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就在本周,姚贝娜的眼角膜为贵州的罗老太太带去了光明,而她眼角膜的剩下部分,还可以让至少一位患者的眼睛,恢复健康。
罗老太太来自贵州遵义,最近四五年,她的视力每况愈下,虽看得见光,但却看不清楚物体。在医院接受了十几天治疗之后,她的双眼被确诊为边缘性角膜病变,必须要做手术,否则将会失明。
2015年1月16号,青年歌手姚贝娜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弥留之际,她做了一个决定: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并将这个遗愿托付给了深圳华夏眼科医院业务院长姚晓明。如今,这位罗老太太,已经是姚贝娜眼角膜的第四位受捐者。
但在贵州,根本就没有眼角膜的捐赠机构。和罗老太太一样在等待角膜移植的,还有5万余人,这眼角膜到底该上哪儿去找?
“如果我们把这个角膜当成一个钟表的表盘,一个病人在从12点到1点的部位有病变,我们就用捐献角膜相对应的部分,把它切下来做相对应的修补,也就是说哪个部位有病变,就用相应好的部位去修补它,这样就可以做很多次移植了。”深圳华夏眼科医院业务院长姚晓明说道。
一对捐献的眼角膜,可以救助多位患有角膜盲的病人,并且角膜移植手术的成功率高达90%。对这些因感染、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罹患的病人来说,只要能够找到配对的眼角膜,基本都可以重见光明。然而在我国,像罗老太太这样的幸运儿,其实并不多。
姚晓明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角膜盲的病人粗略估计300万左右,但每年中国大陆实施的角膜移植大概在5000例左右,而这5000例大多来自于斯里兰卡、美国等国的捐赠。因为角膜的匮乏,很多人在无望中等待,甚至在等待中失去了视力,甚至丧失了眼球。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作为一个歌手,姚贝娜能够在生命即将终止的时候能够做出这样一个善意的和崇高的决定,会感召很多人,像我现在了解的情况,很多捐献者在看了姚贝娜捐献的角膜的事迹后,更加坚定了本来还在犹豫的决心。”姚晓明说道。
姚贝娜作为明星,确实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到眼角膜捐献的行列中,但在我国对眼角膜需求的巨大缺口面前,这依然是杯水车薪,而用一枚眼角膜为多例患者移植的手术技巧,也已经是中国眼科医生的无奈的创举。此外,自从2015年国家废除从死刑犯身上获取器官之后,等待更多眼角膜捐献者的出现,成了角膜盲病人唯一的希望。
视频制作:宣霁祐
微信策划:宣霁祐
封面设计:刘晓媛
长按以下二维码图片
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
这里是 @央视新闻周刊
记录七天一页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