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教师微信号:fcjs2014
“你心中的桃花源,是一个地名,一处风景,还是一页经典,一篇诗文?
是时间之外的栖居,还是索溪而上的追寻?”
……
清晨在倾盆大雨中驾车2小时的疲倦,因黄耀红博士的这一段阅读宣言,瞬间消失了。
伴随着舒缓动听的音乐,美如仙境的画面,优美清澈的文字,《追寻心中的桃花源》为我们呈现了一份既养眼又养心的宣言。
我仿佛听到了内心深处久违的花开的声音,满心缤纷,温柔满怀。
“千年桃花有意,世界温柔待你。”连日来,因为工作带来的倦怠和郁闷,因诸事扰身的备极艰辛,仿佛伴随着这一树树桃花,而渐行渐远。
为期两天的湖湘教师读书论坛,让我们跟随大师们的脚步,共同追寻心中的桃花源,寻求生命的丰盈。我们都需要在现实的苟且中,遇见这样一种美好。
一、遇见雅致——王立新《读书创造生活》
深圳大学的王立新教授用轻松幽默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读书是为了“读道、明理、亮心”,强调了育人必须追寻人与生命的本真。他说:无知生活就寡淡,无聊生活就无味,无目标生活就无雅致。
读书之“读道”,是一份雅致;
读书之“明理”,是一份雅致;
读书之“亮心”,更是一份雅致。
二、遇见自然——朱爱朝《我的自然笔记》
育才学校的朱爱朝书记不愧为长沙首席名师,她的演讲圆融通达,极富魅力。她擅长与现场互动沟通,擅长让现场共读共唱。她的育人理念既充满艺术成分,又扎根儿童实践。她为我们一一呈现她那特有的自然笔记,这是一份个人与自然的私语。栩栩如生的绘画技巧,流畅美丽的语言表达,带着艺术气息的育人实践。她用文字,用诗歌,用绘画,用吟诵,为孩子们打开了城市与自然连接的法门。
我从来不知道,关于二十四节气,可以有如此鲜活丰富的课程资源。朱爱朝老师引领着我们,遇见自然,遇见心中的理想。她宛如一位教育哲学家,小小的身躯内藏着巨大的小宇宙。听着她的演讲,晶晶转头对我说,我有一种冲动!我说:我也是!我们俩相视一笑,瞬间默契的欲言又止。那一刻,我们都明白,我们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自然的种子,顺应孩子天性的种子,给孩子以完整生命滋养的种子,让阅读长进生命里的种子。
三、遇见底蕴——郑燕《星空、野地、花开——阅读这样影响我》
与会人员的资料袋里,有一本《我的时光之书》,茶歇时禁不住捧来细读,很快吸引,欲罢不能。脑海中不禁对这个著书的女子充满好奇,想要看看这位朋友眼中描述的温暖、大气、努力且不俗的女子。
下午,当身着白衣黑裙,系着粉色丝巾的郑艳出现在舞台中央时,虽然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仍是被她惊艳到了。喜欢听她讲话,她用甜美温柔的声音,娓娓叙述她的“奇遇”。分享她在几处人生拐点时,是如何取舍与选择,如何归零与游走。我想,这一切的奇遇,皆因这位自称奇葩的奇女子,坚持阅读,拥有底蕴,忠于内心,坚定地追寻内心的桃花源。
主持人吴昕孺的点评,让本已起身打算提早离场归家的我们,又为之吸引而坐下安心认真聆听。他说,怎样做最好的自己?首先,要不迁就自己,始终坚持自我追求;其次,要不迁怨外界,积极追寻强大内心;最后,坚持阅读成就自己,做独立率真的自己。
无论是郑艳,还是吴昕孺,他们的讲话都充满魅力。魅力源于底蕴,底蕴源于阅读。阅读让人不至于迷失自我,阅读让人更加珍视平凡真我,阅读让人成为更好的“我”!
