安在高胜美对面录音棚录音,午休时间两位录音师碰上了,互相询问进度,黄安的录音师说,嗨,甭提了,根本没几句能用,而娘娘的录音师微微一笑,你说巧不巧,我们阿美录完半张了……
▲ 娘娘90年代与黄安、张宇一起上小哥的节目。
娘娘的畅销和高产,让上格积累了大量资本,不久便成立了专门培育新人的华星唱片和上格影视,后来,上格与华星合并,吕老板说叫个什么名字好呢,娘娘金口一开,就叫“上华”呗!这便是曾在台湾叱咤风云,与滚石、飞碟并称三驾马车的“上华唱片”的由来。
娘娘在上华的地位自然是当家天后,说穿了,在她之后“入宫”的李翊君、裘海正、孟庭苇、陈明真、许茹芸、许美静等等都是靠着娘娘攒下的殷实家底儿扬名立万的!
▲ 哪怕日后你们有福气和本宫平起平坐,也要记得你们是本宫房中的人
别看《新白》之前,娘娘在内地普通老百姓心中并不能拥有姓名,但是在台湾和星马,高胜美就靠着翻唱的甜歌和山地情歌唱片红了个透,尤其是计程车司机特别喜欢她,许多司机说没有阿美自己就不会开车了,而民众只要打的,就觉得高娘娘永远坐副驾。高娘娘也因此有了个“专属封号”,叫做“计程车天后”。对这个封号,娘娘自己是相当……不喜欢惹!
其实也不能怪娘娘,我们在甜歌领域横向比一比哈,像韩宝仪吧,人家占个浮花浪蕊的路数,有媚气;龙飘飘吧,是贺岁圣手,沾喜气,但娘娘这动不动就开车是不是有点儿,呃,俗气呢……
▲ 当年要是有记者敢当娘娘面直呼“封号”的,怕是要被赏一丈红的!
就像华妃娘娘的心病是无子嗣,高娘娘当年最闹心的事情是没有大hit原唱。
不过这事儿也怨不得公司,因为从进入上格第二年开始,稍有积蓄的公司就开始给娘娘筹备原创作品了,那一张《声声慢》走古典路线,虽说干不过当年老邓的《淡淡幽情》,但有钮大可、叶佳修、林秋离、熊美玲、陈进兴、马兆骏等大拿保驾护航,班底不可谓不华丽。
▲ 《声声慢》
值得一提的是,为《声声慢》设计封套的,正是日后五度入围格莱美的平面设计师萧青阳,而他正是前面提到的上格唱片的那位“美工”。
《声声慢》是萧青阳操刀的第一单,他左看看松田圣子,右看看Cyndi Lauper,还是没有思路,最终他请摄影大师蔡荣丰为高胜美拍了一辑中国风造型做封面,又学着Simple Minds 那张《Once Upon a Time》的样子在封底做了台湾还没有人试过的裁剪拼贴,文艺得不要不要的。
▲ 萧青阳。后来萧老师去当兵的时候,部队的小战友都把他当名人,说他“可是做过高胜美(的唱片)的”,把萧老师得意坏了,毕竟娘娘也曾是享有盛誉的“军中情人”。
但是,市场是现实的,花这么大心思搞的原创作品,不光一首大hit不出,销量却终不及翻唱甜歌,公司又怎会愿意做赔本的生意呢?娘娘正愁没法从甜到哀伤的曲风里翻身时,一尊“活菩萨”为她拉开了计程车的车门,对娘娘喊了一嗓子“下车”……
话说,著名音乐人陈进兴老师在写出凤飞飞那首《掌声响起》后不久就转入了上格唱片,而在他的引荐下,曾同为歌林唱片班底的左宏元老师也进入了上格,左宏元自不用说了,他手上有一块特别厉害的资源,便是琼瑶ǎ姨啊!
