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伟大女歌手aretha franklin的传奇音乐生涯

美国最伟大女歌手aretha franklin的传奇音乐生涯

鲁克里 欧美女星 2021-10-08 22:43:51 887

aretha franklin是每个diva控都无比好奇的人物,她是牛姐惠姨都要毕恭毕敬的前辈,是滚石百大歌手第一名,她的名字可以在音乐史中作为目录出现。


这样一个重量级的伟大人物,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她职业生涯究竟有哪些精彩的故事?


在中文互联网上,关于她的资料非常少,所以我去看了她的英文传记。我原本以为,这样伟大的歌手,应该就是顺理成章地进入乐坛,然后理所当然地一鸣惊人吧,谁知道她的故事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她大起大落、起起伏伏的经历,比电影还精彩。她的音乐有多伟大,她的经历就有多戏剧化。


接下来,就开始我们的故事吧。


aretha在童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她很小的时候就能唱出在唱片里听到的复杂唱段,在姐姐妹妹只能在钢琴上按着玩的时候,她就能在钢琴上按出在教堂里听到的复杂和弦。aretha的姐姐说:“我们这里的人,大多都有音乐天赋,但aretha与我们相比,是天赋中的天赋,她像是从另外一个星球来的人。”


aretha的爸爸是个非常受人敬仰的牧师,经常去各地进行布道,在布道的流程中,福音音乐会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他深知音乐在布道中所产生的力量,所以当他发现了aretha的音乐天赋后,就开始把她带在自己身边参与布道。


因为aretha爸爸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所以与很多社会名流有来往,包括当时很红的黑人歌手。有时半夜家里来客人了,她爸爸就把她喊起来表演,这里的表演不是大人逗小孩的那种表演,是炫耀自己女儿是个天才的那种表演。所以也有人质疑他爸爸的做法,认为这是剥夺了女儿的童年,但也有观点称,aretha本人其实是乐在其中,并不介意。


像aretha这样的天才,大家一定都很好奇,她小时候受到的音乐影响是怎样的?


她的家人或朋友在采访中分别发表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


她兄弟说,aretha并没有比别人更努力地练习,也没有比别人更关注身边的音乐,她的一切都是源自天赋。


而另一位家人却说,aretha会热衷于聆听家里的各种爵士乐唱片,并熟练到可以模仿这些歌手,多年以后,她还将模仿作为了自己演出的一个部分。


此外,一位曾经跟aretha爸爸合作过的音乐人说,当他给教堂的唱诗班编排音乐时,aretha就会悄悄出现在他身边,看着他如何安排和声,旋律,声部,节奏等等,俩人之间并没有进行教学,但aretha就这样默默看着并学会了。


本书的作者在书中总结道,aretha不是刻意地去学习某一种音乐,而是广泛地吸收她所听到的一切,爵士,福音,蓝调等等,她将这些音乐吸收并融入自己,她是一个福音歌手,也是蓝调歌手,也是爵士歌手。


aretha的天赋被她爸爸看在眼里,而他爸爸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同时又与音乐圈有着深度交际,所以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把女儿培养成下一个巨星。但彼时aretha年纪还太小,就暂时只在教堂里唱着。到了1959年,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开始帮aretha物色唱片公司,以他手上的人脉,可以直接让aretha签约摩城,但他觉得,只有最大的公司才能配得上aretha,所以带着aretha去见了一个行业大佬。


大佬对aretha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当他听完aretha的演唱后,也惊讶于她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并表示,aretha的演唱水平已经足够成熟,自己给不了什么指导,现在唯一欠缺的,就是好的资源。所以大佬也赞同aretha签约当时最大的唱片公司哥伦比亚,并将aretha引荐给哥伦比亚的制作人约翰哈蒙德。大佬担保,以约翰哈蒙德的能力和资源,一定能让aretha获得成功。


一切都那么顺利,一个公认的天才歌手,签约了最大的唱片公司,顶尖的音乐人参与专辑制作,还有父亲人脉的保驾护航,巨星的宝座只有一步之遥,就等着第一张专辑发行之后,就能顺理成章地坐上去了。


