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炜:当年有个德国阔老太太说要收养我

李炜:当年有个德国阔老太太说要收养我

程鹤麟的瓜棚 内地男星 2020-02-28 01:00:18 604

 

(上图:德国城市弗伦斯堡。)


1980年代初,我在德国实习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德国朋友,其中不少人邀请我到他们家里去作客。在烟酒批发公司实习时,我的同事大多数都是属于蓝领阶级,他们经常请我到他们家里去。他们也经常搞家庭聚会,请其他朋友一起来作客,他们的房子也就100多平米,也有平层,也有楼上楼下,我们一起聊天,唱歌,跳舞,很有意思。

通过这些关系,我又认识了其他的朋友,其中认识了一位叫沃尔夫曼的人,他是公司财务部女同事的男朋友,他自己也有个大房子,独门独院,而且,他自我感觉很好,还感觉自己特别有钱。他的工作是推销电脑,每推销出去一台电脑,他就有提成,他几乎每个月都能挣到1万多马克。当时,这是一笔很大的钱,因为德国国会议员的工资每个月不过也就是1万多马克。当年,凡是能挣钱到这个水平的人,都能开上好车,比如奔驰,宝马,而且都是2升以上排量的车。

(上图:1980年代初的本文作者李炜。)


沃尔夫曼经常邀请我去他家,跟他孩子和女朋友(我同事)一起吃饭。孩子的妈妈跟他分居了,但有时候孩子的妈妈也出现,同时,他女朋友也在场,我觉得很怪。一次,我悄悄地问他:“她们两个同时出现,会不会很尴尬呀?”他说,不会。我又问他,你孩子会不会很尴尬?他说,不会!而且,他马上回过头去问他儿子:“你妈和我女朋友都在这里,你会不会尴尬?”儿子很不情愿,但又很腼腆地回答道:“不会”。我内心里总觉得,他说得不是真心话。

这个每月能挣1万多马克的电脑推销员是个大胖子,很魁梧。

一天,一个工人打扮的人来到他家,跟他低声地说什么。

突然,沃尔夫曼大声地叫喊起来,训斥这个工人。我以为这个工人会发火,也许会动手打起来。但是,这个工人没有任何反应,依然小声地声辩着什么。

最后,工人走了。

沃尔夫曼转过身,坐回到沙发,对我说:“对这些人就要厉害!”

我问,怎么回事儿?原来,这个工人来讨钱,沃尔夫曼欠了他的钱,不知道是工钱,还是什么钱。沃尔夫曼不愿意给,让他走,以后再说。

他对我说:“在我们德国,有钱人说了算,这些穷人就要该挨骂!”

我问他,不会有麻烦吗?

他非常肯定地说:“绝对没有问题,对穷人就要这样,他不敢怎么样!”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德国人对德国人发脾气,也知道了一个真理,在德国,挣钱多的人就牛,挣钱少的人就怂!

 

沃尔夫曼有个姨姨,自己在汉堡开了一个小商店,挣了不少钱。到了退休年龄后,老太太就把汉堡的商店卖掉,然后跑到这个靠近丹麦的小城市佛伦斯堡来生活。

她独自一个人,没有老伴,也没有子女,但有一大口袋钱,怎么花也花不完。她不买房子,直接住在一个三星酒店里,吃饭就在酒店的楼下餐厅,休息就回到楼上房间。房间也不大,大约40平方米左右,她所有的财产都在这个房间里。老太太算过,就照这样奢华的消费,她活到100岁都花不完自己口袋里的钱。

其实,她的钱都在银行,我这么说为了形象而已。

她老人家的人生安排非常有计划:在费用高的地方挣钱,到费用低的地方养老;活着的时候,清醒的时候,把钱尽量花光。

这样的人生观,我是第一次见到,非常新颖。

(上图:1980年代初的本文作者李炜。


一天,这位70多岁的老太太要请沃尔夫曼吃饭,沃尔夫曼把我也叫上了。

老太太看到一个中国的年轻人,非常高兴,问东问西,想了解一些东方的故事,我也一一回答了她的提问。

最后,老太太对沃尔夫曼说:“这个年轻人真好,我想adoptiere他。”我不认识这个单词“adoptieren”,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沃尔夫曼马上变得非常兴奋,对我说,我姨姨要“adoptiert”你。

我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估计可能老太太要给我红包什么的。回到住宿房间里,我赶快查字典,才明白,原来这是个动词,是“收养”的意思。老太太要收养我?我自己有父母,我又不是孤儿院出来的,干嘛要被收养?顿时,我觉得很无聊,没有情绪了。

过了几天,沃尔夫曼碰到我,又说起这件事,他非常兴奋,好像是他被收养了。他告诉我,如果被“收养”了的话,老太太就会把遗产全部给了我!我听了这些,没有任何感觉,总觉得,我不是孤儿,我有父母,干嘛给别人当儿子?钱有什么用?我只需要家庭电器化,我也不需要汽车,因为中国当时就没有私人汽车一说,汽车都是公家的。

其实,这个老太太就是说说而已,过过嘴瘾,或者,吓唬吓唬她的晚辈们,激励他们多对老太太好一些,跟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我以后再也没有见到她老人家了。不过,她晚年卖了房子住酒店的做法,对我影响很深,让我也不断在考虑这个养老的方法。

(上图:1980年代本文作者李炜与德国友人。)

(上图:1980年代后期,本文作者李炜访问德国时去探望德国友人Suess“甜先生”一家人。

(上图:1992年,本文作者李炜在香港接待德国友人娄豪斯等人


在德国,有自己房产的人不到人口的一半,而且就是有房子的人也是根据需要来调整住房面积。

比如,我们的数学教授,他在基尔市中心地带有一个100多平方米的楼房单元,在一层,外带一个花园,花园面积也是100多平方米;三个睡觉的房间,他夫妻加三个孩子共五口人。这个面积的房子按今天中国人的标准不算大,但当年不一样,当年北京人均住房面积只有4平米,所以一家五口住100多平方米,在我的概念里就是很大的房子了。那位数学老师说,买这个房子主要为了要这个花园,因为孩子们要玩,需要空间。等孩子们长大出去上大学后,他准备卖掉这个房子,买个70多平方米,也不需要花园,有个阳台就可以,他们两口子住就足够了。

德国人的价值观好像很务实,非常现实。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