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is Kalanick
Uber 创始人
来中国之前,我并不知道补贴为何物。
我们在美国是盈利的,我们更擅长打造盈利的,可持续的城市市场。
所以,当我们进入中国,我们需要向滴滴学习,如何提供补贴。
我们目前,在中国已经补贴了数以十亿计的美元。
当优步订单规模越来越大,补贴就很难持续。如果每一单的补贴是4美金,100万订单时没问题,10亿订单的时候就很难。
我们不能一直补贴下去,最终需要盈利。
我们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实现了盈利,在中国,我们很接近了。
让市场回到正常状态,有两种途径。
一方面,投资市场必须变得冷静,只要有更多的钱投进市场,就会不断看到大量的补贴进入。
另一方面,是你要做得足够大。
所以,我希望热情的投资者,能够冷静下来。优步擅长通过运营来持续盈利,这是优步胜出的最大机会。
这一切只是开头。
没有哪个市场可以出现赢者通吃,而是赢者能占多少的问题。
互联网市场的第一,通常占有60-70%份额,滴滴目前就是这个份额。
但一年前,滴滴占99%,未来份额如何变化,得走着瞧。
我们是为城市而生。
我们把技术开发出来,把需求和供应有效匹配,提高效率,这是uber的本质。
滴滴扩展了很多关联业务,但我们并没有计划成为第二个亚马逊。我们所做的只是五分钟之内提供一辆车。
当然,五分钟之内,也能同时提供很多别的东西,但你要知道,有些东西人们并不想五分钟内就拿到。
在中国,起步的时候,有一个老大哥在后面确实是很有帮助,这也是我们找到百度的原因之一。
但总有一天,我们的生意会做大,我们都会相对独立,当你每年账面收入达到数百亿美元,我们会超越这些老大哥。
和微信无法顺畅合作,令我非常难过,每个星期我们有大概50万到100万的新增账户无法使用微信支付。
我们很愿意,对微信保持开放态度,虽然我在几次和马化腾的公开见面中,他表现得非常友好。
但目前来说,腾讯并不愿意向我们开放。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的做法也并没有对我们的发展构成障碍。
之前,我们使用支付宝,也非常不便利。但我们,可以和百度钱包合作。
而现在,我们正在加强和阿里的沟通。
在中国,不是只有腾讯和阿里两边可以选择,它有很多边。
我们5年以前起步,当时只有6个人,现在有6000人,管理上的挑战很大。
我不会像有些企业家那样,通过例会传递指令。
我本人的工作,就是解决下属解决不了的问题。
越难的问题越兴奋,就像数学教授遇到高难方程。
通常一周,总有那么几次,我因为某个事情变得激动,甚至大吼。如果事情不顺,会非常沮丧。
一周有那么两三次,我会需要,因为情绪激动而对别人道歉。
随着,你成为一家更大的公司的CEO,这种情绪失控的时刻,必须越少越好,否则会影响大家的创造力。
我们让城市团队,有权去打造优步,在那个城市的发展轨迹。
所以,我们在中国的的业务,是中国人在管理,我们用最优秀的年轻人,他们在自己的城市里建立起一个管理系统,我们赋予他们决定权。
在很多方面,优步全球就像是投资者,帮助地方团队打造自己的业务。
我们在中国投的很多资金,都来自其他市场的盈利。
每个企业都有风险,关键在于你的成长速度,能否找到足够多的司机,来满足城市的需求,能否找到合适的价格点。
很多风险,都牵涉到我们发展的速度,在哪里发展,如何发展,多高的盈利。
我不认为,我们的生存面临风险。不存在我们能不能,继续在中国市场呆下去的问题。
我进入一个城市,就会跟这个城市的市长说,我能给你创造2万个就业机会,能减少拥堵和污染,你为什么还要抵抗优步?
世界上几乎所有地方,最终都会接受这种创新,在中国也会一样。
绿善公学
你要走的路,一定有人探索过…
长 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