▲ 千万青年的“恋爱教母”,普渡慈航的“情海观音”
左老师从70年底《彩云飞》开始就同ǎ姨合作,交情好到爆,相传连赵薇的小燕子都是左老师帮着ǎ姨选的。
80年代后期,ǎ姨瞄准了电视剧,秦汉和刘雪华成了她的固定男女主角,前面几部捧红了当时效力于点将唱片的江淑娜,到了89年的那部《海鸥飞处彩云飞》,左宏元凭借与ǎ姨的私交,成功把高胜美插入了琼瑶diva小分队。
▲ 对于看过这部戏的“老年人”来说,一见这个镜头,娘娘的歌声自动响起。
但琼瑶彼时对点将和上格实则搞了个“平分秋色”的骚操作,对娘娘仍处于试用阶段,《海鸥飞处彩云飞》的片头曲依然留给了点将唱片的关艾。左宏元哪里肯罢休,于是写出一首《彩云伴海鸥》给电视剧当片尾,旋律好听好记,第一句就点题,娘娘也是真争气,唱得给力,倍儿好听。
电视剧播完,大家都只记住了这首片尾曲,唱片头曲的关艾是谁,大部分人依旧I don’t know her,自然也就将ǎ姨电视剧的单成功地拉到了上格,也就是日后的上华这边了。
▲ 说到关艾,也是有点儿惨,与高娘娘的“海鸥之战”败北,在歌坛一蹶不振,沦为一片歌手。之后关艾嫁给了为这张唱片写过歌的音乐人戴维维,不过却惨遭高金素梅插足,只得下堂求去,料想她应该恨死这些姓高的原住民女孩了吧……
琼瑶ǎ姨第一次看到高娘娘的时候其实是有心拉她去演戏的,小姑娘长发飘飘,肤白眼大正是ǎ姨喜欢的模样,于是真的把娘娘弄去了片场给刘雪华搭过一场戏,但娘娘是真的不会演戏,拍完之后ǎ姨劝娘娘还是好好回去唱歌吧,并告诉剧组这段儿掐了别播……
《彩云伴海鸥》是高胜美第一首真正属于自己的大hit,也开始了她“高八点”和“长胜歌后”的OST 歌姬时代,所以娘娘格外珍视这首歌,据说后来她还养过两只鸟,一只取名彩云,一只取名海鸥!不过,也正是由此曲开始,上华的宫斗戏也徐徐拉开了序幕。
▲ 一飞冲天,妃由此就成了“贵妃”
台湾当年八点档有“四大金钗”,金瑞瑶、高胜美、李翊君、李丽芬,其中高胜美和李翊君都来自上华,而李翊君正是当年上格旗下的“华星”签下的首位歌手,80年代尾她靠着《萍聚》,刚刚积攒了一些名气,算是开了个好头。
那时候李翊君是颇敬重娘娘的,曾经对记者各种羡慕和感激娘娘,还说“全公司只要她还在唱歌就能养活了”。娘娘呢,本来也只当她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小师妹”,彼此交好,生日宴都要叫来一起玩儿,不想最后李翊君却到了几乎可与她平起平坐的“妃位”。
▲ 能不闹心么
到了琼瑶《六个梦》时期,主题曲是个大工程,老板当然是希望多送一点儿歌手让琼瑶ǎ姨给镀一镀金身,而这时,待娘娘如长姐的李翊君一时间就有了“不臣之心”,试图从娘娘那里分一杯羹去,两下团队不仅抢歌,连合唱的总主题曲分句都要争一下。
斗争的结果当然是娘娘略胜一筹,如愿拿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无语问苍天》。而且在大系列主题歌《六个梦》里,娘娘的段落一出来,宛转悠扬,宣誓主权一般的分句把前面所有人都衬成了婢女和侍卫。
▲ 《六个梦》MV里,娘娘也是一出场就让六宫粉黛无颜色。
但若论及小单元的片头片尾数量,娘娘其实是与李翊君是平分秋色的,尤其是第一弹主题曲,也是最终最红的那首《婉君》,则花落李翊君,而李翊君也由此奋力一跃,也成了八点档常客。
一山不容二虎啊,娘娘必然有些不开心的,但是李翊君也挺委屈啊,毕竟《婉君》这首歌,只红了“一个女孩,名叫婉君”八个字,她本人根本没有声名鹊起,属于李翊君的琼瑶剧OST巅峰,直到《雨蝶》才来……
▲ 没放错图,《雨蝶》显然是一首白展堂之歌——“爱到心破碎也别去怪谁,只因为湘玉太美……”
多年后,娘娘上《康熙来了》,小S问娘娘当年有没有和谁争歌闹不愉快,娘娘说:“我后来才知道,有个一直和我要好的女歌手一直在背后戳我”,还特意强调,那些歌都是琼瑶阿姨让我唱的。
蔡康永倍儿坏,马上就问娘娘,你还记得《六个梦》怎么唱么?
