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李嘉欣被抢救48小时,却遭全网嘲讽:她那么美,为何惹人讨厌?

52岁李嘉欣被抢救48小时,却遭全网嘲讽:她那么美,为何惹人讨厌?

张德芬空间 港台女星 2022-12-12 22:42:48 476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丨宁语
1月15日,李嘉欣发微博引爆网络:经历了48小时抢救,总算拣回一条命。
据港媒报道,今年52岁的李嘉欣,患有先天性心脏结构问题,发病时心肺肝肾功能几乎停摆,险些成了植物人。
即使抢回一条命,4处器官也受到无法根治的损害。
她晒出的照片中,两手插满管子,面容憔悴。境况如此悲惨,评论区仍有人说她“恶有恶报”。
回望李嘉欣的半生,从艳压群芳到“人见人嫌”,再到“地表最强小三”,也不过短短几年。
上天给了她天赐的美貌,她却因此口碑极差。
这手好牌之所以打得稀烂,离不开不堪回首的童年,以及一个“噩梦”般的父亲。

18岁“最美港姐”,有着分裂的爱与恨
1970年出生的李嘉欣,中葡混血,早年为补贴家用,兼职模特。
18岁夺得“港姐”桂冠后,媒体称赞她是“石破天惊般的美貌”。进入娱乐圈之后,一路艳压群芳。
《原振侠》中倾国倾城的埃及艳后,造型经典至今;
《鹿鼎记》中娇俏艳丽的阿珂,被称为“最美阿珂”;
《妖兽都市》中销魂蚀骨的幻姬,还有大尺度背部全裸镜头。
无论哪个女演员与她同台飙戏,但凡有李嘉欣出场,媒体都爱用“最美”“惊艳”“持靓行凶”等词来形容她。
连走戛纳红毯,主办方都特意给她长达20多秒的镜头特写。
那时的李嘉欣,就像子弹悬在枪沿,美得有一种紧绷感,充满侵略性。
有句话说:富人家的美貌是珠宝,吸引伯乐;穷人家的美貌是肉包,吸引野狗。
在沾染了娱乐圈的珠光宝气之后,她对爱情的张扬态度毫不遮掩,不知不觉成了“豪门控”:专门与有钱有势的男人陷入关系。
才子倪震为她写上百封情书,富豪刘銮雄出手就送她一座豪宅。
颜值巅峰期,李嘉欣和数不清的有妇之夫暧昧:陈平治、罗兆辉、庞维仁、覃辉、詹兆安……
“地表最强小三”的称呼,就是这期间媒体谣传出来的,猎艳目标换了又换,全香港的富太人人自危。
如此美丽,事业扶摇直上的姑娘,为何会置道德于不顾,频频游走在有妇之夫身边?
其实,李嘉欣猎艳的表象下藏着缺爱的深层动机——渴望通过掠夺男人,来补偿童年缺失的父爱。
10岁那年,风流成性的父亲抛弃了母亲,父亲的绝情和母亲的卑微,在李嘉欣心中留下强烈印记。
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6-12岁,正是孩子性别意识逐渐成型的时候,需要父亲以身作则,告诉她“什么是爱”、“什么是伤害”。
否则,孩子的爱恨就会分裂开来,依附到错误的地方。
父母糟糕的关系,让李嘉欣的爱和恨分裂成两部分。长大后,这两部分分别依附向不同的客体。
爱的部分,给了已婚成熟中年男人;
恨的部分,给了自己。

