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生下来性格都有遗传成分,但更多的是来自后天,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无论是用正面还是反面的例子,都可以找到这样的佐证:如美国天王迈克尔·杰克逊,他一生光彩夺目,可有又有谁知道他其实也在用自己的一生去寻找他丢失的童年!父亲的毒打,让他从小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成名后又称为家中的摇钱树,曾有过两段婚姻…他所住的“梦幻庄园”其实是一个儿童游乐场,但是,童年的梦始终离他遥远。
在成年人的性格或人生道路中,都可以看到童年的影子。可以说,童年就是人生画面的最初的底稿,就像盖房子一样,决定高度的是它的地基。童年的经历会慢慢促成性格形成,环境的熏陶,习惯的养成,潜移默化中开始奠定他的三观。所以幸福的童年带来的是健康的人生,反之,难免给孩子的人生蒙上阴影。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为什么对一个人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童年。再来看伊能静的例子:
提及7年前的离婚,伊能静说,任何一个女人从18岁到40岁,22年的婚姻,当她决定要放手的时候,那一定不是一个冲动的,或者是一个轻率的决定。对于很多人来讲,如果她结束一段婚姻跟感情,她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去做各自的生活。
(视频:伊能静TED演说)
她曾是集歌手、演员、作家、主持人、编剧、导演等多种身份于一身,娱乐圈中公认的才女。成功出版13部热销书,1本画册和8本写真集。其中文学类著作《生死遗言》,连续22周位居台湾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7年前,因为选择结束婚姻,令自己声名狼藉。为什么?只因为身为一个公众人物,自身的言行举止就必须被押上舆论审判的高台。
而当舆论愈演愈恶劣的时候,被外在所束缚的价值标准又会重新生长, 所以当伊能静婚姻结束的时候,她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婚姻这个问题,它甚至回到了她的童年,开始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图:伊能静TED演说)
对于伊能静来说,她的出生就是一个悲剧,在她成长的无数岁月里她总能听到这么一句话:“如果没有你。如果没有你,妈妈可能就会过得好一点。”
伊能静从小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传统家庭里,排行老七,家中7个都是女孩,所以当她父亲发现她是女儿,妈妈不能再生的时候,他就走了。
她从一出生就被埋下——我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这样的一颗种子。
(图:伊能静TED演说)
后来母亲告诉她,这辈子你嫁一个好男人你就会幸福了,你别像妈妈一样。是的,她努力了,全力以赴了22年,最终决定放手,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所说的,所做的一切,都让她成为众矢之的。
(图:伊能静TED演说)
再仔细看,经历那么多事情之后,所看到的伊能静只不过是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告诉大家,她已经从过去走出来了,不管大家怎么评价她,现在的她伊能静,没有在童年的创伤,年少的不幸和婚姻的失败中自怜自艾。
相对于其他前任分开后,相互撕x,或者其中一方纠缠不休,伊能静的所为,也让我们看到一个母亲的该有作为。她没有因婚姻破裂而隔断与孩子联系,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也没有将孩子卷入到战争中来,把孩子作为伤害对方的武器。对于自己的童年、出生、经历,所有的不幸她并没有过渡给孩子,甚至在离婚后,也没有将自己的怨恨、失败嫁接给孩子。在接到这个访谈的邀请时,她的儿子还亲切的为她挑选衣服,母亲节给她写暖心的信等等,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她其乐融融搂着自己的儿子,所露出幸福的微笑。
(图:伊能静TED演说)
如今的伊能静,她有完整了的新生活,面对离婚,她不后悔。过去的经历与磨难,都已成为往事,就像肖申克救赎里男主人公所说的一样,那些令你难过的事情,总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她用自己的方法,告诉人们,她就是这样一个人,有思想,有主见,独立、坚强。作为一个母亲,她也做了自己该做的。
反观过来,现在的父母婚姻破裂,孩子往往是其中的牺牲品,也因此成为很多父母处理不好的问题。对于婚姻失败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切勿把畸形的种子埋入孩子的内心,切勿把自己的失败,内心的恼怒和怨恨嫁接给下一代。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离婚只是分开,并不会改变对他的感情和态度。双方要做的应该是对孩子教育的一致性,并给予给他足够的关爱,让他从父母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