▲ 你看这个男人有多坏,娘娘还就往坑里跳……
当然关于这些往事,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娘娘上吴宗宪的节目时,宪哥就曾当着她的面说,八点档唱得味道最正的还是李翊君,数量最多的才是高胜美。
当然啦,宪哥的疯话也不能当真,毕竟宪哥和李翊君的老公检场是铁磁,而娘娘为了维持女神形象,也只能一笑了之,但姥姥猜,那一刻娘娘心里一定不好受吧?
▲ 除了这句,宪哥还曾笑嘻嘻地说:“高胜美都是来阴的”,真的太敢说了……上面那首也是八点档金曲,《一代皇后大玉儿》的《笑拥江山梦》,娘娘说了,这首最难唱!
据接触过着两位的老人儿曾经说,李翊君是侠女范儿的,前呼后拥,好不威风,而娘娘呢,高冷凌厉,目下无尘,众人都要畏她几分。若论内部派系,据说与李翊君交好的是孟庭苇,而与我们娘娘交好的是陈明真。
多年后,李翊君谈及娘娘,说性格不同,谈不上熟,所以没有不和。这个话术套路,小和尚们都懂的啦。事实上,能与娘娘斗上一斗,才说明在上华是有一定地位的,换做旁人,娘娘才不会放在心里,比如多年后上节目,“大小百合”都被娘娘活生生喊做“大百小合”了……
▲ 两个女人,一个用半辈子时间去挣脱”甜“,另一个用半辈子时间去挣脱”苦“,还彼此为难着。
可上华的女人真多啊,多得让娘娘生气,再好的资源也架不住平分,李翊君一波未平,孟庭苇一波又起。
有一说是孟庭苇第一张唱片所有的歌曲都是娘娘的弃曲,姥姥不知是真是假,但亚亚的名曲《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和《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确都是从娘娘手里过了一遍漏下来的,相传后者更惨些,娘娘瞄了眼谱子,直接就给丢了……
可是,亚亚正是靠着这些歌,红了,而且成了玉女掌门,你说这事儿多给娘娘添堵啊!
▲ 上华的诸位女神,你一定都不陌生的啦~
而这一边,90年代初的娘娘虽然有《望夫崖》《青青河边草》与《新白娘子传奇》的OST傍身,但依然没有跳出唱B版翻唱歌的宿命,只不过这一回换成了流行曲,编曲也更考究了。在91年的《经典金选1:哭砂》里,娘娘自己选了黄莺莺前一年发行的《哭砂》来翻唱。
话说黄莺莺还真的是高胜美的福星,她的歌让高胜美入行,又让高胜美在1992年以一票之差险胜当时最大的封后热门许景淳,拿下了第四届金曲奖的歌后,前面三位是江蕙、蔡琴、陈淑桦,而同一年拿到歌王的人,是周华健。
▲ 娘娘得奖后,和媒体这个撒娇哦,”完全没想到自己会得奖“,”妆发都没搞就来了“,所以您这是素颜?天生丽质呢!
