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ch经 (by 林爽)

Match经 (by 林爽)

骇客基因 内地女星 2016-03-19 09:30:09 1122

虽千万人吾往矣

     
 ----记我的8年match故事

小编前言:爽哥(林爽)是南方医科大学12届的5年制毕业生,毕业后于美国南方名校Emory大学医学院攻读MPH(公共卫生硕士),毕业后申请Residency 成功match到内科。和很多CMG一样,他对梦想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最终让他圆了美国医生梦

     


"Congratulations! You have  matched!"



       随着邮件里这一句简单的话,我心头的石头算是落了地。比起等待最终结果时的焦虑,紧张,与不安,拿到这个消息的瞬间竟然也不怎么特别兴奋,只是觉得算是给自己8年的努力的一份交代,也多了很多感慨。

最初萌发想来美国当医生的愿望已经是9年多前的事了,当时高中的自己年幼无知,填志愿前天马行空的想过自己想做物理学家,数学家,成为像是爱因斯坦,霍金的人,被爸妈狠狠地教育了一番,说年轻人要脚踏实地,不要在填志愿前胡思乱想......所以填志愿前我特别的迷茫,也不知道以后该干什么。后来一天,我闲来无事跑去深圳书城看书,就随手翻了一下一本书,叫《医学简史》,美国人写的,结果一整天就耗在这本书上了,回家了和爸妈说想当个医生,以后可以去美国行医(当时根本不知道有USMLE等着我,年少无知啊)。爸妈对我这突如其来的思维转变竟然没有太多的惊讶,也觉得以后家里有个医生不错,就同意了,结果我就去找班主任谈我的想法。因为我高中并不是个特别瞩目的人,成绩一般,体育一般,也不是活跃分子,所以老师就没有太关注我,听说我想以后去美国当医生,当即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事,然后列举了很多她七大姑八大姨的什么好朋友以前在国内是主任,结果去美国只能开出租车等感人肺腑的故事.....因为我也算是个听从长辈话的学生,我那时也就没多想了,但由于觉得也没有什么其他专业给我选,就还是填报了医学专业,只是暂时把出国行医这个梦想埋在了心底。 



同大部分高中生一样,以为高考完就是人生苦逼的终结,上大学就是投奔人生乐土的我,乐呵呵的走进了我的母校。结果从进入校园的第一天起,我逐渐的发现了很多和自己入学之前所yy的不一样的情况,慢慢的了解到了很多国内医疗环境以及医学教育的黑暗。正如我一位朋友所说的那样,书籍给人带去的影响是缓慢的,它们不仅会增长你的知识,还会影响你的气质,改变你的世界观,使得你会有更广更高远的视野。因此,我突然很庆幸,在高中时期,我所阅读的大量书籍开始渐渐地在大学对我产生帮助,我所储备的知识,以及建立起来的人生观,开始对我产生强烈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做出了和我周围同学与众不同的决定。意识到国内医疗的现状后,2008年起,我放弃了本应该属于我的轻松美好的大学时光,开始重新拾起我埋藏在心底的美国医生梦。我从已经出国的前辈们打听相关消息,同时自己也从新闻和别人的只言片语中获取信息,最终觉得如果要在美国当医生,必须首先想办法来美国,比如留学(这一点有待商榷,事实证明会有比这更简便的方法,具体我会在后面分析)。   

 




那以后,我认真的对待大学的每一门课程,尽一切努力拔高自己的GPA(虽然还是不高.....),努力的刷高我的托福GRE分数。5年过后,我本科毕业,如愿以偿的获得了Emory的offer,决定开始正式我的USMLE考板之旅。预想的计划是很美好的:出国后,一边学习MPH专业知识,一边复习美帝医师执照step 1,有时间还能去旅旅游,泡泡妞啥的....结果现实是很残酷的:在每周作业deadline不断,同时还要兼顾期中期末考试的情况下,我还要看近10本考board的厚书,做快5000道考试题。这惨烈的节奏,奠定了我在美帝生活的基调,什么泡妞旅游统统滚粗,一句话,no zuo no die. 不过作归作,收获还是有的。8年的努力,可以说在美帝的3年是整体努力的冲刺升华版。虽然很多时候是咬着牙在前行,但是每过一道坎,就会有一定收获,自己又会上一个台阶,而每上一次台阶,眼界又会更高远一些,想问题会更加周全成熟,从而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因此,虽然这么多年非常艰辛,但我同时也感觉自己很幸运能有这么段经历。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故事,希望和大家分享下,接下来,就是干货了 (这里以内科为例子).......




