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海安广电陈冰走帮服日记:走心

夜读|海安广电陈冰走帮服日记:走心

海安播报 内地女星 2017-10-11 17:53:17 530

走  心

作者:陈冰

    “走帮服”就像一粒种子,落到哪里,就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小花开到哪里。海安广电台根据上级要求,分批深入基层,扎实开展“走帮服”行动,真走实帮,持续做好富民强企“走帮服”活动,仿佛和煦的春风,将“走帮服”的种子越吹越深,生出真心、真情。



     现在有个热词叫“走心”, “走帮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 “走心”,不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不但要“身到”,更要“心到”。因为我从小没在农村待过一天,走访前我还担心和村民沟通有困难。但通过几天的走访,我和他们有了一次次更亲密的接触,随着走访的逐渐深入,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到农村走一走看一看,让我对他们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带给我很多的收获和感触。


     此次“走帮服”,我参加了韩洋村2组和3组共55户的走访。大多数70岁以上的老人都交了农保,而年轻一点的,基本都是社保。每到一户,我都是先发联系卡,解释清楚联系卡的作用,然后再走进去看一看,坐下来聊一聊,详细记录下每户的实际情况、家庭收入和是否有困难等。我的走访笔记,被县里作为范本展示。有人问,有没有慰问金发,我告诉他,总书记说过,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韩洋村2组已经拆迁,村民没有了田,大多安置在韩洋花苑,韩洋村3组的村民每家都有4亩左右的地,家家户户是楼房。


     问到收入,有人毫不掩饰,说一家人年收入10万以上。老人务农多,青壮年从事的工种很多,木工、漆匠、装潢、司机、做工程,大学毕业留在上海、苏州、南京工作的不少,在外地打工的也多。韩洋2组和3组还有个特点,做上门女婿的多,说明村民的思想还是很开放的。


     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村民谈不上多有钱,但是生活很安定和满足。62岁的陈金富,原来开叉车,据说现在不开了,在家;56岁的老婆卢从凤,在韩洋文峰超市打工,年收入2-3万;32岁的女儿陈玉玲,生一对双胞胎男孩后得子宫癌,看病去了几十万,目前在家带小孩;34岁的上门女婿的罗来洪,是电焊工,说现在无事在家。问罗来洪是否想创业,也说不想。确实,村民们小富即安、满足于生活的安定、满足于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的心态,让四处奔波、压历山大的职场人很羡慕。但是,对于失地的农民家庭,虽然他们已经集中安置,生活无忧,但在奔小康的大道上将会落伍。所以,我还是提了建议给他,希望他能发挥电焊工的专业技能,到外面去闯荡闯荡,干出一番事业,给家人更美好的生活。



     57岁的杨学林,去年做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花费30万,问是否有补助。我耐心解释,因为他还有儿子、女儿在外地工作,够不上政府补贴的标准,老人还是理解接受了。


     村民小组长反映了村里的一些问题,我进行了梳理上报,尽量帮助解决。那几天,确实走得很辛苦,但几天走访下来,感受颇多。从开始的村民不理解,到后来的积极支持,我觉得这是一次脚踏实地的群众路线,我觉得群众说了什么逆耳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听进去多少,记在心上多少,反映和解决问题多少。只有把好事做好了,实事做实了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党员。道路虽近,不走就不可能到达;事情虽小,不做就不会成功。只有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真走真帮真服务,我们的工作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