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雅讲历史:五国相王,官本位的思考

阿雅讲历史:五国相王,官本位的思考

阿雅83 港台女星 2020-06-16 16:20:39 1011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



        小时候看春秋战国的历史,有一个小小的疑惑,各个诸侯国的国君,为什么有的人称“公”,有的人称“侯”,有的人则称“王”?因为不是什么重要问题,看过之后也就忘了,没有深究下去。如今回头再看这段历史,发现研究一下挺有意思,因为这和中国的官本位思想息息相关。

         在秦始皇称帝以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王”,比如周文王周武王商纣王等等,周朝建立后,对诸侯进行分封,爵位主要分为五个等级,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均世袭罔替。这些诸侯国,地位是平等的,爵位高低不同。打个比方,就是说开会的时候座次不同,职务高的坐上座,职务低的坐下座,虽然工资可能是一样的,可是谁也喜欢职务高点儿坐上座,面子上挂得住嘛!

        周朝这些被封的诸侯国基本都集中在黄河流域,这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有利于生产,但是大家都挤到一块儿了,发展空间自然受到了很大限制,同时又在天子脚下,想有点小动作都不容易。楚国是子爵,爵位里比较低的一级,被封在南方,建国在荆,也就是今天的荆州。那时候的南方是荒芜之地,没人关注,也没人和它挤,反而促进了楚国的发展,楚国吞并了很多小国,迅速强大起来。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楚国内部对周朝的统治表现出了不服,甚至在现如今的荆楚文化地区中,依然是把“不服气”叫做“不服周”。这时的楚国国君是熊渠,他也膨胀起来,他不再满足于做子爵了,他想我这么厉害,凭什么当低等的子爵啊,公爵我都不乐意当,当个王还差不多!“我夷蛮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我们是蛮夷国家,不接受周朝的封号!说做就做,他立马封自己为王,还把他的三个儿子也封为了王!这够拽的哈!与周天子并立为王,天下居然有四个王!可是没过多久,周厉王上台了,这个人很暴虐,熊渠怕周厉王干他,就自觉取消了王号。

        这王当的!当的时候没什么动静,取消的时候还是没什么动静,一点涟漪都没有,从头到尾都没人理他,都是他一个人自娱自乐,也够没意思的!就这样,楚国的第一次称王以失败告终。

        若干年后,轮到熊通当楚国国君了。楚国还是很强大,熊通也想当王。这次,他不想自娱自乐,他要获得周天子的认可。怎么获得呢?他攻打随国,打败随国后,作为议和条件,他让随国国君随侯朝见周天子,请求立楚国国君为王。此时的周天子是周桓王,周桓王很生气,严厉斥责随侯,弄了随侯一个里外不是人。这随侯也真是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任何一个王都不可能答应别人另立为王吧?这不是找事儿吗?

       但是熊通不管这个,他一看周桓王不同意,火了,妈的,你不立我,我就当不上了吗?我自己当!于是,他效仿他的祖先熊渠于公元前704年,也自立为王了!这就是楚武王。楚国二次称王倒是不像第一次那样悄无声息地取消,继任者都跟着称王了,渐渐地,也就既成事实了。这也就是春秋五霸里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里只有楚庄王一个“王”的原因。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来到了战国时代。

        大家知道,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但是,韩赵魏虽然分了晋国,当诸侯国还是有点底气不足,因为从身份上来说,他们的君主只是晋国的卿,而不是诸侯,不要说齐、鲁、卫这些称为“公”的国家,就连楚国这样的子爵国家他们都没资格比。怎么办?没关系,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不是名不正言不顺吗,那我就让它名正言顺了不就行了?彼时,李悝正在魏国主持变法,他出了个主意,利用齐国内讧韩赵魏接受齐国田和的请求去齐国援助的时候,活捉了齐康公,让齐康公带领卫、宋、鲁国这些级别高的国君请求周天子给韩赵魏封号。当时的周天子是周威烈王,他能不答应吗?不能!因为不管他答不答应,韩赵魏都成了事实上的诸侯国了,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你应或者不应,他都在那里,不离不弃。周王朝式微,自己都快保不住自己了,哪能管得着人家呀,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封他们为爵,反正自己也不损失什么,顺便还能得点儿好处。于是,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赵魏三国的君主为诸侯,爵位为侯爵。

       说完韩赵魏,有必要说说齐国。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自然姓姜,史称姜齐。但是到了战国初期,说好听点,被田家的田和取代了,说不好听点,就是篡权,成了田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齐”。公元前386年,魏文侯帮齐国的田和在周天子那里申请了诸侯,爵位是侯爵,田和成为齐太公。至于燕国,存在感比较弱,史料也比较少,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燕国被封为侯爵,地位也不低,后来燕庄公在齐国的辅助下称公,他的继任者就是各种公,但爵位还是侯。至此,战国七雄爵位的来龙去脉都交代清楚了。

