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与李小龙的民族意义
泱泱华夏,悠悠青史,有多少英雄儿女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超凡的才华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传奇,铸就了民族的信念与脊梁。 自古以来,文武之道便是华夏文明的核心与精髓所在,其间英才辈出,难以尽述。在近代文武史上,有两位前辈影响最为广大,深远,意义非凡,那就是鲁迅先生与李小龙宗师。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于1902年赴日留学,原在仙台医院学医,其间看到一段国人被外族所杀,一群同胞却只是在一旁看热闹的电影镜头,从而深切认识到国人精神上的麻木与懦弱远比身体上的病痛更为严重,可怕。遂毅然弃医从文,发表大量文章来唤醒一个泱泱大国行尸走肉般的国民。但是,当代国人对鲁迅先生的认知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不能深切认识到他代表的是一个民族认识和面对自身劣根性的伟大精神。 近年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口号频频响起,却未有人能真正认识到,“中国要全面走向世界,扩大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首先就要斩掉国民性格深处的劣根性,改变国民精神风貌,彻底提高国民素质的道理”,让这“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深刻认知与伟大的奉献精神远离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漠视着我们的无知与愚昧。所以,根除阻碍国家和民族进步,复兴的“国民劣根性”的任务依然艰巨,面对逼人的形势,在这里重提鲁迅先生,就是希望国民能够觉醒,能够深切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去学习这位文学巨匠“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精神和他顽强不屈,对敌人毫不留情的“硬骨头”战斗精神,彻底改造国民的意识根源和精神风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奠定坚实的自身基础。
拳理有云,“内外兼修,方得大成”,如果说鲁迅先生揭露的是我们国民自身的内在问题,那么李小龙宗师则是在用自己的拼搏,进取,甚至生命向美国乃至世界人民树立他们对华人的直观印象。
他原名李震藩,取“震惊藩邦”之意,后因避讳祖父“震彪”之名而改为“振藩”,1940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祖籍广东顺德。他是“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截拳道”功夫体系和哲学思想的创始人,以武入哲,功夫精湛高超,民族自豪感极强,在美发展期间,于全美空手道大赛中击败连任七届的卫冕冠军罗礼士,高举双拳向全场大喊“我是中国人!”,那一刻,全场沸腾,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人,从此改变了了国人在老外心目中“东亚病夫”的不堪形象。他提倡思想上的绝对自由,从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和打破传统武林思想的弊端,以诚待人,从不吝惜将自己的绝招和心得传授给他人,不分中外,没有偏见与歧视。在和跆拳道天才李俊九,空手道木村武之以及菲律宾高手依鲁山度大师等等武者交手后,均倾囊相授。这种无私的精神和对传统思想弊端的深刻认识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
李小龙宗师毅力惊人,几十年来在没有任何督促的情况下精进不堕,不断的超越自己,追求极境。他并非一介武夫,除以武入哲外,更从尼采,道,禅等哲学思想中汲取营养,从他所留下的电影和著作里,从他生前的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自由的思想者,一个人格健全,追求真理的智者。宗师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向世界证明了华人的强悍,智慧,以及无私的伟大精神。在与香港嘉和电影公司合作的《精武门》里,他的一句经典台词——“告诉你们,中国人,不是病夫!”道出了亿万华人的共同心声,就连日本人也将其奉为“武之圣者”,可惜,当你了解了宗师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的巨大尊敬和崇拜后便会发现,我们对这位民族的骄子实在淡忘太多了,以至于他在国内的知名度远不如国外。他不光是一代武学宗师,更是华人无私,智慧,顽强拼搏精神的代表,我们不应该遗忘这样一位民族英雄,因为他的贡献和意义是深远而广大的,已经成为一个华人在老外心目中的标志,代表性人物,非常值得尊敬,值得学习。
当今社会,整体国民意识趋于腐朽愚昧,精神日渐颓靡雌化,而中国又正值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此将这两位民族英雄同提并论,就是希望国人能清醒意识到形势的严峻,从而学习这两位伟大,独特,又令国家和民族自豪的文学家和武道家的精神品质,为国人共同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整体国民自身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