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郑智化,21世纪文明奇观

批判郑智化,21世纪文明奇观

Sir电影 港台男星 2025-10-30 23:57:35 10
文明的底线,被刷新了。

你能想象这是2025年发生的事吗,一位残疾人吐槽自己出行遭遇的不便,居然有一大批人不理解,不同情。

反而是嘲讽和网暴。


更不理解的是。


歌手郑智化批评的是公共服务的不足,如果能够改善,对这些人不也有好处吗?


为什么他们不愿意他人,甚至是自己,被温柔以待。


为什么这么积极地充当权力的“看门狗”。


而看不惯一个残障人士——


“你给大局添乱了。


这可能是最让人不寒而栗的地方。


在我们的身边,居然有着这样庞大一个群体,他们潜意识里就拒绝相信——


人,可以像真正的人一样活着。



01
“你哪有连滚带爬?”

不必强调当事人是明星,也不必强调他来自哪里,更不必以恶意去揣测他发声的动机。


现实只有一个:


一位60岁的残疾人,在公共场合遭遇糟糕体验后,提出抗议。


“对残疾人的态度是最没人性的。”

“冷眼看着我连滚带爬。”


结果,被“逼着”道歉了。

他抗议的根源?


很明显,是耻辱。


一道仅仅25厘米高的门槛,困住了一个失去身体控制权的人。


郑智化幼年罹患脊髓灰质炎,双腿退化、骨骼变形,近年行动更加困难,这25厘米在物理上,成了他难以跨越的鸿沟。



现场视频可见——


即便有四名工作人员在场协助,郑智化仍得自己拄拐,艰难地挪上台阶。


全程,2分16秒。


而这个过程结束后,他仍无法顺利落座,只能倚在舱门边。


本应用于接驳的客舱专用窄型轮椅,始终没有出现。



这看完这段视频,该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至少有三个。

1、用于残疾人登机的升降机,为什么与舱门有25cm的落差,为何不能调整?

升降机的意义,不就是为了无缝衔接吗?

△ 马来西亚槟城机场

2、如果因安全规定无法调整高度,为何没有预备后续方案?


比如一个坡道,一块板。


以及最后。


Sir最想弄明白的是:


在深圳机场已向郑智化致歉的情况下,这段机场内部的工作监控,究竟由谁授意、为何、以何种方式被“泄露”到网络?


我们不得而知。


可现实是——


这段曾让郑智化感到耻辱的经历,如今以视频形式公之于众,完成了二次羞辱。


也让郑智化合理的维权,变成了“网暴自己”。


第一种无理指控:

抠字眼。

“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你没滚也没爬。


怎么......

语文课真是体育老师教的。


只看动作是否达标?



不用看具体语境的吗?

其语法功能主要作状语,通过"滚"与"爬"的肢体动作叠加,具象化表现人物在危急情境下的狼狈状态。日常应用中既可描述真实逃窜行为,也可作为夸张修辞手法使用


现在问题明确了:

在四个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一个人用2分多钟的时间,翻上了一座25厘米的山。

——这一状况,配不配得上这种修辞?

前残奥会击剑运动员、火炬手金晶评论:用词并不过火。

道理很简单。

当一个人既失去行动能力,又失去无障碍环境,只能依赖他人协助时,肉体与精神上的“连滚带爬”,他们必须二选一。



首先,请勿断章取义。


在郑的原微博中,“冷眼看着”的主语,并非现场四名工作人员,而是对高低落差视而不见、不予调整的升降机操作方。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

态度好,不代表服务好。

服务质量取决于结果,不取决于表情。


这是郑智化。


得不到“优待”的普通人,又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02

“带节奏!”


还有一种荒谬的说法是。


郑智化是耍大牌,要特权,甚至出现这种丧心病狂的论调——


“你要别人给你提供残疾人特殊服务,就得付费。



这是什么社会达尔文晚期患者?


我们这个社会向残疾人提供服务,是为了赚他们的钱吗?盲人走盲道要付费?坐公共汽车爱心座椅也要付费?


就说机场的事件好了,我国是有明文规定的:

承运人、机场和机场地面服务代理人应免费为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本办法规定的设施、设备或特殊服务。


残疾人航空运输管理办法


或许在有的人脑子里,根本没有“社会福利”这个概念。


他们觉得残疾人的“特权”侵占了公共资源。


却不知道,这是对每一个人的保护,因为我们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会有陷入困境的一天。


是残疾人希望被服务吗?


