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下的守望
作者简介
李霞, 小学教师,爱好广泛,擅长做美食,喜欢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从初中开始,就有写随笔的习惯。
每天下班回家,总能远远看见一个胖胖的身影站在家门口的樟树底下,朝着我回来的方向不断眺望,当确定是我的车时,那人便长长地吆喝一声:“回来哒,开始炒菜——”,这个时候,厨房里的母亲便似时刻准备着一般,排气扇立马呼呼作响,锅碗瓢盆叮叮当当,不一会,菜的香气便和着我的口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这是我们全家一天中最心满意足的一刻。每天晚饭的这个时候,父亲母亲、妹妹、外甥、老公和我便会围围挤坐,吃着可口的家常菜,聊着一天的见闻,时而大笑,时而细语,一家人热火朝天地吃个不停,聊个不停。父亲健谈,总有讲不完的小笑话,母亲则不断往我们碗里夹菜,催促我们多吃点……
朋友们经常说我“八字”好,我也这么认为。上班近、丈夫体贴、父母安康,孩子听话,最主要的还是“嫁得近”,我的家离娘家仅几步之遥,没有特殊情况从来不需要自己在家动手做饭,每天下班回来,往娘家一跑,吃现成的,吃完后又嘴巴一抹,脚底擦油便回自己家去了。如此一来,我和同样“嫁得近”的妹妹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啃老一族”。
刚开始,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甚至暗暗责怪我们:父母都快七十岁的人了,作为儿女,我们不但不能去照顾他们,反而让他们为了一顿晚饭忙碌一整天。
我的父母都是退休教师,母亲性格开朗还好,父亲的状态却让人担忧。退休前,他是一名高中化学老师,一生桃李芬芳,后来被调任学区从事主任行政管理工作。记得他刚退下的那年暑假,原本爱说爱笑的他竟然经常呆坐在家里,一天到晚仿佛丢了魂似的,有时甚至发出“人生苦短”的感叹。我们都知道,父亲是一下子无法适应突然闲下来的退休生活,也是,作为77年恢复高考考取的第一届大学生,无论业务水平,还是身体素质,他是完全可以再在岗位上工作几年的。然而,现实就是如此,他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作息完全被更改,人也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我们全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妹妹和我争相接两老到各自的家里吃饭,晚上又要他们留下来住,可是,他们总是推三阻四,好不容易缠着他们过来吃一顿吧,又急急忙忙回去了,说是“拆生”(择生),住不惯。我们又鼓励他去打麻将,可他打了几场又说没意思……那段时间,我和妹妹一边上着班,一边忧心忡忡。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一段时间,直到我在外读初中的女儿回家。
那天和往常一样,我吃过晚饭后去娘家坐,还未进门,竟诧异地看到平时郁郁寡欢的父亲在水池边忙个不停地在剖鱼,母亲朝我挤挤眼:“看来还是要托外孙女的福才有鱼吃哦。”父亲听了,头也不抬,自言自语嗔笑道:“真是的!人还没回,电话就回来了,这个家伙!”原来,女儿放假,回来前打电话给她外公,说是想极了外公做的香辣鱼,她在学校馋坏了。女儿从小是我父母带大的,和外公外婆感情特别好,这次人还未到家,就电话给疼她的外公“布置”了“任务”。那一刻,我突然发现,爱说爱笑的父亲又回来了!而且一扫往日愁苦。
发现了这个“秘密”,我和妹妹惊喜地商量:从今往后,每天回娘家吃一顿饭。我告诉父亲,上班压力大,回家还要做饭太辛苦了,希望他和母亲能为我们准备一顿现成的晚餐。就这样,我和妹妹将各自家的“伙食摊子”移到了父母家。
自此,我的父母身上便多出了一个“甜蜜的负担”,每天六点多,父亲便挎着菜篮子去市场挑选我们爱吃的菜,有的菜还需要头天晚上就预订,父亲来回奔波,乐此不疲。为了回报父母,我们也是尽可能地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天买米,明天送油,后天洗碗,帮助父母准备好家中的一切物品。我那小外甥也在大人的引导下,逐渐明白了这个“秘密”,他经常一边品尝着饭菜,一边夸张地叫着:“哇!这就是外公的味道!”每当这个时候,我总能看到父亲的眼睛里发出一种惊喜的光芒。有了我们的鼓励,父亲在退休后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学会了操作电脑,因为,他要在网上学着做美食,退休后的日子就这样变得充实而忙碌。如今,无论你何时来我们家,桌上各式的菜肴肯定会让你赞不绝口:香辣鱼片、油爆猪手、猪舌炖汤……有好吃的,也有味道一般的,但花样层出不穷。就这样,晚餐便成了我们一家人一天中最大的期待。
一顿普普通通的晚饭,将我们一家人朴素而幸福地连在了一起。作为“厨师”的父亲,用他对子女的付出和爱烹饪出一道道美食;作为儿女的我们,则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在关爱着父母。“人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我们一家人,都在各自用心编织着美好的生活!透过爱的面纱,我仿佛又看到了樟树底下那个胖胖的身影——
“回来哒,开始炒菜——”
本期图片:网络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编微信:xiaoxiangzj20161111
苹果手机长按下图二维码输入任意金额
务必在添加留言处写上自己及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