拿到了歌后,娘娘level自然更胜从前,而且姥姥要是没记错,高娘娘是唯一一位以翻唱专辑拿到金曲歌后的女歌手,怎么说呢,这是对娘娘唱功的肯定,但放诸到整个音乐生涯中来看,这尊“翻唱歌后”是高光时刻还是无形魔咒则说也说不清。
另外说个姥姥心头的疑窦,娘娘如今官方数据是69年生人,可是早期所有的资料均显示为66年生人,女明星的骚操作咱们都懂,只不过这样一来,娘娘最得意的“金曲奖最年轻歌后”的记录,怕是要与顺子姐姐平分了哦……
▲ Opps,姥姥多嘴了……
娘娘这一套《经典金选》总共发了四张,说来,第二张最有趣,因为这一张的副标题叫做《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嘻嘻,熟悉不?
在这张唱片里,娘娘选了林忆莲、梅艳芳、凤飞飞、陈淑桦、黄莺莺五位歌后的大hit金曲,而五位不仅都是唱功大户,彼时都还在线上发片,唱她们的看家歌可以说娘娘对自己的唱功是相当有信心的。
▲ 娘娘很要的~
不过,娘娘最厉害的一点是,无论原唱是谁,她都会稳定地输出绝对“高胜美化”的版本,一丁点儿都不受原唱干扰,也算自得其乐,加之她本就是唱B版出身,所以喜欢高式唱腔的人自然觉得惊喜,原唱的拥趸因为这份泾渭分明,亦少见对她的翻唱有微词——至少唱K多一版伴奏,不好么?
▲ 这一套翻唱碟的包装还是蛮精致的,嗯,是你们都熟悉的杜达雄做的,传说是以“春夏秋冬”为概念。
由于金曲封后,娘娘也终于迎来自己歌唱生涯中最优质的一张全原创唱片《为什么我的真换来我的疼》,这张唱片实在是好听,首首都能拿出来做主打,将高式唱腔与流行情歌结合得恰到好处,封面上一身黑衣的娘娘,以少见的短发造型示人,凄清忧郁,渐渐洗去早年的脂粉香气,也换掉了琼瑶戏令人腻歪的纯情感,与歌曲表达的风格浑然一体。
▲ 姥姥心中最好的娘娘
同名主打和《你的肩是我今生的天》是感天动地大芭乐,高娘娘的看家本领;融合中国配器的《盼望》被娘娘唱出无限纤柔旖旎;《爱的太深忘了痛》略带jazz味,而《如果我不是你爱的人》则颇有西洋古典风采。
最有趣的是同场次封王的周华健带着老搭档詹德茂为娘娘写了专辑最后一轨《飘》,娘娘在里面展现了超级无敌的弱控制,堪称一次软性炫技,小和尚不妨自己去听听!
▲ 《杀手里昂》里Natalie Portman同款玛蒂达发型和choker,娘娘提前大半年就已get~
说起来有趣,娘娘在为这张唱片收歌的时候,黄安曾按照他对高胜美的理解写出了《东南西北风》,结果被娘娘无情拒绝,气得黄安拿回去自己唱。
其实娘娘唱过那么多口水歌,怎么会不知道这首歌有hit相呢,只是娘娘急着洗去自己的俗气、土气,黄老师这首歌显然是不合娘娘胃口的啦!
