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牵牛子
【英文名】:
SEMEN PHARBITIDIS
【拼音】:
Qiān Niú Zǐ
【别名】:
草金铃、金铃、黑牵牛、白牵牛、黑丑、白丑、丑牛子、二丑
【药材类别】:
果实/种子类
【性味】:
苦辛,寒,有毒。
①《别录》:苦,寒,有毒。
②《药性沦》:味甘,有小毒。
③《日华子本草》:味苦莶。
【归经】:
入肺,肾,大、小肠经。
①《纲目》:走气分,通三焦,达右肾命门。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大、小肠二经。
③《本草通玄》:入肺,大、小肠。
④《本草新编》:入脾与大、小肠,兼通膀胱。
【入药部分】:
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牵牛或毛牵牛等的种子。
【产地和分布】:
1.原产美洲,我国各地常见栽培,也常逸为野生。牵牛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生于平地以至海拔2800m的田边、路旁、宅旁或山谷林内,栽培或野生。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形态特征】:
1.牵牛:一年生攀援草本。茎缠绕,长2m能上能下,被倒向的短柔毛及杂有倒向或开展的长硬毛。叶互生;叶柄长2-15cm;叶片宽卵形中近圆形,深或浅3裂,偶有5裂,长4-15cm,宽.5-14cm,基部心形,中裂片长圆形或卵圆形,渐尖或骤尖,侧裂片较短,三角形,裂口锐或圆,叶裂片长圆形或卵圆形,渐尖或柔尖,侧裂片较短,三角形,裂口锐或圆,叶面被微硬的柔毛。花腋生,单一或2-3朵着生于花序梗顶端,花序梗长短不一,被毛;苞片2,线形或叶状;萼片5,近等长,狭披针形,外面有毛;花冠漏斗状,长5-10cm,蓝紫色或紫红色,花冠管色淡;雄蕊5,不伸出花冠外,花丝不等长,基部稍阔,有毛;雌蕊1,子房无毛,3室,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直径0.8-1.3cm,3瓣裂。种子5-6颗,卵状三棱形,黑褐色或米黄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2.毛牵牛:形态与牵牛相似,主要区别点是:叶片圆心形或宽卵状心形,长4-18cm,宽3.5cm,通常全缘。花腋生,单一或2-5朵成伞形聚伞花序,萼片卵状披针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丸、散,每次0.3-1g,每日2-3次。炒用药性较缓。
【注意事项】:
孕妇及胃弱气虚者忌服。
①《日华子本草》:得青木香、干姜良。
②《本草衍义补遗》:不胀满,不大便秘者勿用。
③《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④《本草备要》:若湿热在血分,胃弱气虚人禁用。
【牵牛子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通便;祛痰逐饮;消积杀虫。主水肿;腹水;脚气;痰壅喘咳;大便秘结;食滞虫积;腰痛;阴囊肿胀;痈疽肿毒;痔漏便毒等。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
①《别录》: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
②《药性论》:治痃癖气块,利大小便,除水气,虚肿。落胎。
③《日华子本草》:取腰痛,下冷脓,并一切气壅滞。
④李杲:除气分湿热,三焦塑结。
⑤《纲目》:逐痰消饮,通大肠气秘风秘,杀虫。
⑥《江苏植药志》:适用于急性关节炎。
⑦《新疆中草药手册》:泻下,利尿,杀虫。治便秘,消化不良,肾炎水肿,小儿咽喉炎。
【附方】:
①治水肿:牵牛子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一,以小便利为度。(《千金方》)
②治停饮肿满:黑牵牛头末四两,茴香一两(炒),或加木香一胡。上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调一、二钱,临卧服。(《儒门事亲》禹功散)
③治水气蛊胀满:白牵牛、黑牵牛各二钱。上为末,和大麦面四两,为烧饼,临卧用茶汤一杯下,降气为验。(《宣明论方》一气散)