谁也没想到,第一张专辑发行之后反响平平。


对于这张专辑的失败,各方人士各执一词。有人说,是因为哈蒙德给她的定位不对,也有人说,是因为哥伦比亚公司根本不懂黑人市场,做出来的东西黑不黑白不白的。aretha本人则在多年以后表示,是因为公司不重视她,没有给到很好的宣传。而哈蒙德则表达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自己给aretha的定位是没有问题的,首专中的today i sing blues就是一首好歌,aretha后来换了公司之后,也把这首歌带走并重录了,而且他不认为首专是一个失败,因为有一首top10,乐评也表示了认可,算是“半个成功”,他认为专辑真正的问题,在于aretha的爸爸,他对专辑的选曲进行了很大的干涉,他太急于求成,选了很多迎合市场的歌,这些歌在哈蒙德看来,并不适合。


其实不光是哈蒙德觉得aretha的爸爸在瞎搞,aretha本人也觉得他爸爸对流行音乐不太懂。不久之后,aretha认识了自己后来的丈夫ted white,俩人结为夫妻后,丈夫取代了爸爸开始掌控她的事业。


首专发行之后,aretha拒绝参与采访和媒体发布会,也拒绝推广专辑,哈蒙德怀疑她那段时间可能陷入了抑郁,实际上,抑郁问题之后几乎伴随了aretha的一生。


由于首张专辑的失败,aretha团队不再信任哈蒙德,第二张专辑开始就只是把他作为一个挂名的制作人,哈蒙德觉得第二张专辑的选曲也十分令人迷惑,市场反响自然可以想象,这种混乱的情况直到第四张专辑才稍有好转。在第四张专辑Laughing on the Outside中,aretha演唱了一首skylark,这首歌的精彩演唱引起了业内同行的关注,etta james惊叹道“她是怎么做到的?”爵士女王Sarah Vaughan说自己再也不要唱那首歌了。


尽管aretha的演唱水平得到很高赞扬,但专辑的销量依然不好,之后aretha和她的团队不断地调整定位,不断地换制作人。每次换了新方法后,团队都觉得这次铁定能火,但每次都是当头一盆凉水。之后aretha和她丈夫更是慌不择路,翻唱了很多当时的大热单曲,似乎想向世界证明,你唱这些歌能火,那我就能比你更火,但最后的结果都不如人意。


有制作人看不下去了,出来阻止aretha的丈夫,认为翻唱那些热单是在瞎搞,完全搞错了aretha的定位。aretha丈夫反驳道,她的定位就是热单制造机,就是要广泛地尝试,然后看唱什么能火就唱什么。


各种尝试和调整依旧在继续,但依然没什么起色。哥伦比亚认为,公司已经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和制作人,只是aretha丈夫的干涉导致制作人无法好好发挥,但也有其他人认为,其实就是因为哥伦比亚没有能力做出时髦的音乐。


在哥伦比亚最后的那些日子,aretha的状态非常糟糕,她开始躲藏起来,不再录制音乐,仿佛在静静等待着合同过期。


aretha的姐姐回忆道,当时aretha躲在纽约的公寓里,望着窗外灰色的天空和飘落的雪。姐姐问她,你在想什么?aretha回答道,我没想什么,我在做梦。“梦到什么了?”“梦到,一切都好起来了”


就在aretha深陷低谷时,另一边,一个叫jerry wexler的人正在四处搜寻找灵魂乐人才。


jerry wexler是大西洋唱片公司的老板之一,大西洋是跟哥伦比亚完全相反的公司,哥伦比亚规模大、针对主流市场,商业性强,而大西洋是一个精专于R&B的小公司,公司的老板不仅仅是老板,他们也一手包揽了从制作到推广的所有工作。


jerry wexler热爱音乐,充满激情,早年aretha还在哥伦比亚时,他就听说了aretha这号人物,正好现在aretha也在寻找新的厂牌,俩人就有了合作的机会,不过此时,jerry wexler已经见惯了流行市场的风险和艰难,他想套现并退出音乐制作方面的事,于是他打算把aretha介绍给另一个制作人,谁知道那个制作人看aretha过往的成绩不好,不愿意接下,于是jerry wexler决定延缓自己的“退休”计划,亲自上阵。


jerry wexler认为之前哥伦比亚的策略是错误的,黑人音乐想跨界到主流白人市场,不应该刻意去迁就白人的口味,而是好好针对自己黑人核心群体来做音乐,当你的音乐在黑人群体里足够爆火之后,就会顺势火到白人市场里去。