▲ 油腻腻的,本宫还怎么当仙女……
不过,尴尬的事情是,大众对唱原创曲目的高胜美依然是不特别感兴趣,所以在接下来的《蝶儿蝶儿满天飞》专辑里,制作水准肉眼可见的下跌,歌曲质量参差不齐,让人难以形成统一印象。
同名主打歌和文首的《早秋》皆是东洋原曲,娘娘唱来不可谓不好听,但偏偏这两首歌有音色流港女陈慧娴和技术流污王费玉清的版本在前,娘娘再拿来唱,多少就有些尴尬了。
▲ 尤其是那首《蝶儿蝶儿满天飞》,词写得太中国式凄凄切切了,娘娘在上张专辑里苦心经营的一点现代感,一夜回到解放前,眼瞧着歌儿是红了,于长久却无助益。
又过两年,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上华逐渐由“二王二后”接管,霓虹里如泣如诉的许美静,云端上如怨如慕的许茹芸,异军突起,引得无数歌迷流泪狂乱心碎,哪还有人记得高娘娘?娘娘不仅公司内部的地位岌岌可危,在整个歌坛的定位则更是尴尬。
在这期间,她发过台语唱片,也试图重启过新的翻唱系列,还发行过入行10周年的精选集,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市场反响依旧平平。说到10年,上华唱片还真的是如同“皇上”一般,一直给娘娘用着“欢宜香”呢……
▲ 等娘娘发现了,木已成舟,已然晚了,细细算算,从鼎沸到冷却,不过三五年时间。
原来,娘娘最初的“卖身契”就是规定一张唱片10万台币的收入,据她自己说,版税是一分没抽到过,当年火成那个样子,千万张的销量,娘娘少入账多少钱,被公司榨了多少油水,应该不难想象了吧,而这些,娘娘在唱到第八年的时候才略略知晓……
另外,之前娘娘唱片卖得太好了,所以公司从来没有在她身上有过像样的成系统的企划,更别说为她的新唱片召开个记者会什么的了,所以娘娘从来都麻醉在自己是“销量保障”的迷梦里,歌坛一朝变天,娘娘在梦醒时分倏然发现四大皆空。
▲ 新的群星合影已经不见“一姐”踪影,新的live演唱会也由李翊君领衔~
而“老佛爷”琼瑶ǎ姨对娘娘也不曾“手软”,96年拍摄剧版《一帘幽梦》的时候,公司让娘娘和许茹芸两个人都唱了demo来选,最后琼瑶钦点了许茹芸版本。
娘娘知道之后雷霆大怒,说许茹芸抢了自己的歌,而之后,娘娘也的确再没有演唱过琼瑶戏的歌曲了,后面李翊君借着《还珠格格》火了一把,不知道娘娘又是何感想……
▲ “妃嫔”争歌,“太后”见多了~
当然,高许的“琼瑶歌大战”远没有结束。
世纪之初,许茹芸做过一张lounge曲风的琼瑶歌曲翻唱叫做《云且留住》,遭到了彼时已在内地走穴的娘娘火力全开的抨击,形容听感是“起司蛋糕加辣椒”,台媒还报道娘娘旧恨新仇一并发作,数落了许茹芸的“七宗罪”:“气音走音、肢体矫情、宛若生病、似杨林附身、抢我制作人、big胆不敬前辈、工作不用心”。
▲ 左为03年《云且留住》封面,右为96年《一帘幽梦》的原声碟。
凡此种种,看起来是条条论律当斩了,不过,事后再有媒体质问娘娘此事,娘娘却说是子虚乌有,自己只说过许茹芸声音太虚,唱法没有琼瑶味道而已。所以真真假假,小和尚自己分辨咯!
许茹芸这边得知后,当然也并没有隐忍不发,针对“七宗罪”,有回应“三部曲”:第一步,忆往昔——终于明白为啥当年大师姐总是对自己爱理不理了;第二步,打七寸——我在乎的只有琼瑶ǎ姨喜不喜欢;第三步,将一军——妹妹的唱片刚入围了金曲奖,忙cry,姐姐知道也一定会为妹妹高兴的,不是么?
▲ 无婊气不天后嘛,姥姥是鼓励天后们多多掐架,不对,多多说说心里话,话说开了,嫌隙和误会自然也就少了……
我们回头说娘娘哈,1997年眼看大势已去的娘娘决心背水一战,公司也为了娘娘怒砸了300万宣传费用,还找来再度回到上华的许常德为娘娘做企划。之前许美静和许茹芸的case,许常德都做得倍儿成功!
