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05年临近春节的时候,偶然打开凤凰电视台录制的郭德纲相声视频,精彩纷呈,包袱一个接一个,让人几乎笑出眼泪来,原来相声可以这么精彩!曾几何时,相声不好笑了,相声几乎没有人说了,电视上原来说相声的演员纷纷改行成小品演员了。不料一个天津小子,闯荡京城多年,历经千难万苦,重新回归传统相声,让中国传统相声获得新生。最近几年,居然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国进行商演,赚得满盆满钵。相声走出国门赚钱,郭德纲是第一人。虽然之后经历了一系列风波,如“藏秘排油”、“徒弟打人”等事件。当一个人以一己之力挑战强大的体制相声的时候,枪打出头鸟是必然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试想,这些事情在道德沦丧的当代,算的了什么?虚假代言的多了,再说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错,真要问责的话,除了药厂外,电视台责任小吗?保健品批文怎么来的?政府部门的责任小吗?对一个对中国相声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何必拘于小节。
郭德纲文凭不高,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底子非常好,出口成章。不信上他微博看看,以元曲的格式撰写,相当有文采。此人恃才放旷,桀骜不驯,敢于与姜某为首的相声呆板体制叫板,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中医与相声何其相似,都是在所谓“创新”的过程中,将传统抛弃,最后不但没有“创新”成功,几乎让相声和中医毁于一旦。没有继承,何来创新?郭德纲很象三百年前日本中医经方大师吉益东洞,以一人之力,横扫温病派,奠定经方中医在日本的主导地位。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不妨欣赏一下郭德纲如何发飙的(节选):
传统相声一千多段,经过演员的“努力”还剩下二百多段了。再“努力”就没了!
说相声要跟过日子一样,今天买一冰箱,明天置一电视,这才对呢!今天卖一床屉,明天卖一扇门,那是败家子儿啊。
我们特别希望相声能够火爆,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咱们的传统文化。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了,现如今我们应该对我们的传统艺术重视一下。虽说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了,但是很悲哀。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得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教给大伙说,这是悲哀啊!人们应该重视一下传统文化,多听相声证明您爱国。
我认识一孩子,大学生,会七八国外国话,什么英语、日语、德语、韩语、法语、南斯拉夫语、北斯拉夫语、西斯拉夫语……反正他会好些个话。跟八国联军坐一块儿对着骂街他能不重样。 我说:你听听相声去吧。--“我不去,我听不懂。”法律要是不管我早打死他了。七八国的外国话你听的懂,中国话的相声你听不懂吗?
作为演员来说,我们的目的是培养根多的观众。我们演员内部有人抱怨过--“没法儿干啊,观众太少。”胡说。真正看的懂芭蕾舞的也没几个,对不对,心甘情愿的看交响乐的又有几个?是不是!炸酱面你都不吃?忘了本了。当然了培养一方面是观众的事儿,而另一方面在演员自己。第一要有人。第二要有作品。你天大的能耐,你在是相声泰斗、相声大师,你就会一段半,观众们也不爱看。人都有个腻的时候。
更多的人还是看的电视上的相声,电视的相声它有它的局限性。不能怪电视不好,电视这个新兴的媒体对相声有很大的作用,承认人家的好,但是,怎么作?是一个问题。首先说演员必须要内行。举个例子来说。北京京剧院,唱京剧的。连跑龙套的都是在戏校学了七年,毕业之后他才能跑龙套,好的你去唱当间儿唱主角,多次的那个,拉幕的哪个都是根着戏校学(xiao)出来的。如果说今天,北京京剧院没有人了,重新的招人,从社会上招了一批三十来岁下岗工人,各单位下来的充实到京剧院去,那么所有人都会认为这些人不是唱戏的,他没学过。可是对相声大家就对这一点忽略了。相声更注重基本功,应该是从七、八岁开始学,学到十八九岁出了徒,跟着师父在台上摸爬滚打,二十几岁逐渐的找经验到三十来岁成熟期,要有这么一个过程,可是中国相声界95%的相声演员在25岁之前是从事别的工作的。没有学过相声,可是这个很简单。我们统计过,我们有一单子但是因为伤人太重不能念。......我们算了算,厨子居多,饮食也的多,厨子、面二的、炒菜的、清真馆的这最多,各种工厂的多,房管站的、有瓦匠、有交通警,太多了。三百六十行哪行的都有,都是这行混不下去了,转到我们这行来的,你琢磨他好的了吗?
