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华夏之地一直以来较为保守的文化氛围,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封建迷信的概念及字眼的逐渐否定。
所以“鬼”这个题材,对于中文歌来说,其实是带点忌讳的。
但是梁博很敢写,而且写得不落俗套。
先说说旋律。
我们对鬼的固有概念是“阴森”、“恐怖”、“诡异”,但是梁博打破了这个惯例。他把《鬼》这首歌的旋律写得温柔而平缓,节奏不紧不慢,充满了柔情。
没有跌宕起伏,没有诡状异形,只有娓娓道来。
而让我觉得最精彩的,是这首歌的词。
梁博写的这首词很有温度,也很直白。鬼本来是捉摸不定的、虚无缥缈的,但是在《鬼》这首歌里面,他可以清楚地看见、感觉到一个冰冷却温暖的鬼的存在。
于是,人鬼的相互缠绵,对离别的恋恋不舍,还有人眼睁睁看着鬼消散之后的失望与悲痛,这分不清虚实的一切,都清晰地写在了词里。梁博就这样非常直接地将一幅幅画面,以文字的形式陈列在听者的眼前,丝毫不拐弯抹角。
第一次听《鬼》的时候,主歌并没有马上就把我带进歌里,因为主歌只是在陈述人鬼相伴的场景、在铺垫情绪、在把我一步步地向副歌引导,平静而淡然。
可是当副歌那句“我已经看到你慢慢地飘散,变成眼前这片淡淡的烟”出来的时候,我整个人是突然被扯入那种绝望的情绪之中的。
我沉浸在这种气氛里,开始一遍遍地循环这些旋律与文字,似乎真的能够逐渐感受到鬼的气息,然后在脑海中拼凑出那些温暖又哀伤的画面。
《鬼》这首歌算不上惊艳,却极其耐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