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张杰(张伯祥)行踪的一个小角

揭开张杰(张伯祥)行踪的一个小角

李家春秋 内地男星 2016-07-06 00:05:06 161

张杰,原名张伯祥、字俊千,他是我四奶奶的四哥(关系有点复杂),我该叫他舅爷爷。

张杰是大爷爷李正华的挚友,除了姻亲关系,张杰是大爷爷的入党介绍人,他们并肩战斗几年,两个人同在1941年先后牺牲,1963年两位先人的墓都迁入泰安烈士陵园,很巧,两座墓紧挨着。

张杰的独子张培伦是我老爸在徂阳中学和泰安二中的同学,张培伦不幸英年早逝,我老爸到现在还一直念着他。


张杰1903年生于泰安市李家大坡村,他的简历如下:


“1925年考入山东曲阜师范学校,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任中共大汶口特支委员。后入军阀张宗昌的“直鲁联军军官学校” ,开展隐蔽活动。1928年春,与上级失去联系。 1935年参加东北义勇军。 “七七”事变后,回山东与党组织取得联系。1938年1月加入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 率部攻打肥城日军据点,消灭日伪军100多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后动员泰安十区国民党区长与共产党合作抗日,收编肥城地方武装。 1941年2月,日军扫荡抗日根据地,泰西地委、专署被包围,他率部在肥城莲花峪与敌激战时,壮烈牺牲。”


张杰参加过东北义勇军,这引起我极大的好奇心,张杰在1938年之前都干了些什么?我迫切地想找到点线索。


张杰1925年考入曲阜的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省立二师当时的校长是范明枢,范老一身士人风骨,身体力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926年4月泰安老乡马守愚去二师发展组织,1926年夏在二师建立了支部,张杰于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7月张杰回乡,又担任了泰安大汶口特支的委员,这个特别支部也是马守愚建立的,在大汶口的卫驾庄,离张杰的老家很近。张杰还负责李家大坡村的支部。


马守愚辗转多地,后来去了抚顺,化名王振祥,1929年8月底被捕。当时“中东路事件”正热火朝天,处于苏军痛击东北军的前夜,“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让中国人听起来总有点怪怪的感觉。同在抚顺的杨靖宇(化名张贯一)也被捕,据说被王振祥(马守愚)出卖,从此马守愚脱离了共产党的活动。但马守愚1949年后仍旧可以任职员、工人,又很难解释他真的当过叛徒。


在卫驾庄张杰认识了王撝huī)卿(原名王继谦),王撝卿是大汶口特支的书记。


张杰跟王撝卿、韩伯章等8人于1927年7月进入直鲁联军军官学校,军校位于济南张庄。1928年他们从军校返回家乡。


大爷爷李正华的资料中说,张杰1930年春时还在家乡从事教学活动,这段时间张杰和李正华熟识。


1931年7月张杰、王撝卿和薛耀庭(又名薛浩、薛其浩)前往东北,一路上由于路费不足,他们三人甚至要沿着铁路乞讨。1931年8月王撝卿暂住黑龙江省虎林县同乡王宪谟家中。


薛浩的简历中提到,他在9.18后回到家乡。薛浩参加了徂徕山起义,1940年后任鲁南军区沂河支队副司令员、临郯独立团团长。1944年病逝。


王撝卿1933年加入高玉山的东北国民抗日救国军,任一旅参谋长。1934年1月撤入苏联境内。经由苏联境内铁路及部分路段的艰苦徒步,王撝卿1934年4月到达新疆伊犁。1937年11月被捕。1947年王撝卿携家人历尽千辛万苦落脚青岛,1949年后任职青岛图书馆。


如果张杰1935年加入东北义勇军的话,那时已处于义勇军活动的低潮,义勇军的活动充满危险。

关于这一段历史,我咨询王撝卿的侄子王淑曜老人,他很肯定地说,他们三人去东北后分开了,于是探究张杰在东北的历程就变得非常困难。


张杰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家乡,马上就发展了6位党员,其中就应该有我的大爷爷李正华,大爷爷的入党时间应该在七七事变之后。


据说王撝卿老人写了几十万字的回忆录,如果有幸能看到,可能对探明张杰在东北的行踪会有更多帮助,让我开始祈祷。




参阅:

1、《泰安市志》1996年版。

2、王㧑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7082a20102w6m2.html

3、《考察抗日英雄杨靖宇和日本当局第一次交锋》丁伟

4、《东北抗日义勇军在新疆》 古梦麟、陈武国

5、《中共二师支部的建立与发展》 张胜、郭克功、于李媛

6、《东北抗日义勇军研究评述》 于德泉、徐梦鸽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