很多演员很多笑星,没等学会他就红了,你扭头让他再学。他下不了这心了。他已经是“艺术家”了。中国的演出市场很好混,会一段、会两段,走便天下,为什么呢?比如说,我到陕西榆次这一个地儿演,演一段,5分钟拿了三万块钱,今生今世我可以在不到这里来,中国地方大了到死都转不过来,慢慢骗去吧!是不是?更多的原因是我们相声界内部的问题。首先说啊,有人说了抛弃传统相声。这就值左右开弓1400个大嘴巴。有“相声大腕儿”说过:“我们宁可要不完善的新,也不要完善的旧“。这是糊涂,无知者无畏,由打清末到现在一百多年这么多老先生把中国语言里边儿能够构成包袱笑料的技巧都提炼出来摆在这儿了,你无论说什么笑话这里边儿能给你找出来,你用的是这个方法,你用的是这个方法,有现成儿的你不用,你非得抛开了,单凭你一个人,你干的过一百多年这么多老前辈的智慧吗?你没有这么大的能耐。好比说厨师炒菜,你可以发明新的菜,但最起码你要知道什么叫炒勺,哪个叫漏勺。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革新,那他娘的谁敢吃呀!?!?……这一批无知的“相声演员”,无能的“艺术家”们,应该为今天相声尴尬的处境负最大的责任。不是我咬牙切齿、声嘶力竭,我愿意相声好。《茶馆》里有这么句话“我爱大清国,我怕她完了”我同样用这句话,“我爱相声,我怕它完了”。我爱它,TM谁爱我啊!!?
另外来说有关部门对相声确实太苛刻,要求太多。比如说啊,台上不需打人,“打哏”不允许。我们很多大师也提到过,不对。不是两个演员一上台,一鞠躬,拿起来(扇子)你打我,我打你。太低估观众们的能力了。打开电视你看去吧,哐,一刀把人杀了;咔嚓一刀,死了。大伙都知道那是假的,相声这也不是真的。比如说,我们有一段传统相声叫《拉洋片》,我扮演一个拉洋片的人混横不讲理,他扮演一个看洋片的人,不见棺材不落泪,一种小市民的心理。两个人在街头相遇。我们演的是这个人物,你们这么会当真呢?不是为了打人而打人,这是有情节的。大伙看电视看戏都知道是假的,为什么一听相声就认为这是真的呢?俩演员这么大的仇吗?不可能啊,对不对啊!包括语言的限制,好多话不能说,剧场还好一点,你要去录音啊、录像啊都不可以说。和尚俩字不能说、非典俩字不能说、印尼海啸不能说、文革俩字不能说,不能说的太多了能说的没有什么,可是你打开电视,看看那电视剧骂街的、杀人的、放火的,什么都有。怕我们相声杀伤力太大,你太高估我们了,既然我们这么大能耐这收入这么就上不去呢?是不是。不是我抬杠,也不是我玩儿了命的胡说八道,咬牙切齿。都不是,咱们就事说事。包括相声必须有教育意义,要用相声来宣传什么,这是大错而特错,这是灭绝人性的说法。一百多年前有相声是为什么?演员是为了挣钱吃饭,他是剃头修脚的手艺,观众来说是哈哈大笑。尤其现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有缺钱的、缺车的、缺房的、缺德的。缺什么的都有、进了这个屋我给不了你这些个,我保证你这一下午能忘掉这些烦恼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这个年代有这么一地儿让你开心不好找啊。
谁说的相声必须要教育人,谁说的?教育意义?听这段相声要学会什么,听哪段就得出去栏惊马去!不可能的事啊!中国京剧院唱一《三岔口》听完了受什么教育了?中国杂技团耍狗熊的你看完受教育了?15个人骑一辆自行车,你受教育了!她们违反交规你知道吗?非得让相声教育人,非得每段都有教育意义,我不服!让人受教育的形式太多了,放了相声吧!饶了它吧!它也没害任何人,就让它给大家带来点快乐,我觉得很好了已经。不用这么苛求是不是?
请关注“扶阳中医”,长按下图指纹处三秒钟,再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最后点击“关注”即可!
请长按下图3秒钟,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进入网上自助体检;
更详细信息请登录:
扶阳中医官方网站:http://www.fuyang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