        那么,费劲吧啦的说这么多,目的又是什么呢,目的是为了给我下面讲的“五国相王”打基础。

        前面我讲过,中国一直以来都有官本位思想,不管干什么,最终都想当官,古话说,学而优则仕,学习好了就当官,当了小官还不满足,还要当大官,一级一级往上爬。做生意有了钱也不够,还要买个官做做提高一下社会地位。说白了,一是权利欲望,二是地位面子。先不说古时候,就是今天也是这样。比如事业单位很多人都愿意双肩挑,什么意思呢,就是又领着职称的高工资,又享受着当领导的乐趣。有人会说,傻了吧,这种双肩挑的当领导又不给你多发一分钱,只领职称的高工资不当领导多好,没责任。那是没落到你身上,如果你可以双肩挑,估计你比他们还想当领导。为什么?说出去好听呀!近几年当领导不如以前那么好了,没有专车,责任还大,号称风险职业,可即使是这样,大家也趋之若鹜,没听说送上门的领导职务不愿意当的。谁都知道当领导好,有权力有地位有金钱有面子有派头,而且官大一级压死人,官越大权力越大,所以,战国时期这几个大国国君不满足于做诸侯了,他们也想像楚王一样称王,大王大王地叫,听起来比以前好听多了,对他们来说,改变称呼,权力倒是没有增加,但是地位明显提高了,简直是太有面子了!

        有趣的是,这个称王的过程比较循序渐进,不是七国一起称王的,而是一家一家一步一步进行的。因为,当时当“王”是有风险的,所谓枪打出头鸟,谁先当王,谁就是众矢之的,所以,尽管都想当王,但都不敢第一个当。

        但是,任何时候都有第一个吃螃蟹的。

        公元前334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了。魏国想要结交齐国,再联合赵国韩国对抗秦国,魏惠侯决定前往齐国徐州朝见齐威王(注:这时齐威王还没称王,这是后世为了称呼方便)。为什么朝见?因为魏国是战败国。可是齐国爵位和魏国一样都是侯,资历还没有魏国老,朝见齐国不合适。怎么办?魏相惠施建议尊齐侯为王,这样朝见就名正言顺了。齐侯被称作王,心里自然是高兴的,可是他又怕成为众矢之的,就把魏侯也拖下水了,称魏侯也是王。原来的朝拜仪式改为了对拜仪式。这就是史上的“齐魏徐州相王”,从此,周王室连象征意义都没有了,战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面的人吃螃蟹就不稀罕了。公元前325年,为抗衡秦国的威胁,魏惠王与韩威侯在巫沙(今河南荥阳北)相会,魏尊韩威侯为王(即韩宣惠王),韩亦承认魏惠王称王。史称“巫沙之会”。

        同年,秦惠公邀请韩宣惠王和魏惠王到咸阳共商国是,三方互称为王。

        公元前323年,魏国邀请韩、赵、燕、中山国四国国君前往大梁结成同盟,共同对抗秦、齐、楚等大国,会上五国互相承认其余四国称王,史称“五国相王”,一时间各国风光无比。

        

        不过你别看称王这么风光,但真的是有风险的。齐威王听说中山国也称了王,非常愤怒,心想别的国称王也就罢了,中山国你一个小小的千乘之国也敢称王,活腻歪了吧,准备攻打中山。中山国吓坏了,悔不当初,求一个叫张登的人当说客,张登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齐国承认了中山国的王位,这件事才作罢。也有不愿意称王的,当时的赵侯赵雍才十八岁,觉得以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当王,回国后还是自称为君,后来,齐魏联合伐赵,赵军大败,赵侯这才被逼称王,他就是著名的赵武灵王。被逼称王,这赵王也怪有个性的。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终于使赵国崛起,他也成为大家心目中真正的王。

        

        看到没有,这几次称王事件基本上都是魏国发起的,似乎魏国对于称王更有特殊的偏爱。其实不然,这是魏国的一个手段,他们充分利用诸侯们想当王的心理,来达到结盟的目的,同时自己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也算是剑走偏锋吧。

        五国相王之后,战国七雄全部称王,标志着周王室权威的彻底消失,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更加白热化,而“王”的增多,意味着它不值钱了,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称王,烂大街了,所以最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不再使用“王”的称号,取“三皇五帝”各一个字,称作皇帝,沿用了两千多年,这个称号很权威,也很有气势,当官当成皇帝,当到极致了,没人敢随便当了。但是,官本位的思想却流传至今,且不见减弱,大概,这也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吧。



绝对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来源于网络。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