jerry wexler在给第一张专辑选曲时,aretha的丈夫说自己手头上有一首歌想放进来,我看到这里的时候,还以为他丈夫又要亲手毁了这张专辑,没想到他拿出来的是i never loved a man,这首歌后来成为了aretha第一首大hit,开启了aretha的女王时代。除了never loved,aretha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她想要翻唱xx的respect,其实这首歌她之前已经在现场表演过很多次了,已经有了成熟的改编版本,只是还没有去录音室录,而这首respect不仅将aretha的事业推上了巅峰,还成为了音乐史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jerry wexler认为这两首都是不错的选择,于是专辑正式进入制作阶段。


jerry wexler推荐去南方的一个城市录音,因为那边有几个音乐人非常优秀,而且那个录音室诞生过很多hit,但aretha习惯了在纽约录音,不愿意过去,而且南方的种族歧视现象比较严重,这让她有点担忧,但jerry wexler执意要去南方录音,aretha最终也还是答应了。


第一天的录制非常顺利,aretha和那些乐手非常合拍,所有人都觉得录制的作品非常精彩。大家都兴奋不已,并喝了酒,结果意外发生了。其中一个乐手说了一句种族歧视的话,接着就与aretha的丈夫发生了口角。aretha和丈夫愤怒地回到了自己房间。录音棚老板来到他们房间进行劝解,结果火上浇油,不但没劝解好,还跟aretha丈夫打了一架。


第二天,aretha和丈夫直接离开了录音棚,录音工作就这样停止了,一共只录了两首歌,其中一首还没录完。


更严重的是,aretha回去之后就失踪了,谁也找不到她。之后的很多年,“玩失踪”都成了aretha的固定节目,每当她陷入抑郁,就会毫无征兆地失踪一段时间。


身在纽约的jerry wexler急得要命,他想尽办法都联系不上aretha,现在手头上录好的歌只有一首i never loved a man,aretha不出现,剩下的工作全都无法开展。再三考虑后,他决定豁出去了,先把i never loved a man给发行出去,这样至少能知道这首歌到底是杰作还是自己高估了。


他把这首歌交给了电台DJ,然后回来静静地等待反馈,几个小时之后,电台那边传来了好消息,DJ们很爱这首歌,观众也在不停点播这首歌。


电台已经成功了,那唱片呢?那时候的唱片是两面的,但现在手头上只有一首歌,唱片根本无法发行,唱片店的经销商都在吵着要进货,却根本没货。


电台不停地播放这首歌,唱片店却买不到 ,每分每秒都在损失钱。10天之后,aretha出现了,她打来电话,同意来录歌,但拒绝再回到南方去录,但可以让南方那批乐手来到纽约,同时她找来了自己的姐妹来当和声。


第二首歌录完后,唱片立刻发行,i never loved迅速在R&B榜单登顶,之后很快进入总榜的top10,成功地打入主流市场,与披头士,滚石等主流艺人在榜单上竞争。never love成为aretha第一张销量过百万的单曲,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女王时代。大西洋用2周时间做到了哥伦比亚5年都没做到的事。


其实当时aretha跟丈夫已经出现了裂缝,但因为never loved的成功,挽救了他们的婚姻,因为这首歌是他丈夫提供的,然而谁也没想到,这首歌的成功仅仅只是个开胃小菜,不久后发行的respect直接让aretha呈指数级爆红,市场反馈热烈到疯狂,在R&B和总榜上都登了顶,里面的几句歌词还成为当时非常流行的梗,之后这首歌更是成为当时背景下民权的代表曲xxxxxx。     


有评论写道,艾瑞莎并不温和。她的声音带着新阶层的自信,不仅仅是不再满足于随遇而安的黑人,而且还对现状深感不满的年轻白人。这首respect既定义又永远改变了aretha的职业生涯。


前面提到,respect之前就已经被aretha改编并表演过了,而且这首歌改编的思路源自她和她的姐妹,跟大西洋的关系并不大,而never loved这首歌又是丈夫提供的,所以有观点认为,aretha的成功并不能归功于大西洋,只是大西洋赶上了aretha逆风翻盘的时机。但不管怎么说,大西洋自由宽松的氛围还是给了aretha很大的发挥空间,虽然唱片封套上只把她标注为歌手和钢琴,但其实整首歌怎么制作的,都是她主导的。


1967年的春天,aretha以一种疯狂的速度前进,歌迷对她音乐会的需求在一夜之间激增,她的表演费用翻了四倍。


随后的第二张第三张专辑,也是接连不断地成功,一首接一首的hit,专辑lady soul更是一次性诞生了4首hit. 


