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国足?金玟哉为何会刺痛国人神经 是我们太敏感了吗?

侮辱国足?金玟哉为何会刺痛国人神经 是我们太敏感了吗?

新浪体育 日韩女星 2020-05-06 18:02:32 460

 我们的文章,请“设为星标”哦~
点击上方“新浪体育”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你小时候玩过传话的游戏么?
“我吃了晚饭”这句话,
经过10个人的传递会变成什么?
地球是个村,
当互联网缩小了我们的距离后,
你在家里吃一碗面条,
我都会不小心认为:你在用冰淇淋洗澡。


两个最有争议的部分
      
       在疫情当中,因为没有比赛,所有的新闻都会被放大。

       五一放假期间,回到韩国国内结婚的北京中赫国安球员金玟哉,和韩国的著名记者朴文成一起做了一期节目。

       结果,节目视频被回传到国内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金玟哉在节目中吐槽了自己在北京国安的队友,说自己踢得累、队友不回防等等。

金玟哉在节目中吐槽中国队友,引发中国网友热议

       朴文成是韩国比较著名的足球记者,经常会在国家队或者亚冠比赛后,写一些很长的战术分析,发在韩国的门户网站NAVER体育上。

       他这个访谈其实是个个人小制作,从拍摄的情况看,现场很简陋,只是一个类似于个人播客或者连麦访谈的东西,般放在“油管上观看。

       由于国内一开始播出的只是一个3分多钟的版本,而且前言不搭后语,所以金玟哉的对话让人看起来很奇怪。

       随后笔者又找了一些长的版本,但是感觉上还是剪辑感很强。一些话上下很跳跃,连接不清楚,也没有逻辑。可能这个节目是为了特意搞笑,才这样做的。

       不过,确实剪辑版和24分钟的完整版本在表达的意境上,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说金玟哉这个谈话在国内引起争议的部分吧。

       一、金玟哉说和自己配合的北京中赫后卫都是前锋出身。

      原文实际上是:我并不是无视中超的(水平),就我们队(北京国安)来说,因为后防线上都是踢前锋的出身,所以从后卫层面的理解上,对于防守会有一些欠缺。虽然他们中有人是国家队选手,但是在补防意识上(还是)差了点。

 金玟哉和自己的后防搭档于大宝

      这一点似乎是在说于大宝和王刚、李磊。

      其实前锋踢后卫,在国内很多,北京的谢峰、徐云龙当年都是踢前锋出身,最后撤到了后防线上。      
      
       徐云龙还担任了国安的拖后铁闸,也在国家队担任过后卫,并拿到了东亚杯冠军。

       当然,后面朴文成的那句补刀,很是犀利。

金玟哉吐槽国足的后卫实力
      
      主持人朴文成问:“那你的意思是中国国家队的主力后卫也不成了?”

      金玟哉回答:“他们不是国家队的主力,就是主力上了也不行啊。”

      意思是,中国国家队主力后卫对上韩国也没法比。

      这是访谈中,第一个比较刺激的桥段,也是受到诟病最多的。

       不过金玟哉说的不是实话么?

       确实于大宝不是国家队的主力后卫,这是事实,他在里皮的国家队更多时候是当前锋用的。

       而从中韩足球交锋史的成绩上看,中国的后卫确实也挡不住韩国的前锋。要不怎么是中国球队花300万美元买韩国后卫,而不是韩国花哪怕100万美元买中国后卫呢?

      当年李玮峰和冯潇霆在韩国K联赛踢球的年薪,只有金玟哉在中超的1/8-1/10。

       中韩足球之间的差距还是要承认的。

       第二个引起比较大争议的是金玟哉站起来摇头。

       不过,看了24分钟版本后,都会明白,金玟哉实际上是在学国安的另一名外援奥古斯托。

奥古斯托经常带着负面情绪踢球

       奥古斯托对国安球员和自己的配合不满,带有负面情绪踢球,也不是个秘密了。他在场上基本上只信任比埃拉,或者信任半个张稀哲和于大宝,对其他球员的配合程度一直是有怨言的。

       尤其是比埃拉没上场的时候,奥古斯托越踢越不顺,这种情绪就会爆发。

       当然,金玟哉学奥古斯托这段,完全也可以理解是借着队里的大牌,来表现自己同样对中国队友处理球能力的不满。

其实他对本国前辈的调侃更重
      
      那么,该怎么看待金玟哉的这些采访呢?