四、遇见思考——魏勇《通往理性之路》
在《未来教育家》杂志上见到过魏勇老师,知道他是北京十一学校的名师。高大潇洒的他,站在演讲台上,用充满磁性的声音,与我们分享了感性的读书历程,呈现了理性的思考之路。他告诉现场的老师们:要永葆好奇心,要拥有质疑能力,要掌握思考方式,这样,在通往理性的道路上,便可稳稳前行。学会厘清事实以及逻辑,评估立场的影响,坚持中立原则,反对立场原则,掌握重估理论,学会精确思考……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个通往理性之路的前行者的建议。
坐在身边的纯问我:你觉得他帅吗?我认真看了看站在舞台上的他,浑身散发着理性思维的魅力,洋溢着人文情怀的芬芳,遇见这样的老师,学生是幸福的。我又环顾了四周听众的眼神,只见大家全神贯注,目不转睛,面露欣喜和愉悦,遇上这样的主讲嘉宾,台下的听众亦是幸福的。
学会理性思考,就能在浮华中找到自己,认清自己,认识周遭世界,不被外物限制,在动态的环境中定心定行。为人师,为人父母,都需要这样一种理性和思考,才能让孩子与我们一起,更好的成长。
五、遇见有趣——蔡皋《趣味》
“遇见一个人,打开一个世界。遇见一种思想,打开一扇窗。”当主持人黄耀红博士隆重而又温情地介绍古稀画家蔡皋先生登场时,我们看到了一位满头银发、身着牛仔上衣的画家奶奶。她着实是一个有趣之人,张口就唱,张口就策,张口就能把你带入她的美丽与芬芳。从她厚重又质朴的语言描述中,我们看见了她芬芳的内心;从她充满质感而又绝美的绘本中,我们嗅到了她芬芳的灵魂;从她聊生活聊艺术聊童年的侃侃而谈中,我们见识了她芬芳的思想。
她的魅力,厚重又极具质感,朴素且充满生活气息,芬芳而不失兴味。她一再强调:她是因着自己的兴趣,用喜欢的手段,传播文化。而我却觉得,她拥有着不仅是艺术高品位,同时还拥有阅读高趣味,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人。
有趣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无趣。台湾诗人余光中在《朋友四型》里把人分四种:第一型,高级而有趣;第二型,高级而无趣;第三型,低级而有趣;第四型,低级而无趣。蔡皋先生,就是高级而有趣的人。这样有趣的人,是素心的,智慧的,通达的,风趣的。我喜欢她!
六、遇见追忆——郭本城《回忆我的父亲柏杨》
柏杨长子,来自台湾的郭本城先生,用温文尔雅的声音,与我们追忆了父亲柏杨“幼年苦难”、“战乱从军”、 “远渡台湾”以及 “十年牢狱”、“写作著史”的人生经历。
特别一提的是,郭本城先生的开场白,和他的机智问答。互动问答环节,话虽不多,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他的机智。我一直在想,其实,如果他不是以这个主题来进行演讲,一定能够让我们见识到不一样的他。而重温父亲的生命故事,追忆父亲生平经历,是他最温情的回忆。因为,唯有“爱”,才是超越世代的东西。
有心的地方就有爱,有爱的地方就有美。
无论现实多么苟且,读书只为一场更美的遇见。
阅读,是能够让人净心又亮心的。
两天的读书论坛,让我遇见雅致,遇见自然,遇见底蕴,遇见有趣,遇见思考,逐渐在心底绘制一方美丽的桃花源。
心中的桃花源,可以是一个地名,一处风景;可以是一页经典,一篇诗文;还可以是一个人,一段时光……它带给我们的是美好,是希望,是幸福,是信仰,是我们在现实的苟且中微笑前行的动力。
读善其身,成人之美。内心永驻桃花源。遇见美好的自己,就能遇见更美的风景。
我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坚持守护内心,坚持阅读,坚持练笔,这样的我,就是我喜欢的模样。
点击“阅读原文”即进入“读善其身,成人之美”的专题页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