1972年,在收获了一连串的成功之后,aretha发行了一张有特别意义的专辑——一张福音专辑amazing grace。


起因是aretha录了一首福音歌曲,但她觉得这首歌太“福音”了,不适合放进专辑里,就弃掉了。于是制作人就提议,要不你做一张福音专辑吧,aretha有点犹豫,她担心突然抛出一张福音专辑会导致她的主流粉丝流失,但制作人认为恰恰相反,出福音专辑不会导致粉丝流失,反而能拓宽粉丝群。aretha考虑之后就答应了。


与以往的专辑不同,这张专辑直接在教堂里录制。在音乐方面,aretha希望这些音乐是可以真正在教堂中使用的音乐,而不是仅仅带有福音元素的专辑。在选曲上,她兼顾了老式福音和新式福音。


实际上,aretha的担心不无道理,发行这张福音专辑是存在风险的。当时那个年代,走向流行乐市场的福音歌手被认为是背叛了教堂,一旦他们离开了福音领域,就再也不能回头了,之前已经有很多失败的前车之鉴。


果然,amazing grace的首单发行后,没产生任何水花,这张专辑似乎即将面临失败,然而此时奇迹出现了,单曲虽然没有成绩,但歌迷很愿意将专辑当做一个整体来听,因此专辑销量不断攀升,六周不到的时间,就卖出一百万张,最终累计到两百万,是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福音专辑,也是aretha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专辑。制作人jerry wexler说:“这么高的销量,对于一张福音或RNB专辑来说,是闻所未闻的,况且专辑里还没有hit,这张唱片正在创造历史。”在谈到奇迹诞生的原因时,jerry wexler说:“质量,一切都是质量,音乐的质量好,不管什么曲风都能畅销。”音乐人Billy Preston评价道:“这是黑人福音史上的重要时刻,aretha不仅致敬了传统福音,还推动了新式福音的创造与诞生。”


这一年的aretha刚好30岁,风光无限。在她的30岁生日派对上,她邀请了一位很有名气的制作人,并决定下一张专辑使用这位新制作人。jerry wexler也没有反对,他觉得,也是时候让Aretha的音乐融入一些新鲜的血液了。


可谁也没想到,正是这张专辑,结束了aretha的黄金时代,并开启了她长达7年的低谷期。


这张专辑在筹备阶段就不顺利,进度一拖再拖,有相关人士说,这个制作人很大牌,所以业务繁忙,并没有全心全意地给aretha制作。最后专辑发行后没有进入top25,这也是aretha加入大西洋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张专辑。


这张专辑发行后,正好aretha和大西洋的合同也快到期了,双方都想继续合作。大西洋给出三百万的价格,但aretha的团队希望是五百万,后来又提高到六百万。其实刚开始谈判的时候,aretha的弟弟兼经纪人是有点心虚的,因为aretha虽然有一连串成功的单曲,但专辑整体销量并不算高,最近那张还有flop的趋势,但aretha本人和团队其他人并不这么认为。最终,大西洋同意以六百万的价格续约。


1973年,续约后的aretha开始录制新专辑,希望能扭转上张专辑的颓势,但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新专辑依然没有诞生hit。jerry wexler表示:“她现在不太愿意接受我的想法,早期的时候,她基本会按照我的安排来,但现在她有自己的想法。”


除了音乐事业,aretha的个人生活也出现了问题,整夜整夜地做噩梦,精神状态很糟糕,最后被家人送进医院治疗,但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经过治疗后,aretha很快恢复了健康,可不久后,又因为恋情问题,陷入了更严重的抑郁,好在她最终还是挺了过去,并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前。与此同时,上张flop专辑中的某支单曲,神奇地在排行榜往上爬,这很好地缓解了aretha的情绪。aretha的妹妹说:“在商业领域,有时候一首hit可以解决所有事情。”


之后,aretha给了自己一个假期,让自己彻彻底底地放松。假期结束后,她以良好的状态回到录音室,录制下一张新专辑,可这张专辑也没有扭转局面,而是进一步下滑,单曲连前40都没有进。再之后的一张也依旧如此,于是aretha这边认为,jerry wexler已经无法做出hit了,于是停止让他担任制作人,转而寻求新的突破。