       首先,笔者认为这个采访的语气其实是较为戏谑的,如果太过当真的话,反而会让人觉得中国人开不起玩笑。

       举个例子,在采访中,金玟哉也吐槽了自己在全北现代和国家队的前辈金珍洙,而且没太用敬语。

       说金珍洙和国安队友一样不回防,而且这段还比较长。

金玟哉也吐槽了自己在全北现代和国家队的前辈金珍洙

       庆熙大学的金珍洙是92年出生的,延世大学的金玟哉是96年出生的 ,两人差了一代人。金珍洙在14/15赛季就去了德甲霍芬海姆,要老资格得多。

       按照韩国的长幼尊卑,乃至上下关系,这段吐槽金珍洙,还不用敬语的话,远比说国安后卫不回防要严重得多。          

       再看前面的访谈,两人竟然还能议论寄诚庸,更是让人惊掉了眼球。

       因为寄诚庸是韩国国家队的绝对老大,金玟哉议论寄诚庸,感觉上就像是刚进国家队的朱辰杰,对郑智进行调侃一样。

       随后,笔者询问了看过朴文成这个节目、对韩国足球较为熟悉的朋友,他向笔者表示:朴文成这个节目的第三期就是采访的寄诚庸,寄诚庸当时也是吐槽爆料了不少队里的事情,尺度也是比较轻松大胆的。

       朴文成这个节目一直就是这种风格,韩国的球员们也都很配合和享受这种没大没小的感觉。

        只是当做一个有点另类的玩笑。

寄诚庸是韩国国家队的绝对老大

       最后回到这个互联网灾难的开始。

       在任何的职业团体运动中,因为表达上的问题,导致和队友之间出现情感上的隔阂和不团结,都是不能被容忍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金玟哉的这段访谈,确实需要有更多的解释。从国安和他联系后,金玟哉的道歉来看,他也意识到了这件事情欠考虑。
    
       但是,我们需要对金玟哉的话,表现出过度的应激性么?

那个刺痛我们的软肋

       中国足球的水平,国人都有一个确切的了解。

       正是因为中国足球是中国人体育和精神上的软肋,所以我们自己也对自己的足球充满了自嘲。

       往足球这个痰盂里吐几口吐沫,吐槽一下,基本上已经快成体育评论的政治正确了。

       但是就跟所有护短的妈一样,我们自己可以说自己的孩子笨,但是容忍不了左邻右舍说孩子傻。

       这孩子越傻,也越容不得别人说。

       每个国家的国民都有应激性,越是不自信的领域,应激性也就越强烈。

       试问,如果是帕劳或者布基纳法索的电视节目说,马龙的乒乓球打得不如水谷隼,我们会有这么强的反应吗?

       只会觉得这家伙是傻X吧。

金玟哉只是点评了他的本行

       中国足球恰恰是因为被人家捅了软肋,才会如此反应。      
       
      金玟哉只是评价了足球,这是他的本行。

       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很正常。

       比起国内播出的节目《吐槽大会》,其实金玟哉说的,并没有多激烈。

       尽管他没有太考虑到翻译中有可能导致内容缺失,被别人把自己的意思曲解,以及中国球迷在足球上可接受调侃的阈值比较低。

       但这和说中国人都吃蛇、蝙蝠和猫狗;《华尔街日报》用《东亚病夫》的标题,表现对中国的刻板偏见以及历史刺痛是两回事。


别被碰一下就跳起来


       还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去日本留学,同班同学里有不少韩国人。

       日本老师讲课谈到历史,我们在座的几个中国人,只敢说中国有4000年文明史,结果我同桌一向很有礼貌的一位19岁韩国同学蹦起来就说:“我们韩国有5000年历史。”

