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中国社会财富增加比较快,有很多个人和企业愿意把自己财富的一部分拿出来,去帮助那些更困难的、更有需要的人,所以慈善事业发展是很快的。”
至于“爸爸”的钱都从拿来的?上图打了各位“败家爷们、败家娘们的”脸,买买买的亲们就嫑深感中枪了……出钱的是你,买来的名声是老爸的,这算什么呢?
郭美美所起到重要作用功不可没,甚至坊间给她起了“中国慈善教母”的别名……
首先得看清楚人家是不是公募基金会,非公募的,只能收企业、团体的钱哦!原因可能是:1、团体类的钱比较多比较整,管理起来方便;2、企业需要以捐款的方式实现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也就是花钱买名声,比个人需要多了。
一是钱怎么花的,捐款人其实不知情;二是若有剩余,余款怎么处理。
突然发现,当时国企想以甩包袱的形式把社会职能的包袱扔了出去,到头来要绕一圈,用慈善的方式来解决,还要想出这么多方法、费这么多人力物力,甚至要颁布一部法律来进行慈善管理。当然最后也不一定真正妥善管理了,还得出各种各样的乱子,法律也有执行难的问题。这样真的是更省心省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