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首钢园将是一部杰作

张杰:首钢园将是一部杰作

首钢基金 内地男星 2016-05-01 20:38:48 176

点击上方首钢基金,订阅首钢基金微信号




        张杰,北京首钢基金有限公司PPP基金部副总监。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北京交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拥有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高级工程师职称


文 | 刘晓亮

采访 | 刘晓亮

编辑 | 苗瑞        

       

        沉稳、儒雅,是张杰给人的第一印象。拥有工科博士教育背景、在投资咨询行业从业多年的他,经历了从房地产咨询到房地产金融的转型,投身到首钢园区的开发建设让他找到了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带着梦想来首钢

        2015年2月25日,这个日子,张杰记得很清楚,“那是2015年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大年初七,也就在这一天,我来到首钢基金”。此前,张杰已经在建筑工程、房地产开发和投资咨询领域积累了超过15年的经验。“首钢基金给我了一个机会,我抓住了它”。 

        张杰是陕西人,那里有大雁塔、兵马俑,有高亢婉转的信天游,在那片土地上,不仅哺育过大秦帝国,也孕育过大唐盛世。1994年,他从家乡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直到2009年从北京交通大学博士毕业,他用了15年的时间不断学习和实践,完成了行业内的知识积累。在研修博士学位的同时,他在北京市发改委下属的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工作,直到毕业之后,他在这里持续工作了8年。

        在北咨公司,他从项目助理做起,一直做到房地产部门的负责人,也成为了北咨公司资深投资咨询师。对于这8年的历练,他常怀感恩之心,“我的团队主要负责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的投资咨询工作,我自己经历的项目有三四百项之多,承担过通州副中心、海淀山后、首钢园区、未来科技城、北京新机场、门头沟棚户区、怀柔雁栖湖等多项重大项目、多个重点片区的投资咨询工作,北咨锻炼了我”,他在区域开发投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于北京市近年来的区域性大项目,张杰如数家珍,说到首钢园区他充满信心,“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在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是‘四新’之一,首钢百年历史的厚重沉淀铸就了首钢特有的‘钢’的开拓气质,我们一定会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带领下,依靠我们深厚的产业根基在产业园区发展中后来居上,成为让全球瞩目的特色园区,让长安街西延线上的老工业区重放异彩。”

 

        首钢园——未来之城 

       张杰来到首钢基金、来到首钢园之前他“俯瞰”北京,现在他一头“扎”进了首钢园,进入了这片孕育着无限可能的未来之城。

        在首钢基金,张杰负责首钢园区的投融资工作。加入首钢基金,投身园区建设,与首钢园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园区在“十二五”期间的成绩为后续开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期间深化了一版规划,取得了一系列政策,2012年获批的控规和2014年28号文中明确的园区土地协议出让政策无疑让园区具有了华丽转身的基础”。在历史机遇面前,首钢园已具备了腾飞的条件。

 


停产之后的首钢主厂区全景

 


北京市区内唯一可大规模联片开发的区域

        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六高四新”高端功能区中“四新”之一,总面积22.3 平方公里,包括首钢主厂区、二通产业园、特钢园区、一耐地区、二构厂区和门头沟滨河地区六大组团。其中,核心区为首钢主厂区,总面积8.63 平方公里,是北京市区内唯一可大规模联片开发的区域。

        既是北京市加快西部地区转型的西部发展核心区,也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培育的产业新区,承载着为北京打开西大门的重任。随着长安街西延线的建设,这个区域正在迅速崛起。首钢将通过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和首钢的品牌优势,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带动整个西部地区转型发展,营造绿色低碳、宜业宜居环境,力争将首钢老工业区打造成为全国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国家绿色低碳示范园区。


产业发展的政策“高地”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领导小组,对园区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和厚望。近期北京市出台了《关于推进首钢老工业区改造调整和建设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推进首钢老工业区和周边地区建设发展的实施计划》两个政策文件,标志着市政府已经明确给予新首钢园区转型发展的全面政策支持,首钢老工业区改造调整和转型升级进入实质性阶段。

        土地方面,对于新首钢园区按照新规划用途落实供地政策,改扩建项目、非营利性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多功能用地都可以采取灵活的供地方式。行政审批方面,将按照“加快、简化、下放、取消、协调”的要求,加快对新首钢园区重点项目的行政审批程序。同时首钢园区已被认定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政策“高地”。


        项目落地

        吴良镛等五位院士领衔对园区进行了规划设计,创造性地将“织补城市”、“海绵城市”、“城市复兴”等理念运用到实际项目,在积极保护利用原有工业遗存的基础上,探索实现“城市复兴”的新路径。目前,园区正在积极推进冬奥广场、世界侨商创新中心、二型材改造、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石景山景观公园、城市织补创新工场等项目。长安街西延线正在施工建设,将于2017年底竣工



冬奥组委已经落户首钢园

 

        走向未来靠“两手”,以“基金+基地+产业”的模式助力园区开发

        对于首钢园开发建设工作,“打个比方,把工作比作左右手,那么,左手是园区建设,右手是产业发展”。

        “左手边,园区建设要建设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和产业载体,怎么发挥我们基金公司的优势,来服务园区开发,实现产融结合,是我去年一直在思索的事情。”张杰说,“我们成立了老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来支持园区开发建设,总规模120亿元。结合园区开发进度安排,基金将主要支持园区内的基础设施、改扩建、土地开发、环境治理等项目”。谈到园区基金,张杰说,“这是我们的一种创新,未来将以‘PPP+基金’的方式,为园区开发提供全面支撑。”

        “右手边,产业发展是‘慢工出细活’,我们明确有‘门槛’,我们也打算要迈过去”,“我理解关键有两点,一是要有根,二是要有路。首钢集团作为百年企业,在所在行业产业链及上下游企业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这是为根;在路的方面,正是我们的挥洒之地,我们会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沿着从产业到企业正确的落地通道,不断提升产业生态环境,在园区内围拢和发展面向未来的优势产业,通过产业让首钢园成为未来之城”。 

        “在产业培育和产业集聚方面,我们去年也做了一些工作。我们与业内多家顶级投资机构合作,包括红杉资本、经纬中国、君联资本等机构合作,共同设立了产业投资基金,覆盖了高精尖产业、医疗健康、文化体育等领域。现在,我们正在跟踪真格基金,在早期项目上进行布局。通过这些基金,我们不断积聚项目资源,引导优秀的企业向园区聚集。”

        谈到这些基金产生的效果,张杰很兴奋,“目前,通过股权投资,我们已经引导了21个健康教育、节能环保、中产消费等符合北京产业升级方向的项目落地北京市和首钢园区。未来,还将通过“基金+基地+产业”的创新运作模式,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产融结合之路,为首钢园区的开发和产业发展做好金融支撑。”



        读了那么多年书之后,张杰依然喜欢看书,“管理类的,比如稻盛和夫的《活法》;生活类的,比如余秋雨的《何谓文化》,任正非的书我也喜欢看。”对于手边的书,他像“字典一样用”。张杰喜欢的格言是知行合一,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始终这样要求自己。

     

 


首钢基金,始于2011年,是一家主攻中国市场的投资管理及顾问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母基金、股权投资、发展贷款、房地产基金、ppp基金及孵化器业务。旗下管理基金总额340亿人民币。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