错误依附关系,是恶行的源头
关于爱与恨,心理学书籍《身体会记得》中写道:
“真正的成年也许意味着不再否认真相,最重要的是,要中止对童年内化的父母的错误依附关系。
这种依附关系其实是有利于恨的发展的,恨虽然被抑制了,但仍会导致人们去攻击无辜的对象。因为我们只有在觉得完全无力时才会去恨。”
充满缺失的童年,形成错误的依附关系:冷酷的父亲剥夺了父爱,成年后,女儿就会偏爱冷酷的男人。
尽管身体成熟了,李嘉欣的内心,仍然还是那个10岁的小女孩,哀悼着被父亲抛弃的痛苦。
强烈的痛苦,无法宣泄在“父亲”身上,因为那是她渴望被爱的对象,就泛化为无差别的攻击行为。
据媒体报道:和刘銮雄恋爱期间,李嘉欣打电话给原配宝咏琴,用污言秽语嚣张示威。
宝咏琴恨透了李嘉欣,离婚后,她告诉刘銮雄:你和谁再婚都可以,就是不能和那个伤害过我的女人(李嘉欣)。
除了攻击原配,李嘉欣还攻击刘銮雄的其他情人。
她辱骂洪欣是“蠢女人”,对关之琳、蔡少芬等人也抱有很强的敌意。心态嚣张,高调逼宫,没有半点插足家庭的愧疚感。
精神分析学派有一句话:所有对他人的攻击,源头都是对自己的攻击。
父亲的抛弃,让李嘉欣潜意识里觉得“我没有价值”,看着母亲含辛茹苦扛起一个家,越发觉得自己被钉在“耻辱柱”上。
一个无价值的孩子,内心是充满了恨的。
抢男人,是在抓住缺失的父爱,让失去父亲的空荡内心,重新抓住一个可依附的载体;
骂原配,则是在释放对自己的攻击。
那些孤单无助被抛弃的富太,像极了曾经被父亲抛弃的她自己。
她越是恨自己,就越是恨这些女人。
原本,这份恨意中又有爱。但她把本该对自己的爱,投射给了男人。
刘銮雄称赞“李嘉欣资质极佳”,富豪们对李嘉欣趋之若鹜。在异性面前,她真心想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嫁给“花花公子”许晋亨后,她穿着婚纱,高举剪刀手,拍下一张充满“胜利姿态”的照片。
仿佛在说:抓了这么多年的救命稻草,这次总算抓实了。
李嘉欣在采访中谈到:她和父亲关系一直不好,这个心结,直到父亲去世才淡化。
也许她一直都没有发现,这一段段被外界讥讽的关系,源头正是来自于这个心结。
即使嫁入豪门又如何?她真正渴望被爱、去爱的爸爸,从始至终都未曾与她亲密过;
她与自己的关系,也没有得到和解,那些恨与攻击,伴随着父亲去世被埋葬入土,至死都不被看到。
所谓“胜利”,终究如同一场闹剧。
德芬空间一位来访者,有着和李嘉欣相似的经历:
她经常插足于别人的家庭,表面上唯利是图,内心深处,她享受征服男人、踢走原配的过程。
这能让她觉得:我通过伤害自己,报复了出轨后抛家弃子的父亲;
看着一个男人甘愿为了她抛弃家庭,她也有种“抢回了父亲”的满足感。
直到年过半百,她才洞察到:她缺的不是男人,而是忠诚和爱。
好在,忠诚和爱并非只能通过亲密关系获得。
经过漫长的咨询成长,她走出扭曲的模式,邂逅真正爱自己的人,经营一份脚踏实地的幸福。
过去如同鬼影,始终惊扰着人,可人有成长属性。
即使有着糟糕的童年,我们仍然可以完成蜕变,修通疗愈。

如何修复依附模式,疗愈内在小孩?
错误的依附模式,就像缠绕在贫瘠土地上的藤蔓,明明已经看不到任何营养,任何死缠不休、一味榨取。
所有过去的不甘和委屈,都化成了现在的不择手段和偏执自恋。想要走出错误模式,就要与这份痛苦和解。
首先,做自己的父母。
小时候没看过父母如何撑起一个家,长大后,就不知道家的上限、下限该在哪里,为人处事肆意妄为,缺乏准则与规范。
因此,和解第一步,是自己做自己的“父母”。
放下执念,承认“父母不爱我”,不执着于非要争取父母的爱,更专注自己的感受情绪。
我开心吗?我爱这个人吗?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围绕着自己的感受展开提问,然后避开本能冲动,通过阅读、学习、深造,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用理性引导本能,就像用更强大成熟的自我,去照顾弱小的内在小孩。
这个更成熟的自我,就是我们为自己量身打造的“父母”。
当我们可以足够爱自己,父母爱不爱我们,就不再重要了。
然后,学会与伤痛共处。
人是情绪动物,爱与恨难以避免会同时发生,但很多人将“恨”视为不堪、糟糕的东西。
要么投射给别人,攻击外界;要么压抑在体内,逃避面对。
其实,有多少恨,就有多少爱。
若你看到了自己渴望爱一个人,那么,你也应该看到自己正在恨某个人。
这个人,或许是自己,或许是父母。无论他是谁,恨都是客观存在的,就像风雨雷电一样客观而自然。
不要因为内心充满伤痛、愤怒和恨意,就急着摆脱、否认。
学会与伤痛共处,就像看见下雨,没带伞,仍能不慌不忙雨中漫步。
通过体会过去的经历,来洞察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这份洞察,能让我们更理智、强大、成熟。
与伤痛共处,不拘泥于补偿过去的缺失,而是用符合情况的做法,来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我值得被爱吗”,父母不曾给出解答,通过接受现实,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答案。
承认自己有爱,也有恨,爱与恨就不再是分裂的两极,它们被整合成一体,化为我们保护、爱护自己的养份。
这时,我们就离开了父母打造的贫瘠土地,来到另一处更充盈、肥沃的生长空间。
这个空间,不受恩于任何人,仅是我们为自己量身打造的。
这个空间,便是“自爱”。
若我们能够自己充盈的养分,不再给予抓取过去的缺失,过去的痛苦就不会在现在的土壤上生根,我们便不再纠缠于错的事、错的人。
所有的能量,都聚集在更积极的地方,引导我们做自己的父母,做自己的情人,做自己的拯救者。
放下纠缠、攻击,抛下执念、过去。只有新的自己,才能给自己新的开始,到那时,你所渴求的幸福才会真正到来。

策划 | 李一
编辑 | 江枫
主播 |
 宁语,喜马拉雅主播

关注张德芬空间】视频号
转发该条视频,即可免费领取体验营

深度清理排毒养颜

释放内在情绪压力

瑜伽改变你的生活

1月25日 晚上7点  

来视频号#张德芬空间心理课堂 

薩祺老师教你新年如何零基础学瑜伽!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