Match成功究竟什么最重要?分数?推荐信?实习经历?毕业年限?master, phd学位?......下面我想和大家谈谈我的个人看法,只是自己的一些个人体会:分数,推荐信,实习经历,毕业年限这4项是match中最关键的,program大多都用这4项中的任何一项或几项筛选合适的candidate,从而发出面试,以下我将会逐一分析,加粗字体★是我认为重要的:


Match成功究竟什么最重要?
分数,推荐信,实习经历,毕业年限


1

★分数



分成step 1, step 2 ck, step 2 cs, 和step 3。大多数program都习惯于参考step 1和step 2 ck的分数来判断是否发面试,至于step 1和ck哪个更重要,我觉得不好说,不同的program有不同的偏好,总而言之,现在的小盆友们刷题的实力实在是叫人叹为观止,耳目一新:260+,270+的层出不穷,250+已不再新鲜,240+已毫不出众,230+已成屌丝(本人很不幸的落入这个范畴,而且两步分数都是)......在这种形式下,我建议同学们最好是用nbmeUW assessment模考出令自己满意的分数,并且分数能稳定在这个分数上下再去考试。Step 2 cs是一个通过型考试,一定要争取一次过,因为大部分program都比较喜欢一次过的candidate,有fail历史的拿到面试的数目会整整少一个档次。Step 3的分数相对没那么重要,但如果有同学想拿H1B签证的话,step 3成绩则是必需的。


2

★推荐信



非常非常重要,重要性绝不低于分数!一般的program需要至少3封推荐信,有的需要4封。一定要争取3封推荐信都是strong的推荐信。什么叫strong?越specific,看起来越不像模板的信就越强,取决于主治医生的人品以及他和你的关系。奉劝大家传推荐信之前,如果能想办法看到信的内容最好,这样可以决定是否使用这封信。有的主治甚至会同意你先打好信的草稿,然后他来修改,这样的好处就在于你可以拿捏用词。我面试的一个program在面试完以后专门发来一封邮件告诉我我的推荐信非常给力,连国内的那封都很给力(可见并不是所有program都不看非美国的推荐信)。因此,大家不要掉以轻心。


3

★实习经历



很重要,大部分program都会说"prefer candidates that have US clinical experience"。其实prefer基本上等于require,在如今竞争极度惨烈的情形下。一般来说,我觉得实习时间5-6个月比较够用,并且,hands-on experience好于纯observe,University experience好于community hospital。在实习期间,一定要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临床思维,让主治医生了解你的思维流程。比如我在门诊期间有一个病人,说自己胸口不舒服,痉挛的感觉,当时我们小组一开始认为是病人的冠心病问题,结果后来我留了个心眼,因为考虑到痉挛问题,我去查了查他的血钙,发现偏低,结果看病史发现他有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s/p thyroidectomy,当时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主治,可能是手术导致的误切从而低钙,然后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所以说实习不仅仅是用来凑时间的,它也会影响到你推荐信的质量。



4

★毕业年限



很多program卡人的一环,不少program不招毕业超过5年的,但也不绝对,总而言之,毕业后越快开始行动越好。



5

Master, PhD学位



就如同我一开始一样,想读一个学位,通过这种方式先来美国,然后再找实习机会。这些advanced degree可以给你的package加分,但没有的话也不减分,对于住院医生的申请来说,属于可有可无的一条。如今很多同学通过直接申请来美国做observership或者elective就能获得实习经历,B1签证也并不难办。



6

研究经历和publication 



6同上,有则加分,无并不减分。



7

★面试表现



在你拿到面试以后,大家来到了医院,在面试官眼中,你们就几乎是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了,接下来就是如何impress面试官了。面试要好好准备,自己平时要找人练习,可以是战友,朋友,美国本地人,自己的主治医生都行,仔细记下他们的反馈。平时一个人的时候也可以练习,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然后录音,听哪里说的不对,哪里有口头禅,语音语调的调整,还可以对着镜子练习表情举止动作....要尽力做的最好,但也不能过度练习,让面试官觉得自己是背的,总而言之,自信,自然,and be yourself才是王道。面试会提哪些问题?可以参考match红宝书,里面有大部分面试的问题,好好准备即可。



8

MSPE



所谓的Dean's letter,对于美国医学生来讲很重要,对于我们IMG来说不太重要,但也不能随便开出,上传前检查检查信里面有没有语法错误,大致了解信讲些什么。



9

本科成绩单



也是对于IMG来讲不算太重要的一项,但是在面试前最好看看,我有朋友就被问到了为什么某一项得分那么低,所以自己在面试前要做到心中有数,被问到了不要慌神。



10

申请前拍的照片



穿着要professional,笑容要自信☺(必须笑,最好露出你的一排大牙),一个良好的仪表还是会给你增色不少。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经历,体会,和感悟,希望对各位有帮助,最后借用孟子的一句话来激励各位:虽天下人吾往矣。即使前面有千万人挡住自己,也要一往无前,再次预祝match上的同仁们,也希望后来人继续我们的事业,让更多的中国医生进入我们的大家庭!




林爽,

2016年3月17日

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   Emory   University


林爽  
MD(南方医), MPH (Emory University).

USMLE 1/ck/cs:
230/230/1st passed. 
USCE:  6个月  full-time和part-time hands-on experience at Emory University.
1年 临床研究 Cardiology Department , Emory University
Years of Graduation: 4 years.
面试数:6个,其中有1个是prematch.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GZUG官网。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