其实,他们最大的愿望是——


不被服务。


如果无障碍化做得足够到位,残疾人就能够和其他人一样,自如地抵达社会的每个角落。


这岂不好吗?


一方面,是为残疾人设计的公共设施缺乏。


另一方面,又将对残疾人的服务视为奢侈品。


一旦别人提出不满,就是“得寸进尺”。


这种傲慢,来自某些机构可以理解。


而作为草根的网友居然也学起这种傲慢,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是投向自己的回旋镖吗?


郑智化在微博指出的另一大问题:


安检环节。


他指出曾多次在安检环节中,因工作人员的教条、死板的操作流程,感到失望、气愤。



因为随身助残设备,必须拆下过X光、不能带上飞机、耗费检查时间......


说明某些地方的安检流程,还有针对特殊人群能做出优化流程、做出改善、提高效率的空间。


然而。


批评部分地区机场安检流程死板,就变成了“攻击国家安检制度”。


他们是不是不知道。


不仅飞机,火车、地铁的安检层层加码,也就是这几年来的事。


这些通过了服从性测试的人,转而将服从性低的人,当成了异己。


就好像最近另一个新闻。


快递阿姨进校园被保安拦下。



当然今天你绝对有一大群“校园封闭式管理”的支持者。

恐怕大家已经忘了。

这种大学校门设门禁的做法,也就是这几年内的“常态化”。

在疫情前,大学从来都向社会公众开放。

看到网上那么多人异口同声说:

就是要这么严的”、“我们都配合了你凭什么不配合”、“你不觉得你一个残疾人要求得太多了吗”。

你知道这有多可怕吗?

这是一群缺乏基本常识的人。

没得到过,没体验过,哪怕文明的底线一跌再跌,他们依然感觉良好。



03

“你为什么不感恩?”


“人家明明都那样帮你了。”


这是这个事件前后,最让Sir不解的话。


《长安的荔枝》上线流媒体。


Sir又看了一遍。


太黑,太现实。


最黑的莫过于李善德找到了关键问题,发现了运转荔枝的办法,却朝廷六部里当皮球一样踢来踢去。


哪出了问题?


杜少陵点拨他:


你啊,没有感谢人家。


你若是在呈上转运之法时

就附上一份感谢表

说明此事得到了哪些部门的支持

把人家感谢进去



无独有偶。


Sir还真在微博看到一条,为郑智化提出的公关建议。


语气充满中国智慧:


感谢耐心协助,虽然很不愉快,但是依旧感激。



虽然在上一段,Sir不断强调规则和制度该为所有人提供的平等保障,这是郑智化公开质疑的合理性。


但在现实层面。


规则很多,落地很少。


比起制度保障,我们或许更相信——


“您受累照顾照顾”。


尽管《医师法》规定,医生禁止“非法收受患者财物等财物”,但Sir身边但凡有朋友家属需要动手术,总会苦恼:如何不动声色地给医生红包;尽管《教师法》规定,教师禁止“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但Sir某个地区的朋友说在他们那里,普遍小学1000,初中1000起步……


能当Sir的朋友,肯定都不是啥俗人。


但为了这些事:


“不敢不给啊......”



你不能够说这个运转体系出了问题。


哪怕本来是最基本的权利,你也只能作感恩戴德状。


一段土豆和吕严的短剧:


假机器猫掏出了一样又一样的道具,想替打工人伸张正义。


后来被吐槽,这些道具不过就是《劳动法》和劳动仲裁委员会。


机器猫傻了——


你们怎么啥都有

就是不遵守



回到郑智化的事件。


究竟是他提出的诉求不正常。


还是谁,在用一种逆天的规则在规训他?


再说一个三年前的事吧。

还是郑智化,他的《星星点灯》被翻唱,歌词被改。

现在的一片天,是晴朗的一片天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总是看得见

图片

现在的一片天,是肮脏的一片天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

图片

今天看来。

听不得批评,一定要把“脏脏”改成“晴朗”的,只是审核吗?

难道不也已经刻进了许多人心里。

他们认为郑智化的微博太过火,太不留情面,是不是不知道郑智化从《水手》就一直是一个充满愤怒的老炮形象?
都市的柏油路太硬
踩不出足迹
骄傲无知的现代人
不知道珍惜
那一片被文明糟踏过的海洋和天地

是呀也对,这才是他讨人厌的原因。

怎么会有人这么火力全开,这么腰杆挺直。

——感觉不对呀,不像是自己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破坏之王阿姨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