许常德为这张《情病》想出了“一个渴望新生的艺人S小姐”这个点进行宣传,低姿态到让人心生怜爱。坊间最初都在猜测S小姐是谁啊,犹记得当年有人言之凿凿说S小姐大概是林忆莲……其实,高娘娘的英文名叫做Sammi,胜字的拼音也是S开头,而专辑名里的“病”的英文即是“Sick”啊。
▲ 这张图有意思了,大S、小S和Miss S,看见娘娘的侧脸了么
据说许常德因为这点巧思,到年底还拿了一个创意奖,回头看看这张唱片,上华是真的尽力了,除了许常德,还拉来了许茹芸的圣斗士季忠平、黄绮珊的前夫涂惠源,郭子更是忍痛将得意之作《情病》拿出来做主打。
相传几位大拿为娘娘的专辑吵得不可开交,可惜啊,娘娘的《情病》,依旧没能掀起太大波澜。
▲ 虽然,娘娘和许茹芸关系不咋地,但是《情病》里面真的好几首歌都好像琇琇的歌啊,比如这个,听听,像不像《如果云知道》?
为了宣传这张唱片,上华第一次为娘娘安排了发片记者会,料想当年娘娘心里一定五味杂陈吧,一方面庆幸老板还肯记得她、帮她,可另一方面,在她心里只有卖不好的歌手才开记者会,而自己是“长胜歌后”啊,怎么到如今,也需要公司找记者帮忙宣传了?时移,世易!
▲ 今时不同往日了……
有时姥姥真的会感叹娘娘生不逢时,她其实是个很有“点”的艺人,如果放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反差萌”绝对屡上热搜,根本不需要公司操作。
比如,作为明星,却异常爱吃;玉女外表,上综艺笑声狂放尖锐恍若千年老妖;歌路深情,但私下到KTV啥劲爆惹火就唱啥;原住民血统,可酒量不行,但非常敢喝,喝多了会笑嘻嘻地挨个跟人讲“对不起”……
▲ 再不济,靠着往日雷人造型也早火出一片天了……
然而,娘娘的困局,又不仅仅出在宣传层面上,也出在娘娘自己身上。
唱歌这玩意是肌肉记忆,娘娘从出道到现在,发声方式从来没有过大变动,开始那么好,现在还那么好,可开始那么旧,现在还那么旧。
不过,能通关,娘娘是真的功底深厚!你看,前两年金钟奖请娘娘出现场,不还是一张口就镇得住交响乐团?
▲ 娘娘还和“小熊子”来了段儿嘻哈,俩人外形看像“姐弟”,但唱法基本就是“母子”了……
早年的甜歌和OST岁月除了练就娘娘高质高量稳定作业的本事,也把一招一式都给娘娘定得死死的了,清晰的咬字,绵长的气息,无论高低真假统一到惊人的音色,哪儿进小弯儿,哪儿上大颤统统形成固定套路,只要你熟悉她的唱法,一首歌即便她从没唱过,你都完全能想象出她来唱是什么感觉。
偏偏到了90s后半段开始,大家更求多样,求新鲜,可无论编曲怎么做,风格怎么换,娘娘的声腔是真的换不了。
▲ 你看,娘娘和龙飘飘龙太妃整整差一辈儿呢,但如今常被视为同一类歌手……
所以你要知道,《情病》时期的高娘娘真的尽力了,她开始学着用气声了,节奏也不卡得严丝合缝了,也开始用当年最流行的菲姐那种上翘的尾音了,这对她来说多不容易啊。
不过没办法,从前的高胜美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一开嗓就上出租车或者开电视机,没辙啊~
▲ 真是,难为娘娘了……
《情病》铩羽的娘娘这下子真的莽撞而没有方向,只能做最后的困兽之斗了,她只得把早年唱过的山地情歌再拿出来做时尚化的包装,发了一张《杵歌》,希望能够唤起歌迷对往昔的一点留恋,也希望能沾点儿民族风的光。结果整张专辑只打出一首《追风的女儿》,其余全线溃败。
▲ 全家一起上阵给娘娘拍的封面
说到山地情歌,这是高娘娘在那卡西时代着力打造的特色,是她把自己和其余一票甜歌手区分开来的最强标识,但之后随着流行化而渐渐放弃。
早年湾湾的社会未有这么开化,原住民歌手都是蓄意隐瞒自己的原住民身份以免受到歧视的,高娘娘都到了将近90年代中期才肯承认自己百分百的布农族血统。
