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不是“李小龙” ,我是方利帮——访鄱阳李小...

【关注】‖我不是“李小龙” ,我是方利帮——访鄱阳李小...

鄱阳报社 港台男星 2016-05-16 19:12:16 179



导读


提起国际武打明星李小龙,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1940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镇的李小龙,是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UFC开创者、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演员。他在香港的四部半电影3次打破多项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1962年李小龙开办“振藩国术馆”,1967年自创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逝世,享年33岁。


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将补拍版《死亡游戏》的开映日6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1993年美国发行李小龙逝世20周年纪念钞票,好莱坞名人大道铺上李小龙纪念星徽。同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终身成就奖”。1998年11月,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武术电影巨星奖”。1999年《时代周刊》列出20世纪英雄与偶像人物名单,李小龙与英国已故王妃黛安娜、美国总统肯尼迪等一同上榜。


然而,在我县双港镇乔家村有一位农民,无论是外形,还是神态都酷似一代拳王李小龙。当人们看到他时,都惊呼是“李小龙转世,并要他签名合影。这时,方利帮总会淡淡地说——我不是“李小龙” ,我是方利帮。


5月15日,在县委党校鄱阳正大商会成立大会会场上,一名身穿红色运动服、酷似武打明星李小龙的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一下子就成为与会人员关注、议论的焦点。会后,大家纷纷与他交谈并合影留念。这个人,就是方利帮。


当天中午,利用午餐时间,记者采访了这位“国际武打电影明星”。不善言辞的方利帮向记者吐露了他由一位普通打工仔成为一名北漂特型演员的酸、甜、苦、辣……(图/文 记者 陈元波



从小就是李小龙的“超级粉”

1979年,方利帮出生在双港镇乔家村一贫困农民家庭。早在8岁的时候,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银幕上看到了李小龙的矫健、生猛的形象,从此,方利帮便与这位比他早39年出生,与他毫无关系的国际武打明星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是宿命!”说这句话时,方利帮坚毅的面中流露出一种复杂的表情。


从最初的喜爱,慢慢转变为模仿。痴迷武术的方利帮,凭着良好的自身条件和过人的天赋,逐渐练就了一身腱子肉和好武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的身形和样貌越来越像李小龙。小时候,方利帮留着短发,后来蓄起了长发,活脱脱李小龙再生。据了解,李小龙身高172厘米,而方利帮不高不低,也正好172厘米。太巧合了。有人戏称,他简直就是李小龙转世投胎。


见过方利帮的人都说,“太像李小龙了,无论是外形,还是神态,以及李小龙招牌动作,都惟妙惟肖!”


到后来,朋友也都不叫他的名字,而称呼他为“小龙”。对于自己这张“明星脸”,方利帮笑着摆摆手,并没有过多的去说什么。


方利帮告诉记者,出于对偶像的崇拜和致敬,他的的艺名叫:方小龙。



心酸的追随偶像路

方利帮自小性格就要强,因家庭经济条件贫困,早在他16岁那年,便离开了家乡前往杭州打工。一方面是生存,一方面是自己的梦想,这注定了他的寻梦之旅会充满艰辛与痛苦。用他的话来说,“一路走来,饱含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辛酸。”


怀着对武术孜孜不断的追求,17岁的时候,方利帮来到了江西省南昌市武警总队学习散打,习武之人多少难免有些磕磕碰碰,经常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在习武过程中为了一个平常的动作,他都会反复练习,以求每个环节都精确到位。对于这些,方利帮告诉记者:“苦和累只是努力过程中的一种付出,早就已经习惯了,如果这些都克服不了,还有什么资格去向偶像学习呢?”


然而,长得像明星,不等于就能成为明星。尤其是对于方利帮这样没有任何娱乐圈背景的农家少年,想成为明星,似乎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在南昌完成学业后,迫于生计,方利帮只得继续回到杭州打工,一干就是十多年。这十多年来,他从未放弃过对梦想的追求。一有时间,他就观看李小龙的影视作品,然后认真锻炼,潜心习武,暗中揣摩偶像李小龙的神态举止,哪怕是一些细微的表情和动作,如李小龙那犀利的眼神,坚毅而不动声色的表情他烂熟于心,反复表演。


“有时太投入,我自己都搞混淆了,觉得自己是李小龙,而不是方利帮。”由于长得像,学得更像,方立帮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总有人惊呼:“李小龙、李小龙!”然后要签名并与他合影留念。这时,方利帮总会淡淡地告诉对方:“对不起,我不是李小龙,我是方利帮。”



希望在演艺道路走下去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在方帮利身上得到很好的印证。2014年,在朋友的推荐下,方利帮拜已在演艺圈小有名气的李小龙特型演员石天龙为师。


同样长得像李小龙的石天龙,第一次见到方利帮惊呆了:“这个人怎么比自己还像!”于是,他欣然收下这个徒弟。在石天龙的推荐下,方利帮终于有机会接触演艺圈。


有一句话,叫“看上去很美好”。“其实,有时候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作为替身,替主觉拍一些高难度、高危险的场面,没有正面特写,只有背影、侧影;没有台词,只有动作,最可悲的是,演职员表上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只有自己知道电影里那个场面是自己拍的。这是我们替身演员最大的悲哀!”方利帮脸色凝重的对记者说。


方利帮告诉记者,在常人看来,拍戏很好玩,但实际上一点都不好玩。有时一个桥段,反复拍摄,直到导演说“OK”为止,十几遍下来,精疲力尽,大碗主角在经纪人和助理的搀扶下,钻进小车去了宾馆休息,方利帮这些跑龙套的还要忍饥挨饿的收拾现场。


2015年11月份,方利帮在北京参加电影《笑傲江湖》拍摄时,从二楼跳下来,因水泥路面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而导致骨折,当时痛的直冒冷汗……为了不耽误拍摄进度,只是进行简单包扎处理的方利帮,第二天便咬牙继续拍摄。


然而,最困扰方利帮的还不只是这些肉体上的痛苦。他说,为了能够在演艺道路上有所发展,这些年他借了十几万元钱债务,现在在剧组收入极不稳定,多时一天800元,少时300元一天,还要自己卖盒饭,除去在北京的房租和日常开销,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回家。为此,他没少遭妻子埋怨。“家里还有两个小孩要上学,父母亲又年迈多病,家里过得很拮据,愧对家人啊!”


记者采访得知,不少武馆、健身房老板都看中了方利帮的武功和他的“明星脸”,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高薪聘请他做教练或代言人。这或许是方利帮解决经济困境一条路子,但都被一心想在演艺事业上创出一片天地的他婉言谢绝了。




【采访后记】有梦想,总会有开花的那一天


与方利帮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交谈后,记者并没有“邂逅”明星的新奇与激动,相反,心里倒有几分沉重。


在五光十色,潜规则盛行的娱乐圈,要想出位,成为真正的明星,谈何容易?数以万计的怀着明星梦的人,能够成为王宝强、黄渤那样明星的几率比中“六合彩”还小。所以,方利帮选择的无疑是一条曲折坎坷之路。


然而,“人是要有一点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真诚希望鄱阳老乡方利帮,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汗水,一步一个脚印在演艺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鄱阳本土“明星”。


因为,有梦想,总会有开花的那一天!



温馨提醒·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一扫或长按此二维码即可关注 ↑·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鄱阳报社”微信公众平台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