那么该如何让孩子从父母失败的婚姻中释怀呢?对于父母来说,结束一段婚姻后,于对方而言,会变成另外的角色,但是孩子来说,父母依旧是父母,有负面情绪再正常不过,这时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导。相对于讲道理,给予物质上的关怀,心灵的关爱和抚慰才是最重要的。可通过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来调节孩子的心理。亲子关系,通过阅读来治愈,在绘本里学习家庭的共处之道。
在给孩子讲关于单亲这个话题的绘本之前,一定自己先看一看,体会一下我们面对这些故事的心情。想一想,我们为什么给孩子讲这个故事。
当父母的婚姻破裂时,有大部分孩子,尤其稍微大点懂点事的孩子,会把父母离婚的理由归结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所造成,一旦孩子有这样的认知,那么他会自责、自闭、缺乏安全感,这些问题如果不能释怀和消除,则会影响他长大后的人生观和婚姻观。所以在和孩子一起阅读关于单亲这些绘本时,首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爱。
绘本可以说是孩子的精神食粮,优秀的绘本并不只是一些普通的识字图片、毫无创意的插画,它可以真正的起到言传身教的优秀读物,让孩子耳濡目染,有助于提升孩子对他人的信任,让他自行找回安全感和归属感。
◆ ◆ ◆
绘本推荐
▼
▼
《我的爸爸是焦尼》
狄姆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不能经常见到爸爸焦尼,然而只要能和爸爸在一起,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他告诉所有人他身边站的就是他爸爸。没有悲伤也没有眼泪,没有埋怨也没有责备。只要拥有爱只要沉着不退缩,就会有勇气、有力量、有安全感。什么是亲情?亲情就是爸爸对狄姆所说的:“马上会再见面的。”所以,火车回来的时候上面坐着的肯定是狄姆最喜欢的爸爸。
▼
▼
《小獾的两个家》
小獾的爸爸妈妈整天争吵不休。后来他们没有再吵,却整天都不讲话。他们不再相爱了。但是爸爸和妈妈向小獾解释说:我们不愿意住在一起了,我们总是吵架,你也不快乐,我们决定分开住,但是爸爸妈妈永远爱你。爸爸妈妈最终还是分开住了,小獾一段时间在爸爸那住,一段时间在妈妈那住…小獾终于相信,虽然爸爸妈妈分开了,但是他们永远爱着自己。
▼
▼
《汤姆和伤心的鲁鲁》
生活中的有些变故无法挽回,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汤姆的朋友鲁鲁,就面临着父母离婚的问题。孩子虽然不理解,但必须面对。这时,最重要的是获得信心,学着面对、接受和适应。愿家庭变故中的孩子能够获得更多的安慰、体谅和关爱。也愿这些孩子都能理解:男人和女人如果不再相爱了,就会分开。但是你永远都是他们的孩子…
▼
▼
《我有两个家》
妮娜有两个家,爸爸住一个家,妈妈住一个家。她有时候和爸爸住,有时候和妈妈住。在这本可爱的绘本中,作家以简洁的文字,说出孩子面对父母离异的心情,引导孩子正向思考。
▼
▼
《记忆的项链》
萝拉有一条用扣子串起来的项链,是用来保存记忆的。可是萝拉的母亲过世后项链便打上了死结,不再加入新的扣子,形成闭锁的状态。小花猫扯断了项链后,打破原来封闭的状态,迫使萝拉必须走出自己的象牙塔,也让新妈妈有参与建立关系的机会。从扣子散落到逐一寻回的过程,萝拉观察、倾听并且思考新妈妈的作为、话语和想法,慢慢体验她对自己的关怀和了解,也明白自己必须重新调整,以不同的态度和方式来面对新妈妈。
▼
▼
《大猩猩》
单亲家庭小女孩安娜的故事,她渴望得到爸爸的关爱,可是现实生活中的爸爸既冷漠又严肃。父女俩吃早餐的时候,爸爸在看报纸,父女两人没有交流。在安娜过生日的前一晚,安娜想要大猩猩作生日礼物,得到的却是一只玩具猩猩。安娜感到自己被关在笼子里,像动物园里的猩猩一样。不过,当晚让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玩具猩猩变成了真正的大猩猩,并且要带安娜去动物园玩……
▼
▼
《我要去找我的爸爸》
小尤里乌斯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他总是问妈妈:“爸爸上哪儿去了?”。有一天,正在做饭的妈妈随口说了一句:“你爸爸去了生长胡椒的地方。”小尤里乌斯太想爸爸了,他带上最要好的朋友绒布熊伊格纳兹,踏上了寻找爸爸的道路······
▼
▼
《爸爸,我爱你》
罗拉深切的爱着爸爸,爸爸也深深的爱着罗拉,因为爱,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力量,因为爱,他们的四周被幸福满满的包围。
……
年龄越小的孩子,环境对他的影响也就越大。如果爱孩子,就给他们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即使有不得不分开的理由,但请继续并且永远爱他们,陪伴他们,不要让他们幼小的心灵有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