等到娘娘回头捡起山地情歌了,原住民第一歌姬的名号早就被火辣辣的张惠妹抢注了呀,娘娘真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 娘娘的部落公主扮相
99年,娘娘离开上华,与老东家分手一时闹得沸沸扬扬,再谈续约的时候,老板已经不露面进行交涉,娘娘近乎成为弃子,十余年缘尽于此。
随后,娘娘转投齐威唱片,也仅仅发行了一张新歌加翻唱,唱片的总数量迄今仍停留在59张,差一点圆满。娘娘也在此后逐渐将工作重心转向内地商演市场,用她的话说,内地会多一些温暖罢。
▲ 啊,多么痛的领悟……
而上华呢,在娘娘离开后不久就被宝丽金收购,吕老板另立炉灶,成立了如今的“华研国际”,旗下的第一组艺人便是S.H.E。
三个小妮子也和当初的娘娘一样,养活了全公司,最初那几年没有好歌,也大比重依靠西洋曲的翻唱,也借由电视剧炒热度。而如今,S.H.E也一样,从华研高调走人。
▲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呗。
有自己的姐妹在宫中,起码有个人会信你,蛇团三姝算是幸运的,而娘娘呢,无论在歌坛或是在生活中,怎么看都是茕茕孑立的,再不似当年意气风发之态。
回头看看,娘娘也曾是众多男士的梦中情人呢!80年代尾,著名的双胞胎艺人宋达民、宋逸民哥俩都曾倾心于娘娘,貌似哥哥与娘娘着实是爱过一阵子的;与赵薇传过绯闻的著名音乐制作人陈伟据说也曾是娘娘裙下之臣……
▲ 分得清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么?
娘娘比较靠谱的一段是与自己的经纪人徐先生,两个人相恋近十年,却终是分飞千里。
世纪初那两年,姥姥在报纸上看到过娘娘又有了个当厨师的小男友,把娘娘喂得饱饱的,娘娘彼时的形容姥姥印象太深刻了,她说这个男孩长得像王杰和谢霆锋的综合体,唱歌比刘德华还好听,两个人好事将近了。然而,后来婚事就和新专辑一样,萍踪难测,已有快二十年了吧。
不过,这是娘娘自己的选择,外人无权置喙。
▲ 毕竟这好男人是越来越不多见了
最近这十几年,娘娘的歌姥姥偶尔还会听,但是听说娘娘新动向的机会却越来越少,更很少主动去找。
记得在南京工作的时候,有地面频道的姥友还和姥姥吐槽说,娘娘是自己对接过最难搞的嘉宾,做个小游戏都不配合,她的经纪人对节目组说:“阿美在台湾做节目连腿都没抬过一下!”而娘娘也杏眼圆睁,剑眉倒竖,冷冰冰地对编导说:“我是很凶的!”
▲ 娘娘就是够狠!
这种事难讲孰是孰非,要强、要面、要尊重,这就是姥姥印象中的高娘娘无误。可总记挂着昔日荣宠的娘娘跑来内地上节目跑商演,必然就有“难搞”的名声。娘娘貌似也想得开了,从不为自己在业内的“恶名”申辩,因为入账才是最实际和紧要的。
反而,当有人拍丑照上传网络,就像文首说的那般,娘娘才是真坐不住了呢,娘娘真的太知道女明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 最后再听首歌呗,娘娘在《不凡的改变》上唱的
说来,姥姥上一次在电视机里看到娘娘貌似是娘娘上《不凡的改变》,她和年轻的歌手赖伟峰一起改编了蓝调风格的《青青河边草》,娘娘慢悠悠地唱,有煊赫时的声色,亦不难听出繁华后的空洞,声线更多了些质感。
娘娘唱歌依然是好听,像当年那样好听,只是那一刻,姥姥心里想得是,青青河边草,哪能天不老呢?
本文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姥姥
敬请各位小和尚如果喜欢点个“在看”
催更或唠嗑请移步微博@聆旧宫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