就在此时,从天而降一个好机会,原声带Sparkle的制作人正在寻找一位合适的女歌手,这个机会先是给了arethe的妹妹,之后又转到了aretha的头上。这也让姐妹间的关系产生了裂缝,aretha的妹妹一直在苦苦等待一个机会,眼看机会来了,却又溜走了。


这张1976年发行的原声带让aretha成功回春,销量认证了金唱片,并产生了一首热单。然而Sparkle带来的回春只是暂时的,aretha紧接着发行的新专辑依旧遭遇了商业上的失利,因为70年代末乐坛的潮流已经变了,disco开始流行,但aretha不喜欢disco,她拒绝用这种音乐来迎合大众。刚巧Sparkle的制作人也讨厌disco,于是俩人再度合作了一张专辑,但在这次合作中,俩人意见不合,最后产出的结果也并不令人满意。


在频繁的flop下,aretha终于妥协了,她去录了一张disco专辑,但她本人宣称,那并不是disco专辑,而是较为现代的R&B专辑。她找了一些很好的disco制作人,但不愿意放手让他们做,于是制作人要么就退出了合作,要么就顺从了af的意思,最终这张专辑也还是没有乘上disco的东风。


这张专辑之后,aretha离开了大西洋,离开了曾经和她一起创造奇迹的jerry wexler,开始寻找下一个合作伙伴。这么多年来,aretha的目标从未变过,她想要hit,所以她将目光投向了arista唱片公司的clive davis.


clive davis以敏锐的商业嗅觉而闻名,当时已经成功帮助几位老艺人回春,所以aretha觉得他可能也能帮到自己。clive当然也很乐意跟女王合作,于是俩人开始了合作。


另一边,aretha家里突然传来噩耗,她最敬爱的父亲遭遇了枪击,昏迷不醒,需要大笔的医疗费,这笔费用由aretha承担,但她的理财习惯并不好,这么多年没攒下什么钱,所以她很依赖接下来的收入,这也导致她更加重视商业上的成功。


跟clive合作,最大的改变就是专辑的主控权转移了,之前一切都是aretha说了算,现在由clive说了算,他来亲自选曲,选制作人,还要拒绝aretha一些不合适的想法。但这并不是因为clive很强势,而是像jerry wexler说的那样,如果她觉得你能帮她做出hit,她就会听你的,如果她不看好你,她绝不会听你的。


在新专辑筹备阶段,aretha的妹妹照例提供了一些自己写的歌,但都被拒绝了。因为clive给aretha规划的新路线是唱一些积极轻快的,有时髦节奏的歌曲,而aretha妹妹的那些歌太深沉了。


尽管新专辑避免了沉重和黑暗的东西,但成绩却不太乐观,不过arista很有诚意,造了很大的势,即便专辑反响一般,但公众知道她已经回归了。


之后的第二张专辑获得了很好的乐评,并赢得了格莱美,但商业上还是一般。


直到第三张专辑请来了当时很火的Luther Vandross担任制作人,才终于诞生了一首hit。专辑叫jump it up,节奏轻快,律动感强。推出后在R&B榜连续7周第一,同名单曲在R&B榜单上夺冠,并进入总榜top40。因为商业上的成功,这张专辑也被视为aretha的回归之作。


专辑虽然成功,但制作过程中其实发生了一些小问题。前面说到,aretha在音乐上是很有自己想法的,因此跟Luther Vandross产生了分歧,俩人都不愿意让步,aretha气得离开了录音室,但最终她还是退了一步,听从了Luther Vandross的建议,最终专辑的成绩也的确令人满意。


但俩人的分歧却并没有停止,俩人在制作下一张新专辑get it right时,发生了更大的摩擦,这次aretha没有再让步,甚至闹到了clive的面前,最后在clive的调停下,aretha才回到录音室完成工作。


get it right的商业成绩不太理想,主打单曲只在R&B榜单上夺冠,没有进入总榜的top40,专辑的销量也下滑了很多,因此aretha停止了与Luther Vandross的合作,并拒绝再与大牌制作人合作。


不过这次的下滑只是暂时的,因为clive帮aretha找到了一位天才制作人Narada,Narada不仅才华横溢,在创作思路上也非常自由,而且他的性格细腻而温和,既能很好地贡献自己的创意,也能跟aretha相处融洽。