        这是我第一次听韩国人说他们有5000年历史。

        吓了我一跳。

        日本老师看了韩国留学生一眼,没有说话,估计他这些年带留学生,对韩国学生的这种说法,已经见怪不怪了。

       看看日本和韩国的历史书,不敢和中国比,但是提到对方,都说在东亚文明历史中,自己对对方的影响很大。

       这边说日本天皇是百济的后裔,那边说百济就是日本人创建的。
 
       到了说中国,都在自豪地说:我们确实从中国借鉴了一些东西,但是我们的文化和历史都有被世界广泛承认的独特性。

       中国人说缺什么补什么,缺水补水、缺木补木,缺德补德。

       唯恐觉得别人看不起小的自己,就要起个名字叫“大”。
      
      
我们对于足球的应激性,是不是很像这个韩国19岁的年轻人呢?

       越没有可自豪的东西的时候,应激性就越强,唯恐被人看不起。

       80年代刚打开国门的时候,我们的宣传片只有老外跟着打太极拳(其实很多时候是好奇的凑趣);吃一口烤鸭,然后伸个大拇指说:O——K。

       于是乎天朝上国4000年的满足感滚滚而来。

       现在DF17遍地走了,上海洋山港一个打十个了,GDP世界第二了,还拍宣传片,吃烤鸭,伸个大拇指说O——K么?

        现在我们不也能接受外援在美食遍地的中国,到处找麦当劳吃了。

        因为人家从小时候开始好的就是这口,吃不惯中餐。

互联网缩小距离,却放大戾气

 

       当然,有些事情则是不了解,或者刻板标签的产物。

       比如韩国的泡菜。

       国内有相声说:韩国人吃饭,是左一碟泡菜,右一碟泡茶,吃了半天都是泡菜。

       还记得某次韩国足球队到中国来比赛,觉得中国招待不好,因为饭桌上没泡菜。结果这个新闻传开之后,就被中国网民们一阵嘲讽吐槽。

       其实了解韩国,并真的吃过韩国丰富泡菜种类的人,是不会有这种刻板印象的。

       因为泡菜不只是辣白菜、或者黄豆、豆芽、大根萝卜这么几种。

       笔者在2005年大邱采访东亚杯的时候,旅居韩国的朋友,请我于当地一家馆子里吃了一顿饭。

       那馆子里丰富的泡菜品种让人大开眼界,还有韭菜、小鱼、豆制品,等等。

       而且韩国馆子里的泡菜是可以吃完了,要求续碟再要的。
  
       所以,只吃泡菜下饭的话,是绝对可能的事情。


       互联网,其实要看怎么用。

       用好了,可以缩小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变得更为亲密。

       用得不好,也可能出现传播不准确,导致不必要的应激性,放大相互之间的戾气的情况。

       与其憋屈着,认为邻居嘲笑我们的孩子不聪明,不如想想办法,怎么让他学习更好一点,展示更多的才艺吧。

       大不了,大家互相戏谑一下,找几个中超球员,来吐槽一下去韩国比赛糟糕的地方,也挺不错。

笔者2004年在首尔世界杯球场采访

       比如全北所在的全州这个城市,只有60万人,连中国的四线城市都不如。全城才有一个四花酒店,床铺差得跟国内三星水平一样。
  
       记者去了全州,只能住4万韩元一天的情人旅馆,而有的房间竟然还没电视。

       比如水原这个城市也是巴掌大的一块,看起来就像首尔的一个区,感觉都没望京大。商店街的繁荣程度,连河北白沟的都不如……

       什么时候,能够接受调侃了,才是强大了。

文:周超
编辑:朱孟、洪悦健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