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与环球时报互撕?其实谁都没错

赵薇与环球时报互撕?其实谁都没错

青年艺文 内地女星 2016-05-02 23:59:28 144
如果两个人辩论,他们辩论的点不在一个频道,讲多少遍道理都无法相互说服,"撕"得毫无必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样的事情,只是制造喧嚣让旁观者看笑话罢了,但此次两方的议题本身,的确是一个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题目。

近日,赵薇微博转发一组"人和动物的角色互换"的九宫格图片,并评论"善待一切",昨日《环球时报》发表一篇《这个大坑,哪怕赵薇跳了我们也绝对跳!》的文章,文中对九宫格图片涉及的角色互换的逻辑进行了鞭挞。


赵薇随之发微博对环球提到的"对于动物来说,人类就是上帝"的观点进行反驳,并且再一次重申善念、幸福云云,一大波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媒体和网友(包括早就看环球不爽和早就看赵薇不爽的两拨人)快速对之传播并且发出"喜大普奔,赵薇和环球撕上了"一类的标题,成就了一桩热门,赵薇黑历史也随之被扒出。
    
首先,看两方的观点,其实谁都没错赵薇的落脚点是一个典型的公众落脚点同时也带一些明星角度的落脚点,也是一个近乎公理的道理:我们应该爱护动物,人间要有爱啊人间要有慈悲,作为一个明星更得树立自己的正能量形象无可厚非。

看环球的观点头头是道其实也有道理,先不说其中提到的种种科学实验是有道理的,最终提到的一个观点我也非常赞同,要理性地爱护动物:如果没有理性的指导,动物福利主义只能唤醒人性中丑恶的一面,为了亲密的动物而牺牲陌生的人命,而这在中国的动保护运动中并非没有兆头。
"媒体是社会的瞭望塔",环球作为一个媒体,发出这样的思考是极有道理的。

既然是媒体,就不应只是站在单方面角度来思考问题,九宫格让环球看到了一种忧虑或者是潜在的倾向,一些媒体极端化地而不择手段地表达爱护动物的思想很有可能将公众引导向另外一个极端。 
    
环球文尾提到的倾向确实在现实中初露端倪,此前广西玉林狗肉节的恶性伤人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传播学上讲,当一种情绪被煽动到极致,公众很有可能盲目行动,形成恶性事件。

九宫格中用如此极端的手段来暗示如果不爱护动物人将得到如此以牙还牙的报复,无形中给观看者形成一种血腥的心理暗示,长期如此且不说助长社会暴戾,受如此心理暗示的人一旦在现实中爆发,将造成悲剧性后果。
    
环球这样的忧虑基于过往发生的悲剧事件,也是基于媒体的社会责任,提醒公众有爱心也要有理性的考虑。

且不说以爱护动物为名的暴力事件已经发生过,现实中却是也有很多此类事件,在公园里放毒蛇、将没有野外生存能力的狐狸放进山,这样的"爱心"只会徒然浪费公共资源。

此前采访时有一位水利部门的官员无奈地吐槽,陆龟被扔进海里也就罢了,人们把鱼买来放生,一部分鱼在下游被继续抓捕,还是上了菜桌,最为严重的是鱼不适应野生环境大量死亡,恶化湖海环境,需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清理。
    
如此不讲求理性地爱护动物,也许正如环球所说很多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行善的心理需求,甚至为此不惜盲目行动,采取暴力方式为害他人,是一种矫枉过正。


但同时,爱护动物确实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这几乎是一个社会共识,但的确也有很多人忽略这些,随意捕杀动物,虐待动物,赵薇作为一个明星,以自身的影响力呼吁大众关注出发点是好的,如果说需要注意什么,还是要考虑自身作为明星的公众效应,转发微博表达自身观点但还应考虑回产生的后果。
    
逻辑学上讲逻辑要有同一性,我们说的是同一个东西才能展开对话,但此次"开撕"两方背后各自把握着一套道理,针对的却不是同一个道理,辩论一百遍也毫无意义,因为两方的身份而被推到风口浪尖,不得不说这样的辩论将一个议题设置在公众面前:我们究竟该如何爱护动物?
    
抛却掉看热闹的态度,抛却掉已有的诸多偏见(很多人反对环球是因为过往的一些讳莫如深的原因,很多人反对赵薇扒出她的黑历史是因为本来赵薇就有一大批黑粉,看她说啥都不爽)。

我们应该深思并且将涉及到的问题思考地更加透彻一点:爱护动物,绝不虐待动物,人间要有爱要有悲悯之心,但也要理性爱护动物,不要以爱之名伤害同类,不要因为认为自己有道理就可以使用暴力,当你使用了暴力、当你以爱之名伤害同类,就已经输了。

文/香菇控    图片/网络及网络截图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