④治小儿腹胀,水气流肿,膀胱实热,小便赤涩:牵牛生研一钱。青皮汤空心下。一加木香减半,丸服。(《郑氏小儿方》)
⑤治四肢肿满:厚朴(去皮,姜汁制炒)半两,牵牛子五两(炒取末二两)。上细末。每服二钱,煎姜、枣汤调下。(《本事方》)
⑥治小儿肺胀喘满,胸高气急,两肋扇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渴,声嗄不鸣,痰涎潮塞,俗云马脾风:白牵牛一两(半生半熟),黑牵牛,-两(半生半熟),川大黄、槟榔各一两。上为细末。三岁儿每服二钱,冷浆水调下,涎多加腻粉少许,无时,加蜜少许。(田氏《保婴集》牛黄夺命散)
⑦治脚气胫已满,捏之没指者:牵牛子,捣,蜜丸,如小豆大五丸,吞之。(《补缺肘后方》)
⑧治一切虫积:牵牛子二两(炒,研为束),槟榔一两,使君子肉五十个(微炒)。俱为末。每服二钱。沙糖调下,小儿减半。(《永类铃方》)
⑨治大肠风秘壅热结涩:牵牛子(黑色,微炒,捣取其中粉)一两,桃仁(末)半两。以熟蜜和丸如梧桐子。温水服三、二十丸。(《本草衍义》)
⑩治冷气流注,腰疼不能俯仰:延胡索二两,破故纸(炒)二两,黑牵牛子三两(炒)。上为细末,煅大蒜研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葱须盐汤送下,食前服。(《杨氏家藏方》牵牛丸)
⑾治肾气作痛:黑、白牵牛等分。炒为末,每服三钱,用猪腰子切,入茴香百粒,川椒五十粒,掺牵牛末入内扎定,纸包煨熟,空心食之。酒下,取出恶物效。(《仁斋直指方》)
⑿治肠痈有脓,胀闭不出:牵牛子头末三钱,大黄二钱,穿山甲(煅)二钱,乳香、汉药各一钱。俱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服。(《张三丰仙传方》)
⒀治梅毒,横痃:白牵牛仁,每次五、六钱,煎汤内服。(《泉州本草》)
⒁治风热赤眼:黑丑仁为末,调葱白汤敷患处。(《泉州本草》)
关注中西医学百科大全可查询下面这些疾病 (关注公众平台后,平台下方设置版块或疾病搜索查询)
小儿发烧、小儿腹泻、小儿感冒、小儿食积、小儿夜啼、小儿遗尿、小儿麻痹、小儿推拿、小儿常识、腰痛、男科、女科、儿科、各种食疗、各种功法锻炼、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背痛、腿痛、足跟痛、膝关节疼痛、网球肘、腕关节疼痛、颈椎病、肝病、养肝、解酒、胃病、便秘、腹泻、小腹突出、妇科、经期保养、乳腺增生、乳腺癌、卵巢囊肿、坐月子、痘痘、白发、脱发、丰胸、美容、皮肤病、胆结石、肾结石、泌尿系结石、咽炎、痛风、牙痛、打呼噜、口腔溃疡、鼻炎、眼病、手脚、感冒、咳嗽、失眠、痔疮、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血管、癌症、食物属性、补血、瘦弱、肥胖、瘦腿、瘦腰、湿气、经络、中成药、打嗝、X型腿、O型腿、高低肩、长短腿、大小脸、祛除皱纹和鱼尾纹、塑形美雕、静脉曲张、股骨头坏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偏瘫、中风、脊柱侧弯、脊柱变形、骨髓炎、渐冻人
诊断:辩证、手诊、舌诊、脉诊、背诊、面诊、痘痘、月经、青筋、汗诊、目诊、指甲、肚脐(找病因)
治百病:打坐、拉筋、滚背、刮痧、拍打、拔罐、敲胆经、揉地筋、灸腹、姜、点穴、偏方、艾灸、高抬腿、刺血疗法、体液调控疗法
中西医学百科大全:中医医生、康复医生、基层医生、乡村医师、理疗师、美容师,治疗与养生,十亿中医人交流学习的专业平台。
古九针疗法、小针刀疗法、套管针疗法、松解针疗法、刃针疗法、腹针疗法、针灸疗法、董氏奇穴疗法、四维立体针疗法、推拿按摩疗法、正骨疗法、徒手整形、腹部推拿疗法、小儿推拿各种流派、中医四大经典解读、刺血疗法、经筋疗法、X型疗法、倪海厦视频、JT叔叔中医、原始点、拔罐疗法、艾灸疗法、刮痧疗法、伸筋疗法、拍打疗法、康复运动疗法、食疗、功法锻炼、民间绝技...上万文字资料和视频不断搜集更新中
老师微信号:15378757072
公众微信号:yixuebaikedaquan
全国免费电话:400-0505-319
1、【如何分享到“朋友圈”】
2、查阅与分享: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中西医学百科大全】微信?
搜索微信昵称: 中西医学百科大全或搜索微信号:yixuebaikeda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