Narada保留了aretha前两张专辑中较好的元素,并进一步推向极致,同时他通过适当的引导让aretha展现出自己的创意和激情。俩人合作的专辑Who’s Zoomin’ Who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销量达到了一百万,是aretha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录音室专辑。专辑诞生了3首hit,全部进入总榜前20,一首top3,一首top7,一首top20。这张专辑还帮Aretha赢得了一座格莱美。


有了Who’s Zoomin’ Who的成功,Narada继续制作了aretha的下一张专辑,专辑也再次获得成功,销量接近百万,其中跟George Michael合唱的单曲成为了冠军单曲,这也是aretha时隔19年再次获得总榜冠军,此外,专辑中的另外两支单曲也在总榜中拿到了好成绩。


次年(1987年),一项荣誉为aretha的成功锦上添花,她入选了摇滚名人堂,这也是第一位入选的女性。


虽然aretha在arista重回商业巅峰,但也有一些负面的声音传了出来,有人觉得,她在arista的这些专辑,都是迎合市场的庸俗之作,远远比不上大西洋时期的那些艺术品。但也有支持者认为,对于还活着的艺术家而言,当下所获得的利益比百年之后的名声要重要得多。


aretha本人则表示,她热衷于待在潮流前端,并不打算早早地成为一个所谓的“老的”“经典歌手”。当被问到是否过度重视商业时,aretha说,她从不把商业放在首位,她一直都在坚持制作好歌,而好歌一般都会hit.


clive迎合市场的行为,也不是每次都能奏效。在aretha跟George Michael的合唱成为冠军单曲后,clive在aretha的下一张专辑,也就是1989年发行through the storm中塞入了一堆合唱。这些合唱只有一首进入了榜单,其他的都反响平平,最终的专辑销量也很一般,之后1991年发行的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Sweat,同样也反响平平。


专辑制作人在采访时表示了不满,认为aretha太过强势,他们虽然名义上被列为制作人,但其实只做了伴奏,完全没制作她的声音,aretha在唱歌方面完全不听别人的。


虽然专辑销量再次下滑,但商业归商业,aretha在音乐上的成就毋庸置疑,三十年来在乐坛累积的地位已经开始凸显,各种奖项荣誉接踵而至,其中最耀眼的,当属1994年获得的格莱美终生成就奖。


为了庆祝这个奖项,arista为aretha发行了一张精选,并录制了三首新歌,其中一首进入R&B榜单前五,专辑销量也突破了百万。billboard报道了她再度进榜这件事,aretha很重视这个报道,在她看来,这意味着,她的事业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在几年前开始下滑,而是会迎来更多巅峰。虽然这些年来起起伏伏,但她从未失去信心,也从没失去竞争意识,她始终关注着当下最红的歌手,并认为只有要合适的歌曲,合适的制作人,她就能再度站在最前沿。


果然,1998年,在clive的建议下,aretha决定赶上嘻哈的热潮,专辑A Rose Is Still a Rose,请来了众多嘻哈艺人参与制作。这张专辑很好地融合了当下的潮流与自身的特点,被乐评认为是aretha后期最好的作品之一,在商业上也获得了成功,主打歌进入总榜26位,专辑认证金唱片。A Rose Is Still a Rose也是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巅峰,此时的aretha已经56岁,进入乐坛已经37年了。


在aretha前30年的职业生涯中,她几乎是一年一张的速度在出专辑,从1991年开始,她放缓了速度,出专辑的频率降到了几年一张,但并不是因为她进入了退休状态或者事业心松懈了,而是有很多不得已。首先是身边最重要的亲人与朋友相继离世,给她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她本人的健康状态也越来越糟糕,同时她在精神方面也一直面临着挑战,她一直在与抑郁和飞行恐惧症做斗争。


不过即使晚年的aretha面临着种种阻力,她依然没有停止自己的音乐事业,进入2000年后,aretha陆续发了几张专辑,只是乐坛环境和她本人的年龄摆在那里,实在很难有什么水花,但各种荣誉和致敬仍然持续不断地涌上来,她女王皇冠上镶嵌的宝石越来越多,到最后,远远看上去已经不再像一个皇冠,而是美国音乐史上一个熠熠生辉的象征和符号。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